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學問大/曾榮振

教養一詞,做動詞是「養育」之意,名詞可詮釋為「後天教養」,此與俗稱的先天或天性,恰好相對。

成大醫學院前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三年前安息主懷,當時盧俊義牧師特別提到這位大師,追思之餘,還介紹他膾炙人口的《談教養》一書。此事傳誦一時,教會兄姊競相走告,紛以讀過本書為傲,而且讀後總是令人掩卷驚醒,內心交織著無限感動,那些畫龍點睛的論述,極富感染力。

依黃崑巖教授的觀點,教養是難以捉摸的概念,它具有許多面向,會在我們不經意時浮現,讓你恍然它的用處。簡而言之,教養是要發展受體,而受體是會衍生的。個人的努力與教育的灌溉,會使受體萌芽或增生。如果把人體視為細胞,有些受體是先天性,亦即一般所謂的天分。但是,後天的學習吸收,會種植更多受體,特定之人受體一多,能有所感應而顫動,因此一個人有無教養,端看受體的多寡了。

歸納書中內容,教養有四種意涵:「真誠、熱情、謙卑、同理心」。若干年來,我總愛把它泛稱「九字箴言」,奉為自我學習的標竿。

被喻為國師的李鴻禧教授,他曾以「用有限的生命,拓展無限的生活空間」為題,發表詼諧演說,轟動一時。他說,人要創造幸福需有「三Q」,首先要吸收知識增加IQ,IQ高容易流於自大傲慢,還要EQ營造良好人際關係。IQ的不足可用EQ來彌補,EQ高比IQ高更能邁向成功。IQ高,EQ夠,也未必能盡如人意,這時候就要有「阿Q」,自我安慰一番,就能海闊天空,抬頭挺胸。因此,人生的態度應該是「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

東方宗教家鼓勵「悟空」,而西方哲學家強調「知識就是幸福」,兩者互為表裡,相得益彰。箴言13章20節:「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與愚昧人作伴,必受虧損。」如果你常與有教養的人在一起,不久之後,你也會有所成,他的智慧會感染你,而你也會接收到更多受體。然而,假使你老是和一群雞鴨混在一起,你永遠無法如鷹展翅上騰。

聖經上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不是給人做,像是給主做的,知道從主那裡得著賞賜。」(歌羅西書3章23節)如果你想活出幸福,就要開始在生命中追求正直。一個真誠的人言如其行,表裡如一,無論自幼成長,還是自長至老,在這問題上應無一刻的鬆動。簡單的說,我們要光明磊落,誠實不欺。

上帝所希望的並不單單只是順從,祂看的是一顆願意的心。因為「上帝喜愛捐得樂意的人」(哥林多後書9章7節),當一個熱忱的給予者,樂意去服事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要活出完全的熱情,讓火焰不斷燃燒,無論你做什麼,總是火熱地去做,養成習慣帶著動力去做每一件事,這些都要出於感恩的心,充滿上帝的良善。

「凡事為別人著想」,我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如果一個人眼中只有自己,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自己謀利,那麼他無法活得快樂。假使你希望為自己而活,必須同時為別人而活才行。

親密的友誼,對我們最為珍貴,就像其他有價值的東西一樣,它們也需要我們相對的付出。我們和別人發展出來的友誼可以豐富生命的品質,但是不能忽略要不斷寵愛對方,有熾熱的同理心,才是維繫友誼的關鍵。

西洋諺語:「太容易取得的東西,我們不會重視,只有費盡心力獲得的才會被加以珍惜。」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會經歷壓力與挫折,重要的是,我們的關係是持續增生,還是短暫即逝。

何況,友誼就像金錢一樣,易賺難守。假使我們缺乏柔軟身段和感同身受的心,持續不斷細心耕耘,所有的關係不可能欣欣向榮,終至消失無蹤。

人生只有一次,無法重新來過。教養--即知即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