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寧病房參訪紀實(3)/劉漢鼎

結論
日本在安寧照顧方面的工作,是以舉國之力在全力推動。一般的癌末患者和愛滋病患都可以在這樣的照護網下,選擇在宅安寧,照護機構(護理之家),或是醫院的安寧病房來接受完善高品質的照護。雖然日本在法令上尚未鬆綁,仍將安寧照護的對象局限在癌末和愛滋病患,但將來一定還會推廣到其他末期患者的照顧上。台灣雖然健保有涵蓋到安寧病房,醫院內的安寧共同照護和居家安寧療護,最近也努力在推社區安寧照顧,讓開業醫有機會參與社區內末期患者的照護,而且照顧對象包含了漸凍人和各類器官衰竭的末期患者,然而在照護的品質和深度顯然和日本仍有一段落差。不可諱言,台灣的安寧照護在某種程度是為了醫院評鑑而存在,雖然在健保給付額度明顯不足的情況下,每家醫院的安寧病房都是在虧損經營,卻又不得不維持高額的人力,久而久之,有些醫院會以平日關床,評鑑時再擴床應付評鑑來做假。雖然經濟學人雜誌對全球各國在安寧照護工作的評比,台灣排在日本前面,是亞洲第一名,但如果我們就以此自滿的話,那實在是貽笑大方了。
至於教會醫院或機構是否能以推動安寧緩和照護來做為發展的目標,不計成本來推動進行,我個人相信是可行的。以中島夫婦為例,以他們的工作經驗,要留在大醫院成為教授級的醫師或宗教師,應該是不難。然而他們夫婦基於信仰,願意捨棄這些虛名,親自在第一線來照護末期患者,而且是選擇難度最高的居家安寧照護的模式,為主耶穌做了最美好的見證。他們的付出,不只影響了他們照顧的患者和家屬,也影響了日本許多醫療工作人員,讓他們覺得從事安寧緩和的醫療工作,雖然辛苦,錢也不多,卻是光榮無比的職分。這次去日本參訪,看到她們每一所安寧照護機構都沒有人力短缺的問題,也沒有經營困難的問題,所有工作人員士氣都非常高昂,這是在台灣的各醫療院所或機構都很難看到的景況。

在執行的層面,目前可以分為幾個面向來推動:
1.醫院的安寧病房:醫院是以照顧症狀較嚴重的患者為主,需要他人全時照護,在病房的設計上,要努力營照「家」的氣氛。空間方面要盡可能寬闊,光線明亮而不刺眼,有良好的通風設計。除了患者居住的單人房或雙人房外,需要規劃交誼的起居和用餐的空間。為了讓末期患者與家屬有更多相處的時間,還需要規劃較具私密性的會客室。病房的環境要盡可能開放,不要讓患者有被關在鳥籠裡的感受。如果在高樓層,應該要有良好的景觀視野;如果是低樓層,則盡可能在病房周邊種植各類花草樹木,讓患者從園藝植物四季不同的風貌來感受季節的更替。以台東為例,土地價格相對都會區來的便宜,如果能夠像民宿或是度假飯店一樣來規劃獨立的安寧病房,相信可以有很棒的成果。

2.護理之家(或是安養機構):基本上是收治有部分自我照顧能力的患者為主。大部分安養中心都已經有相當不錯的硬體設施,至於在軟體上如何強化各類活動,將包括音樂治療,寵物治療,藝術治療,園藝治療,芳香療法等等,讓住民不會無聊沒事可做,是需要更多相關人員投注人力和心力。鼓勵志工人員的參與,安排不同節期的對應活動,都是可以再多努力的地方。

3.居家安寧療護:以台東來說,困難點有兩點。其一,台東幅員太大,還包括蘭嶼,綠島兩個離島,若要以台東市為中心來照顧住在家中的末期患者,很難做到24小時隨call隨到的貼心服務。不過仍可以嘗試以車程一個鐘頭內的區域來進行。其二,大部分末期患者會送來醫院,很多是家屬照顧人力和能力不足,擔心照顧不周到。這點需要不斷對民眾進行觀念溝通。許多民眾還有留一口氣回到家中的觀念,在臨終時選擇自動出院回家,其實在家裡如果準備好相關照護裝備,如製氧機,抽痰機等等,早點回到家中,甚至完全不住院都是可行的方式。目前台灣推行居家安寧照護工作最有成效的醫院,是黃勝堅院長帶領的台大金山分院,他們的經驗和日本中島夫婦的經驗都是我們很好的借鏡。

主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安寧緩和照護,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傳遞這樣的平安,讓末期患者有內在的勇氣,不畏懼即將到來的死亡。我們每個人在世上的時間都很有限,有一天都會面臨人生最後的階段,就一個醫療工作人員來講,要照顧好一位患者,讓他(她)有平安,有喜樂來面對死亡,從身心靈各個層面關顧周到,的確不是容易的工作。然而這次日本安寧病房參訪之旅,讓我們看到這麼多醫療工作人員,這麼投入在這項不可能的任務中,給我們建立了美好的標竿。但願主耶穌親自帶領,幫助我們明白如何利用最少的資源,成就最豐碩的成果。(全文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