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會到堂會—從受助到尋求自助/士林教會林以撒牧師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15-10-18 00:11
從2009年7月底離開東門教會,被泰雅爾中會差派至苗栗縣泰安鄉士林長老教會至今已經滿六年了。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服事歲月中,上帝使我學習許多,有熱情、無力、抱負、現實、挫折、轉折、感恩、抱怨......,這絕對是在其他工作中很少經驗的「豐富」!在這些經驗中,首先要感謝上帝,讓平凡的我有份於上帝愛世救人的神聖工作中。無論自己做的如何,上帝讓我知道,祂信任我,把「牧羊人」的角色及擔子放在我以及我家人的身上。而在這服事工作中,我不能忘記的是東門教會在背後的支持!從神學院畢業至今,這十年的歲月中,東門教會如同我的母會一樣,非常關心我們的服事工作,並給予全力的支持。因此,在這裡要再次謝謝歷任的牧者、長執以及眾弟兄姊妹,尤其是荊棘團契。因為有你們,使我們在傳福音的服事中,不覺孤單,更添力量!
8月1日是我在士林教會封立牧師授職的感恩禮拜,非常感謝林瑞隆牧師親自帶領眾多長執信徒前來祝賀及勉勵。如此讓你們舟車勞頓,真是不好意思。但是你們的到來,士林教會的眾弟兄姊妹都感到非常的高興,因為這樣的感恩禮拜同時也見證著教會肢體互助的信仰精神。其實,在我封立牧師的禮拜中,真正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士林教會終於從支會升格成為堂會,並且有能力聘請牧者來牧養這間教會,這表示這間教會已經有所成長,並可以有更長遠的規劃,來建造基督的身體。這樣的經驗對於目前在信仰上普遍衰退的原住民部落,是非常地需要!
為了等候士林教會從支會成長到堂會,相信遠在台北的你們付上諸多代禱的力量以及實質的幫助,從過去冬衣、物資的相助,到青年人才培訓、課業輔導、老人送餐等事工的經費。這些真的給予了士林教會莫大的幫助。然而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直到經過了五、六年的時間,才逐漸帶領弟兄姊妹突破教會經濟上的瓶頸、以及信仰上的軟弱。相信從此之後,士林教會將要為上帝做更多事工,也要成為附近教會的祝福!
為了讓原鄉部落的教會能夠永續的發展,兩年前我就開始一直關注部落發展的契機和願景在哪裡。其實背後的原因在於,我看見部落產業的限制,傳統農業被蔬菜、水果的盤商控制住價錢,導致傳統農業無法突破發展。大部分農家一整年辛勞工作,沒有太多的收入,若是扣除農業資材、肥料、農藥等費用,再以一年12月來平均計算,根本是達不到最低工資的價錢。況且這樣的計算,尚未包括所謂的工錢呢(砍草、打藥的工錢)?另外,目前原鄉部落有心要從事農業的青年根本是少之又少!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工作粗重又賺不到什麼錢。所以很多青年鋌而走險,開始上山採牛樟芝,甚至是砍牛樟樹、檜木等賣給在外地的商人,一開始一兩8000元,到現在一兩3000元,讓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習慣這樣的「工作」之後,許多的壞習慣也跟著來到,像是上山五、六天,下山休息打混一個禮拜,然後等到沒錢了再上山冒險。而平時的喝酒聊天更是越來越平常,最嚴重的是少數年輕人被商人以毒品控制,不得不砍、拉回來更多木頭來販賣,即便被警察單位逮捕入獄,之後還是繼續重操舊業。這樣的戲碼,目前在原鄉部落到處可見,那麼部落教會未來的光景在哪裡呢?原鄉教會的經濟和人力資源若是百分之八十是倚靠務農的會友,那麼教會要如何協助這些農家的信徒呢?原鄉部落的教會目前倚靠著「姊妹教會」或是外在資源的協助才能夠維持教會的發展,這樣的比例是多少呢?我認為是超過一半以上!我深知一切的資源都只是暫時的,教會的發展必須要靠自己先站立的穩,才能夠談中、長程計畫,也才能期待所謂的「願景」。而以目前人口普遍外移的偏鄉地區來說,原鄉部落型的教會,願景何在呢?這些問題正是我們士林教會所遇到的狀況!
於是我開始「不務正業」。我學習「自然農法」,親自來實驗、耕種,鼓勵部落農家以無毒的栽種來走入有機蔬菜販賣的領域。之後,農家以信仰良知出產健康活力的蔬菜,對抗目前黑心食品滿天飛的台灣社會,並且訂出合理的價錢,或許能夠增加農家收入,留下青年願意務農。另外,自然農法兼顧友善土地的理念,在信仰上我們做好上帝的好管家,把上帝給我們管理的土地,永續經營下去。而這樣的農業也可以多重來經營。這樣的作法是要將部落教會最大的優勢啟發出來,那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呢?那就是「土地」!因此,教會設立「以勒農場」作為自然農法的耕作示範區,感謝許多的天使在背後贊助支持這樣的理念!
