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瑞士/曾榮振

綠油油的溪谷,秀麗的湖水,白雪覆蓋的山巒......信手拈來,都是一種構思,一幅圖畫,隨興所致,總能找到令人心醉的地方,驚嘆「世界公園」之名不虛傳。這個世外桃源,便是人人稱羨嚮往的瑞士。

如果徐霞客(1587 - 1641,明代著名地理學家,自幼遊遍中國名山,堪稱古代地學探險之第一人)到了瑞士,一定很樂。不論從空中,還是在陸上,或者倘徉湖面,一眼望去,遠遠近近都是山或湖。徐霞客一生不離山 - 探山、看山、記山、說山。因此,他的朋友唐泰有詩送他:「閉門不管鄉鄰鬥,夜話翻來只有山。」一語道破了徐霞客的內在意境。

世人只要提到阿爾卑斯山,自然聯想到瑞士。無論是閉上眼睛編織一個瑞士想像,還是試圖往腦海裡搜尋瑞士的隻字片語,「阿爾卑斯」四字永遠是最受歡迎的代名詞。

誠然,像瑞士這樣的山國,怎麼可能不管「鄉鄰鬥」呢?居然第一、二次世界大戰都沒有捲入漩渦裡,使人很難理解,原因之一就是它是一個看不見的瑞士。

眾所周知,17世紀「歐洲三十年宗教戰爭」後,瑞士獲得獨立,脫離神聖羅馬帝國(962 - 1806,領土遍及今之德、奧,捷、比、荷、瑞士及義大利北部,歷代德意志君主均稱為神聖羅馬皇帝)統治。1815年拿破崙於滑鐵盧慘敗,歐洲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中,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同時劃定迄今之疆界。

一、二次大戰期間,瑞士始終保持中立,靈活運用中立政策,而使國家獲取最大利益。1918年一戰結束後,因積極斡旋交戰雙方的戰俘交換和傷兵安置,成功爭取國際聯盟(即聯合國前身)來日內瓦設立。二戰時動員43萬大軍防衛邊境,結果希特勒不但沒有佔領,反而善意借道輸送兵員和補給,家園完全未遭破壞,是歐陸唯一倖免戰禍的國家。

瑞士採全民皆兵制,只有陸、空二個兵種,沒有常備兵。役齡男子受過軍事訓練後,就把槍枝和彈藥帶回家裡保管。

中央或地方議會通過的法案,只要國民要求複決,必須交付公投,若遭否決,法案即不能生效。

雖然致力成為國際組織聚散地,瑞士仍堅持中立立場,不加入聯合國。直到2000年受制國際壓力,才用公投正式加入,已是第190個會員國。

如今,聯合國歐洲總部、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紅十字會、奧林匹克總部等,眾多國際機構均設在瑞士,儼然成為一個小小聯合國。

這樣看來,瑞士真的可以閉門不管「鄉鄰鬥」了。剩下的只有「山水」,讓人看雲聽雪,在春夏秋冬,山上山下,都有美景可賞。

翻開旅遊指南,仔細看看。看後,更加驚醒了。原來瑞士是這樣的:
瑞士四萬一千平方公里,比台灣稍大一點的土地,人口只有720萬。高所得以外,社會福利的優厚,居世界之冠。

首都不是第一大城蘇黎世,也不是第二大城日內瓦,而是人口僅有13萬的伯恩(Bern)。作為首都居然沒有機場,在歐洲地圖上找不到第二個地方。

瑞士人通用四種語言,除了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之外,還有一種山地土話,叫做羅曼語(Romansh),誰也不會去同化誰。
在中世紀,瑞士傭兵留名青史。它輸出的傭兵,曾是歐洲戰場上最英勇忠誠的軍人。梵諦岡至今仍保留瑞士衛隊,琉森(Luzern)有一座「沉睡的石獅」,就是紀念這些陣亡的傭兵,說來真是歷史的悲哀。

瑞士有70%國土是高山,阿爾卑斯山脈橫貫東西,三千公尺以上山峰超過百座,可耕地稀少,些微草地就牧牛放羊,乳酪和巧克力聞名於世。

阿爾卑斯的山水,可以概括形容它:「四季皆美,晴雨皆宜。」無論是高山、湖泊、峽谷、冰河或溪流,都一一完整保留了下來。

有山就有水,瑞士大小湖泊多達1,494個,在廣大的阿爾卑斯山景觀中,得天獨厚,魅力四射。若遇雨天,湖上迷迷濛濛的,水天混和一起,置身其間,人如睡在夢裡。

山上不但可以看山,還可以看谷。稀稀疏疏,錯錯落落的美麗房舍,到處花團錦簇,綠草如茵。遠觀群峰聳立,俯瞰平滑如鏡的湖水,照映青翠的山景,無論何人看了,都會感覺心醉的。

瑞士的火車是優雅、可愛、流暢和快速,並且帶著一絲絲的復古。最著名的有冰河列車、黃金列車和伯連納列車三條路線,通過高聳的拱橋,環狀的隧道以及一片片白茫茫的冰原。其間,峽谷、溪流、湖泊、草原、雲海...盡收眼底。

坐火車旅行瑞士著實令人驚喜,常見駛入一個陡坡進入森林,接下來急轉穿越山峰中的隧道,出現一彎溪流,看見幾座山峰,灰色山頂全是白雪。眼前,千山萬峰起伏,霧氣來去不定。仰望群峰,時而露出尖峭的峰頂,時而隱沒於一片銀海,濃霧時起時散,每一陣雲霧飄過,連對面景物也看不見,大多隱沒在雲霧之中。遠看山下的冰河,則是陽光燦爛,彷彿出現另一個世界。

如果說立國要地大物博、語言統一或擁兵自重,瑞士都沒有。如果說瑞士被列強瓜分併吞,那是理所當然。可是幾百年來,卻是安枕如磐,巍然獨立,真要叫人越想越糊塗。

一個小國想在這個世界生存發展,不可能依靠資源或人口,瑞士竟能崛起,憑藉的是它為世人創造「被需要」的資產。到了21世紀,終於踏上世界富裕的巔峰,成為今日耀眼的一顆明珠。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