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對「同理心」的認知與實踐
由於在現有民法繼承編規範體系下,未辦理拋棄繼承或限定繼承的繼承人,只能概括繼承被繼承人所有債務,縱使我窮盡所有法學方法論中的解釋方法,也沒有辦法為這些繼承人找到任何解決的方法,我只能尋求否定現行法效力的方式-釋憲。
[閱讀全文]
在前兩週比較理論的談論聖經與宣教的關係中,舊約可以視為對上帝國與彌賽亞的期待,而新約則是進入這末後的日子的實現,透過耶穌基督的工作:道成肉身、死亡、復活與升天,成就了整個「宣教神學」的典範。
一、前言
為何人類社會需要倫理道德?事實上,人類社會的資源有限,而人的慾望無窮,因此人與人對資源的競爭,不得不有一套可資共同遵守之行為規範,否則人類社會將成為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簡單來說,面對日益惡化的將人類予以科層化與工具化的科技趨勢與生活誘惑,有人會選擇全力迴避甚至不惜抗拒;另有些人則寧願扭曲自我,並極盡所能迎合承讓,透過或贏取得來的工具化角色,認真執行其被交付的任務,圖謀在食物鏈的上層,得以佔有一席之地。
Tino 's blog Powered By F2blog v1.2 build 03.01 CopyRight 2006 - 2025 XHTML | CSS | Archiver
default Design by Joesen Skin from f2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