為了將教會目前的「老人文化健康站」、「以勒農場」、「青少年培訓」事工串連起來,並且朝著教會自立的方向來邁進,我們還需要弟兄姊妹更多的代禱和支持。首先感謝荊棘團契以及許多弟兄姊妹購買以勒農場的蔬菜來支持我們,如此我們開始有一點信心要繼續走下去。之後,教會希望有固定的人力來處理以勒農場的工作,而這名人力可以透過每個月的「農業講習」與部落農友交換意見,也用以勒農場的部分收入作為「老人送餐」的經費。如此教會其他同工可以協助銷售的業務,而牧師要專心管理行政以及牧養工作。
萬事起頭難!為了要尋求原鄉教會的自立發展,我們必須跳脫傳統教會的角色,每項事工都會是一種新的學習,有著契機、危機、轉機。這次杜鵑颱風強烈的風力將我們農場裡的五個小溫室全吹垮了,原本開始要耕種、養雞的工作又得重新開始,這就是務農的辛苦!然而,只要是方向正確,教會就應該繼續向前,沒有退步的理由。也請弟兄姊妹繼續代禱,期望士林教會真正可以自立,並且永續發展,最後能夠成為附近教會的祝福。
8月1日是我在士林教會封立牧師授職的感恩禮拜,非常感謝林瑞隆牧師親自帶領眾多長執信徒前來祝賀及勉勵。如此讓你們舟車勞頓,真是不好意思。但是你們的到來,士林教會的眾弟兄姊妹都感到非常的高興,因為這樣的感恩禮拜同時也見證著教會肢體互助的信仰精神。其實,在我封立牧師的禮拜中,真正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士林教會終於從支會升格成為堂會,並且有能力聘請牧者來牧養這間教會,這表示這間教會已經有所成長,並可以有更長遠的規劃,來建造基督的身體。這樣的經驗對於目前在信仰上普遍衰退的原住民部落,是非常地需要!
為了等候士林教會從支會成長到堂會,相信遠在台北的你們付上諸多代禱的力量以及實質的幫助,從過去冬衣、物資的相助,到青年人才培訓、課業輔導、老人送餐等事工的經費。這些真的給予了士林教會莫大的幫助。然而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直到經過了五、六年的時間,才逐漸帶領弟兄姊妹突破教會經濟上的瓶頸、以及信仰上的軟弱。相信從此之後,士林教會將要為上帝做更多事工,也要成為附近教會的祝福!
為了讓原鄉部落的教會能夠永續的發展,兩年前我就開始一直關注部落發展的契機和願景在哪裡。其實背後的原因在於,我看見部落產業的限制,傳統農業被蔬菜、水果的盤商控制住價錢,導致傳統農業無法突破發展。大部分農家一整年辛勞工作,沒有太多的收入,若是扣除農業資材、肥料、農藥等費用,再以一年12月來平均計算,根本是達不到最低工資的價錢。況且這樣的計算,尚未包括所謂的工錢呢(砍草、打藥的工錢)?另外,目前原鄉部落有心要從事農業的青年根本是少之又少!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工作粗重又賺不到什麼錢。所以很多青年鋌而走險,開始上山採牛樟芝,甚至是砍牛樟樹、檜木等賣給在外地的商人,一開始一兩8000元,到現在一兩3000元,讓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習慣這樣的「工作」之後,許多的壞習慣也跟著來到,像是上山五、六天,下山休息打混一個禮拜,然後等到沒錢了再上山冒險。而平時的喝酒聊天更是越來越平常,最嚴重的是少數年輕人被商人以毒品控制,不得不砍、拉回來更多木頭來販賣,即便被警察單位逮捕入獄,之後還是繼續重操舊業。這樣的戲碼,目前在原鄉部落到處可見,那麼部落教會未來的光景在哪裡呢?原鄉教會的經濟和人力資源若是百分之八十是倚靠務農的會友,那麼教會要如何協助這些農家的信徒呢?原鄉部落的教會目前倚靠著「姊妹教會」或是外在資源的協助才能夠維持教會的發展,這樣的比例是多少呢?我認為是超過一半以上!我深知一切的資源都只是暫時的,教會的發展必須要靠自己先站立的穩,才能夠談中、長程計畫,也才能期待所謂的「願景」。而以目前人口普遍外移的偏鄉地區來說,原鄉部落型的教會,願景何在呢?這些問題正是我們士林教會所遇到的狀況!
於是我開始「不務正業」。我學習「自然農法」,親自來實驗、耕種,鼓勵部落農家以無毒的栽種來走入有機蔬菜販賣的領域。之後,農家以信仰良知出產健康活力的蔬菜,對抗目前黑心食品滿天飛的台灣社會,並且訂出合理的價錢,或許能夠增加農家收入,留下青年願意務農。另外,自然農法兼顧友善土地的理念,在信仰上我們做好上帝的好管家,把上帝給我們管理的土地,永續經營下去。而這樣的農業也可以多重來經營。這樣的作法是要將部落教會最大的優勢啟發出來,那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呢?那就是「土地」!因此,教會設立「以勒農場」作為自然農法的耕作示範區,感謝許多的天使在背後贊助支持這樣的理念!
為了將教會目前的「老人文化健康站」、「以勒農場」、「青少年培訓」事工串連起來,並且朝著教會自立的方向來邁進,我們還需要弟兄姊妹更多的代禱和支持。首先感謝荊棘團契以及許多弟兄姊妹購買以勒農場的蔬菜來支持我們,如此我們開始有一點信心要繼續走下去。之後,教會希望有固定的人力來處理以勒農場的工作,而這名人力可以透過每個月的「農業講習」與部落農友交換意見,也用以勒農場的部分收入作為「老人送餐」的經費。如此教會其他同工可以協助銷售的業務,而牧師要專心管理行政以及牧養工作。
萬事起頭難!為了要尋求原鄉教會的自立發展,我們必須跳脫傳統教會的角色,每項事工都會是一種新的學習,有著契機、危機、轉機。這次杜鵑颱風強烈的風力將我們農場裡的五個小溫室全吹垮了,原本開始要耕種、養雞的工作又得重新開始,這就是務農的辛苦!然而,只要是方向正確,教會就應該繼續向前,沒有退步的理由。也請弟兄姊妹繼續代禱,期望士林教會真正可以自立,並且永續發展,最後能夠成為附近教會的祝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