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與快樂(中)/林信男

痛苦與快樂是連體嬰
人能生活在沒有痛苦的世界嗎?人生若都沒有痛苦,會是什麼樣的人生?在充滿危險的真實世界裡,一個人一定會遭遇身體的疼痛及心理的痛苦。若都沒有痛苦的感覺,那一定是感覺疼痛的神經系統有毛病,以及掌管情緒的感受及表露的腦中樞有問題。這樣的一個人,在其成長過程中,會遍體鱗傷而不自覺;遭受打壓凌虐也不會反應。這種人很可能無法生存。再說,沒有痛苦的世界,只有進入新約啟示錄21章4節所說「他要擦乾他們的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的新天新地才有。在真實世界裡,快樂常是靠痛苦襯托才能顯著。換句話說,痛苦與快樂不是背道而馳的,其實兩者是可並存的。

因畫耶穌與門徒最後晚餐而聞名的大畫家達文西,曾在其筆記本裡面畫暹邏(泰國)連體嬰,分別標示為痛苦與快樂,以表示痛苦與快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實台灣話的「疼thian」既表示痛苦,也表示愛。而愛會帶來快樂。台灣話的「疼」與達文西所畫痛苦與快樂連體嬰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從日常生活經驗裡也可體會此看法。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過被塞在高速公路或因某種原因而無法上廁所的痛苦經驗,而當我們衝向廁所解便的剎那,我們如釋重負,體會到從痛苦進入舒服快樂的特殊感受。但平時我們隨時可上廁所,也就不覺得能解便有什麼快樂。又如我們覺得身體某處發癢,卻因某種原因不容許去抓癢時,心裡會非常痛苦難受。本人就有過手上打石膏無法抓癢的痛苦,恨不得立刻拆下石膏抓癢。一旦能抓癢時,就覺得非常舒暢。上述解便或抓癢之所以會感到特別舒服、高興,乃是其動作之前有極大的不舒服、痛苦。此種快樂是與痛苦相隨的。我的一個孫女五歲時曾因為急性腸胃炎嘔吐而住院。醫師囑咐24小時不准進食及喝水。第二天我們夫妻二人去探視她時,剛好主治醫師來查房。主治醫師診查後,當場指示說可以開始喝水了。她喝下祖母遞給她的一杯水後,立刻很高興快樂地大聲說:「阿嬤,好好喝哦!」當她咬下祖母遞給她的第一口白土司麵包時,高興的喊出:「阿嬤,好好吃喔!」若非已禁食受苦一天,她哪能感受喝一杯水及咬一口白土司麵包的快樂。

聖經及信仰前輩對痛苦與快樂的教導
新約約翰福音16章16至23節的這段經文乃是耶穌用比喻告訴學生,祂不久就會被捕,受凌辱,受極大的痛苦,死於十字架及復活。信祂的人也會因而經歷痛苦,但卻有復活的新生命之快樂的盼望。第16節到19節提到很多次「過一會兒,你們就看不見我了;然而,再過一會兒,你們還要看見我」。當時耶路撒冷的一大群民眾夾道歡迎耶穌進城,但很快這群人就遺棄耶穌,大聲喊叫要釘他在十字架。耶穌已經從這群人心目中消失,他們瞧不起耶穌,看不見耶穌。從這世界來看,耶穌被釘十字架,死,也埋葬了,耶穌已消失不見了。當時耶路撒冷的群眾茶餘飯後高興地談論把耶穌釘十字架的事情。耶穌的親人及學生卻是傷心欲絕,所以在第20節說「你們要痛哭哀號,世人卻要歡樂」。經過三天的憂愁及痛苦,耶穌復活讓那些哀痛的人再看見祂,他們的憂愁變成喜樂,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靈命獲得重生,新生命誕生了,成為新造的人。就像第21節所說「女人快要生產的時候憂愁,因為受苦的時刻到了;但是生了嬰兒後就忘掉痛苦,因為高興有嬰兒出生到世上來」。從世界的眼光來看,因為要實踐耶穌的教導,基督徒在世上可能比別人有更多的苦難及憂愁,但真誠跟隨耶穌的人,會勝過這些苦難,心裡充滿喜樂。就像第22節所說「現在你們有憂愁,但是我要再見到你們,你們心裡就會充滿喜樂;你們的喜樂是沒有人能奪走的。」以及16章33節所說「我把這件事告訴你們,是要使你們因跟我連結而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請各位特別注意第22節中的「但是我要再見到你們」這句話的重要性。我們若接到通知說總統要見我們,我們會很高興,引以為榮。那麼神要見我們,不是更值得快樂高興嗎!這世界喜歡談神跡,基督徒也不免俗。其實一般人所謂的神跡指的是「奇事」。對基督徒來說,天地萬物都是上主所創造,你、我及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神跡,神跡隨時可看到,但要看到神,就要像新約馬太福音5章8節所說「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要心地純潔才可獲得此福氣。
(待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