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記得幾年前東門教會舉辦的暑期兒少營中,曾經以謝緯牧師的故事作為教學的主題之一。當天的下午由東門的少年團契以話劇的形式演謝緯的家庭互動。記得當時由羅宜穿著盧俊義牧師娘的睡衣戴著浴帽,擔任謝緯牧師娘楊瓊英醫生的角色。雖然當時我沒能參觀當次的演出,但是聽到學生的反應非常的熱烈,不曉得是整個裝扮太過於搞笑,還是故事非常生動所致。沒有想到在此次的聖歌隊靈修營可以親眼見到牧師娘,而且從她的口中聽到謝緯牧師的故事。

[閱讀全文]

6月16日教會聖歌隊舉行2天1夜的靈修營,此次的主題是以謝緯牧師的醫療宣教為主。在時間的安排上為16日早上拜訪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的謝緯紀念館,下午參觀位於草屯的毓繡美術館,當天晚上則是安排與謝緯牧師娘會談。隔天主日聖歌隊參加南投教會崇拜並在禮拜中獻詩,下午在參觀台中的救恩之光教會之後結束此次的靈修之旅。整體節目的安排相當的緊湊豐富。特別是與謝緯牧師娘會談的安排,是本次靈修之旅的核心節目,相當有意義。

[閱讀全文]

松年團契2018花東旅遊/黃政枝

松年團契慣例每年有辦旅遊,今年原本安排去日本,卻是可能大部分人去日本親像行灶腳,致使報名並無踴躍,無法度成團。後來想起花東地區因為中國團減少,觀光業抵著困境,有需要家己同胞支持,就按呢轉方向安排了這次的花東三日遊。

[閱讀全文]

台灣原住民早期海外宣教史/林恩朋

1927年,孫雅各牧師經由長老教會加拿大差會派遣來台宣教,在台灣工作期間除了長期擔任台灣神學院院長,通過神學教育來培育本土傳道人以外,也特別著重台灣原住民宣教事工。早期孫牧師宣教的工作重點在於北部地區,到了後期便漸漸地遍及台灣全島。夫人孫理蓮女士由於長期跟隨孫牧師走訪台灣各地以及原住民地區,使她對於台灣當時的社會情況有很清楚的認識。

[閱讀全文]

與上帝同心/吳炳正牧師

經文: 尼希米記2:1-12;17-20

當人與上帝同心時,他所要做的事會發生什麼驚人果效?
曾經有一位男孩他很內向,且有嚴重的口舌,是一個不會與人計較的人。可是,在他人生過程中,第一次不聽爸爸的話,是在16歲時;原因是爸爸不讓他去教會,於是,他就跟爸爸說:「除了去教會以外,我都聽你的。」

[閱讀全文]

和平的使者(1)/劉漢鼎

「使我作你(上帝)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
在傷痕之處播下你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盼望。
在幽暗之處播下你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喜樂。
哦!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
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
在捨去之時我們便有所得,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聖法蘭西斯祈禱文

[閱讀全文]

犧牲-共同未來的基石/Wati Longchar牧師

經文: 哥林多前書 1:18〜25
中文翻譯:玉山神學院

在這段經節中,使徒保羅鼓勵哥林多教會的基督徒建立一個以樂意犧牲奉獻為基礎的社會。當我們說到社會,它意味著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而關係的建立就是要彼此關心,攜手相連,一同合作。關係就是包括愛、分享與彼此分擔。一個健康的社會如果沒有愛與犧牲奉獻,是令人無法想像的。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為建構社會做出不同程度的貢獻。例如政府的設立是為保持社會和諧,醫院照顧我們當中的病人,學校和大學來教育年輕一代,為我們未來的社會服務,教會則是致力於建立一個基於耶穌基督教導的祥和社會。

[閱讀全文]

在黑暗角落看見光(上)/劉漢鼎

「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馬太福音4:16)

轉回台東
2017年8月,台大醫院腫瘤科的高醫師傳簡訊給我,說有一位下咽癌的患者阿明,家住大武,想轉回台東就近接受照護。高醫師擔心患者病情較複雜,怕我們照顧上有困難,因此先跟我聯絡確認看看。我跟他說沒問題,就讓他轉回來,我們的院長就是耳鼻喉科醫師,我們也有安寧照護團隊,照顧上應該不成問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