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祝福盧牧師/陳必欣

榮獲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法國作家紀德Andre Gide(1869-1951)曾說:「斷奶的嬰兒推開母親的乳房,並不是忘情或無情。」其實這情況有如男人要離開自己的父母, 跟妻子結合(創世記2:24)。

[閱讀全文]

為主見證/謝美姿

我踏上一段神祕的旅程 

走過一道道敞開的,深鎖的門

閒適和慾望不斷從裡面探頭張望

繽紛的香氣不時從另一扇門陣陣輕漫

我腳步徬徨地走著

走得緩慢而令人擔心

[閱讀全文]

美國行之教會篇二/Mingku陳彥龍傳道

上個星期談到我在美國參加南加州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的聚會的禮拜情形,這禮拜來談談另外一間遠在東岸的紐約布魯克林會幕教會(Brooklyn Tabernacle)。老實說,去馬鞍峰教會聚會真的是帶著去「參觀」心情去的。因為去美國之前,就知道會遇到兩次禮拜的時間,那我乾爹就問我要去哪裡聚會,一開始他問要不要去看看水晶大教堂,我說不要,那只剩建築物,沒有甚麼好看的,然後就問我那去台福教會呢?我想想好像也沒特別,最後他說那馬鞍峰教會呢?我馬上眼睛一亮,就說就去這間教會聚會,而且也不遠,開車大概30分鐘左右。

[閱讀全文]

在菲律賓街頭,有許多美軍吉普車改裝而成的私人小公車,上面有各種車主自行彩繪的圖騰。有次我在馬尼拉的吉普車上看到一個熟悉的圖樣: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詢問當地友人原因,他說應該是曾來台灣工作的菲律賓外勞,感謝台灣的雇主給他工作機會,存了人生第一桶金,買了這輛吉普車,他才能做生意養家活口。

[閱讀全文]

思父親,念大哥/王芬芳

二二八過後,我不但失去母親、也失去了父親。我和六個兄弟姐妹,在這之後,就成了一群孤兒們,而大哥也就成為了我們的大家長。當時年幼的我,一點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只有他,就像父親一般,帶著我們走過往後的日子。當時大哥只有22歲,而最小的我、也只有4歲半。

[閱讀全文]

美國行之教會篇一/Mingku陳彥龍傳道

休假兩個禮拜期間,也不忘要去教會禮拜,所以過去的兩個星期日,一次去參加位在南加州的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hurch),一次去紐約布魯克林會幕教會(BrooklynTabernacle)。這兩間教會對台灣的基督教界應該不會很陌生,因為這兩間教會的牧者都出過很有影響力的書,一本是馬鞍封教會的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寫的「直奔標竿」,另一本是「疾風烈火」,是由會幕教會的辛傑米牧師(Jim Cymbala)寫的。我自己就看過這兩本書,特別是「直奔標竿」的目標導向的教會的概念,以及委身圈的圖像,是那時很多教會都參考的一些方向。

[閱讀全文]

泰澤靈修之旅/鄭沐慧

我回來了。沒聽過泰澤的朋友會問我,泰澤好玩嗎?法國很冷嗎?你們都在幹嘛啊?聽過或去過泰澤的人則會問,你選了什麼工作?食物是不是真的很難吃呢... 感謝上帝,也感謝馬約翰牧師和總會幹事蔡南信牧師,讓我這次有機會能參與泰澤靈修之旅。第一次接觸到泰澤,是我們教會當時的少契輔導從泰澤回來分享時送了我一個綠色和平鴿的項鍊,那時我只覺得很好看,泰澤的歌蠻好聽的。

[閱讀全文]

日本二宮一朗牧師來函

敬愛的盧俊義牧師師母平安:


非常感謝盧俊義牧師和師母親自來到北海道看我們,也在函館中央教會講道。也感謝盧牧師寄Email及兩張相片(與札幌羊之丘教會小菅剛KOSUGE Tsuyoshi牧師和師母一起照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