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會到堂會—從受助到尋求自助/士林教會林以撒牧師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10-18 00:11
從2009年7月底離開東門教會,被泰雅爾中會差派至苗栗縣泰安鄉士林長老教會至今已經滿六年了。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服事歲月中,上帝使我學習許多,有熱情、無力、抱負、現實、挫折、轉折、感恩、抱怨......,這絕對是在其他工作中很少經驗的「豐富」!在這些經驗中,首先要感謝上帝,讓平凡的我有份於上帝愛世救人的神聖工作中。無論自己做的如何,上帝讓我知道,祂信任我,把「牧羊人」的角色及擔子放在我以及我家人的身上。而在這服事工作中,我不能忘記的是東門教會在背後的支持!從神學院畢業至今,這十年的歲月中,東門教會如同我的母會一樣,非常關心我們的服事工作,並給予全力的支持。因此,在這裡要再次謝謝歷任的牧者、長執以及眾弟兄姊妹,尤其是荊棘團契。因為有你們,使我們在傳福音的服事中,不覺孤單,更添力量!
我的少女/少男時代東門版之話說從頭/purple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10-11 23:39
在荊棘團契上季的同工會中,我們決定配合教會關心青少年的主軸,設計相關的聚會,然而,預定邀請的主理人選卻無法配合本季的聚會時間,同工們為此在FB群組上相互激盪,尋求解決方案。談到青少年關懷,我們很容易與「教育」做連結,而這個「教育」又是由上而下的教育模式,畢竟這是成長於威權體制下的我們所習用的思考方式,而這套思考方式在遇到這個世代的青少年時就很難免會有挫折感。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2節中提到:「在甚麼樣的人當中,我就作甚麼樣的人」,在這段話中,保羅並不是要順應世俗潮流,而是他願意去理解並進入每一個人的處境,「目的是在跟別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同樣地,當我們談青少年的福音事工時,是否也該進入青少年的處境,以保羅為榜樣,在青少年當中,我就做青少年呢?
「福爾摩斯先生」觀後/高玲玉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10-04 20:38
感恩與傳承〜台語的使用/陳詠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09-29 00:24
阿布思傳道來函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09-27 00:24
亞馬遜雨林風貌(二)/曾榮振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09-13 16:21
亞馬遜雨林風貌(一)/曾榮振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09-06 19:09
山大王的禮物/劉漢鼎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15-08-30 00:20
第一次見到山大王,是在2014年3月底,當時山大王剛因大腸癌手術完,由外科醫師轉介來安排後續治療。當時我看著外科陳醫師的手術紀錄和病理報告,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原來山大王是因為持續一週的腹痛來掛急診,住院檢查後確認是大腸癌造成腸子阻塞,開刀切除腫瘤時,已經看到腫瘤擴散到腹腔內,確定已經是無法切除乾淨了。外科醫師雖然盡量將腫瘤切除,並將阻塞的腸子接通,無奈腫瘤已侵犯到傷口,使傷口癒合較慢,同時又有傷口感染的現象。我看著山大王壯得像牛一樣的身體,雖然病情嚴重,但評估起來還是有一拚的本錢和機會,於是跟他建議用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即使無法完全根除腫瘤,但至少讓腫瘤縮小或長慢一點,多爭取1-2年的時間,他也很爽快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