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甸的一生談自卑情節與真正的領袖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30 14:06
在士師記的記載中,士師基甸給人的印象就是從自卑的人受到呼召,後來成為當時以色列人的領袖之故事。(士師記6~8章)在故事中,基甸的自卑似乎來自於家庭或社會環境,可能也包括自己的個性使然。或許,從人的眼光,一個自卑的人很難成為領袖,不過,從上帝的眼光就不是如此認為。從「呼召」的意義上,無論是上帝呼召一個人成為基督徒,還是呼召人服事祂,都是「上帝找人」,不是「人找上帝」。就如同猶太神學家赫舍爾(A. J. Heschel)所提出的「我被呼召,故我存在」的觀點,意思是當一個人活在被上帝呼召的生命之中,便會找到生命的意義。
倚靠上帝勇敢面對 (星中婦女部西小區聯誼會分享)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23 13:06
男聲詩班十週年紀念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16 16:25
門裡門外,戲裡戲外/莊茹清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16 16:24
最小的,也是最大的;是配角也是主角/林孟鴻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16 16:21
不要小看自己年輕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09 22:12
上帝的同在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3-09-02 14:21
在許多人的信仰經歷中,經常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回應,在苦難中尋求上帝的幫助,甚至在敬拜中尋求上帝的同在,卻常常不得其門而入。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幾年前,一篇網路流行的文章〈沙灘上的腳印〉,就清楚傳達了一個人在痛苦之中,經常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好像獨自一個人在沙灘上行走,其實,很多時候是上帝背著我們走在孤獨的沙灘上。很多時候,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們會覺得痛苦、無助。而事過境遷,當我們回首來時路,往往會驚艷到原來當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其實上帝一直都在,祂一直陪伴著我們,聽我們禱告、哀求,在敬拜之中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