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在《當權力背叛人民》的第二章〈政治暴力:骯髒事vs.忠誠〉的第一節,提到了掃羅的權力受到挑戰顯得不穩時,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將會走向政治偏執而施行暴力。不過,這不代表權力穩固的統治者,就不會做出傷害人民的事。就如同俄羅斯的普丁,幾十年來,就算透過所謂的民主政治的運作,仍掌握其國內的政治權力,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挑戰政治權力,他卻沒有停止做出傷害人民或周遭國家的舉動。就如最近兩年多,他發動了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導致兩國人民的死傷,他在國內的政治權力似乎沒有任何的動搖。

[閱讀全文]

主若肯/洪振輝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各書四章14~15節)

在車禍最少的澳大利亞,我發生了一場生死邊緣的車禍!

[閱讀全文]

上帝哭了!?~《約翰福音》查經筆記

宜蘭礁溪著名景點「抹茶山」,在網路爆紅的原因是在於整個山所呈現的綠色是像「抹茶」一樣的綠色,若天氣好,拍攝出來的照片極為好看。不過,原本這座山的名稱是「聖母山莊」,是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巴瑞士修士(Br. Luigi Pavan)在「聖母山莊步道」的終點站所興建的一棟木造小屋,供爬山的人有個避難和休息的地方,路途中也豎立聖像和十字架。而在1980年,曾經有5名登山客從坪林翻過五峰旗山前往礁溪的途中迷路,在聖母山莊感受到聖母的保佑,因此,成了許多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對基督教來說,並沒有特別強調聖母馬利亞,也沒有所謂聖母的崇拜。然而,就如同在義大利西西里的一個聖母像,經常被傳出流眼淚,無論認為那是自然現象,或者是聖母顯靈,不可否認地,強調聖母流眼淚意味著人需要一位了解人感受的上帝。

[閱讀全文]

指揮很壓抑/曾一心

「懇求主祢引挈我跤步,若無我毋敢家已來行...」音樂帶領著七七前場演員踩著堅定的步伐圍繞觀眾席、踏遍梳化間以及前後台,祈求上帝悅納我們即將獻上的祭,眷顧團隊每一個事工和祝福與會的觀眾;這是七七演出前的扮仙。

[閱讀全文]

近日,在Netflix上推出一部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Maharaja),經常登上排行榜,可以說是相當熱門的電影。不過,必須提醒的是這部電影對於時間的排序,時而倒敘,時而又回到原本故事的時間軸,必須要專注地看。並且,最好能夠將各個不同的角色,包括其年輕時的面貌都可以清楚釐清,才能夠掌握整個電影的故事脈絡。另外,這部電影充滿了人的罪惡、暴力,並且允許「私刑」的場面,在看電影的時候,有時會在不舒服、疑惑中讓人分心,這也是看這部電影必須先做好的心理準備。

[閱讀全文]

軟弱之時,亦是剛強之時/林孟鴻

第二天,七七南海劇場的演出,在大風大雨中準時敲鑼開演。無畏風雨仍然前來的觀眾,為我們帶來了溫暖與激勵。有遠從桃園準時來捧場的好友;五位輪椅的朋友也沒有缺席;更有二位視障朋友,帶著導盲犬來「聽戲」,還問說什麼時候還有演出,他們想要再來。

[閱讀全文]

在行動中尋找到上帝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曾被問「我在哪裡可以找到上帝?」他的回答是「上帝不在教堂或會幕裡,不在聖書(聖經)中,不再最虔誠信徒的心中」,而是在「人際之間」。對於信仰者來說,無論是教堂或會幕都代表上帝與人同在的地方。而布伯卻強調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中,才能找到上帝。

[閱讀全文]

上週,教育組辦理全教會聚會,邀請舊約教授曾宗盛老師演講,主題是「台灣教會如何面對『反猶主義』的暗黑歷史?」。在演講中,談論到「反猶主義」如何形成與發展,最終,反猶主義釀成很大的悲劇。其中,規模最大的悲劇就是德國納粹時期的大屠殺,大約600萬猶太人被殺。面對這樣的黑暗歷史,有時候我們會想包括希特勒這些掌權者,是需要有多大的仇恨讓他們願意昧著良心做這樣的事。當然,反猶主義的起源是來自於對於宗教信仰的了解,基督徒認為猶太人就是殺死耶穌的群體,希特勒卻因此而遂行其政治目的,可謂殺人不眨眼,必然也不能只怪「反猶主義」。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