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起弟弟和我的手放到胸前,母親總是激動地說她有二個好孩子。弟弟的兒子佳倫三、四天不等總會去看母親,在她的額頭親一下,捏捏她的臉,親愛地說:O Ba Jiang,您好嗎?逗得母親樂乎乎的。弟弟和我一樣樂於回到童年般向母親撒嬌一下。對我們來說那是幸福的時刻,想必母親的心裡也覺得幸福吧!我大約一個月回去陪她一星期,晚睡晚起的我通常下午去陪她幾個小時。煮些她愛吃的,說些報紙上的新聞或親朋好友的故事。
[閱讀全文]
曾經介紹過一本書叫做「一點小信仰」,是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的作者 Mitch Albom寫的,最近這本小說也被台灣的舞台劇搬上螢幕。其實他寫的幾本書都很有意思,而且都跟生命的主題息息相關,大家有興趣,都可以去書店找找Mitch寫的書來看。這禮拜也看了一部跟生命有關的電影,這樣說很奇怪,每一部電影應該都是在探索生命的議題,這電影叫做「就像在天堂」,不知道有沒人也有看過,很早以前就聽過,一直沒機會看,這次因為學生團契的聚會才看的。
母親的左床就是第二床躺著一個約60歲面目清秀的女病人,聽說她仍有意識,只是不願和人互動。當母親床頭的詩歌響起,她同樣轉頭望著樂聲的來源。有時候也定定地看著我,那清澈的大眼睛黑白分明,美麗的臉龐,看來是一臉的無辜。聽說他有二個兒子,大兒子、兒媳住在臺北,一年只來看她一次;住苗栗的小兒、媳一個月來看她一次。
咱教會參與愛心晚會的事工已經行之有年了,來到東門以後也很自然地參與其中,一開始只是跟著唱詩歌、為來參加的病友們禱告,最近這一年,就開始了負責中間短講的服事,雖然只是短短10到15分鐘的短講,卻也要花上很多時間預備。有幾次看著每一位辛苦地跟病痛對抗的病友們的臉龐,實在不知道我還能說些甚麼來鼓勵他們,甚至突然腦筋一片空白,心跳得很厲害,手也一直抖動著,深覺自己才是個需要被醫治的「病人」。
《賽54:10》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我對你的慈愛永不動搖,平安的約也永不改變。愛你的上主這樣宣佈了。
我不是一個會寫文章的人,寫文章對我而言很需要勇氣。尤其想到老是說些身旁的故事,令我有些不安。然而,因為對於上帝莫大的恩典和祝福一直懷著感恩,如果不說出來就好像對上帝仍然隱藏著秘密一般,讓我更加不安。想起有人說:自己的故事會使聽的人更有興趣,記憶更持久。因此,我決心娓娓道出充塞在胸臆間的話﹍。
說到「我有一個夢」,我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一定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在那個黑白分明,沒有地位,失去尊嚴的時代裡,「I have a dream」幾乎成了所有非白人的有色人種的希望,那是一段壯麗的演說。訴說著人與人之間美麗的關係,不是因為顏色、不是因為地位,而是因為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
盧牧師、牧師娘、邱牧師、彥龍傳道及各位長執、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有一段時間沒有和各位見面了,很想念大家,我們一家來到波士頓也慢慢穩定下來了。剛來時可能因為時差的關係,或水土不服,結果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約兩三個禮拜才逐漸好轉‧我們全家都到大波士頓台灣長老教會做禮拜,有遇到白俊聖長老的女兒白靜怡小姐全家,這次來波士頓她和她先生幫忙很大,靜怡還幫忙他們教會作帳,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之前提過,曠鄉的花園是以曠鄉修院的需求決定種植的植物和蔬果種類,所以曠鄉種了不少水果植物,例如櫻桃、番茄、蘋果、無花果、覆盆子、李子、梨子和葡萄等。剛到曠鄉之際正逢櫻桃收成期,曠鄉自己有好幾株櫻桃樹,所以有一個來自日內瓦的波蘭志工在曠鄉停留的兩個禮拜,有一兩次是以梯子爬到櫻桃樹上幫忙摘下已經熟成的櫻桃。
Tino 's blog Powered By F2blog v1.2 build 03.01 CopyRight 2006 - 2025 XHTML | CSS | Archiver
default Design by Joesen Skin from f2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