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與咒詛/黃政偉

有一則真實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地區一個家庭;老牧羊人和妻子有個兒子,這個兒子從小就喜歡玩,不喜歡上學也不喜歡幫忙牧場的工作,帶給他們許多煩惱;後來甚至離家出走,音訊斷絕將近四年。老牧羊人和妻子忍受不了長期思念的焦慮痛楚,急需獲得舒解;就去請教村莊中一位有智慧的長者。這位長者在聽完牧羊人的訴苦後,看著他說:「你已經咒詛兒子多久了?」牧羊人很訝異,說:「你說我在咒詛兒子,這是甚麼意思?」長者回答:「所謂咒詛的意思,就是數落另一個人的不是。你剛才一直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這樣咒詛多久了呢?」牧羊人低著頭說:「是的。從他出生到現在,對他,我從不曾說過一句好話。」長者說:「現在我要挑戰你們夫婦倆,在接下來兩個月,當你們想到這兒子時要祝福他,求上天賜福給他。要是談到兒子時,要記得他好的一面,說他的好話。」此後,每天臨睡前晨起後,夫妻倆都為兒子禱告,求上帝賜福予他。談起兒子時也嘗試記得兒子的優點。這樣過了十天後,兒子竟然打電話回家說:「爸爸,我真的不確定我為何會打電話給您;過去一星期我一直想起您和媽媽,我只想知道您們好不好?」牧羊人說:「兒子啊!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後,父親邀請兒子週末回家聚餐,兒子也欣然答應了。

週末,兒子終於回來了,穿著破舊的衣服,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妻子心中不捨,趕緊上前擁抱兒子;而父親這次也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他問了一些問題,兒子也一一回答;要是說到一些對的地方,牧羊人也會給予肯定。餐後,兒子提出要求希望能在家中過一夜,父親也很高興的同意了。那晚,父親來到兒子房間,坐下來對兒子說:「孩子,過去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你願意原諒我吧?」兒子說:「當然!其實我也常惹麻煩,也希望爸能諒解?」然後他就抱住父親;他們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當牧羊人回房躺在床上時,才猛然驚覺當他們夫妻倆停止咒詛兒子而以祝福禱告上帝取而代之以後,情況就開始有了極大的轉變。
這故事讓我想起路加福音十五章主耶穌對仁慈父親的比喻:某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把分得的產業賣掉帶著錢離家走了。他到了遙遠的地方,過著揮霍無度放蕩的生活。當他花盡所有的一切,那地方發生了嚴重飢荒;他去幫人看豬,卻沒有人給他任何東西吃;後來他醒悟過來,就動身想回父親那裡討口飯吃。父親望見了他,就充滿愛憐緊抱著他。兒子說:「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您,我再也不配做您的兒子。」可是父親吩咐僕人說:「趕快拿最好的衣服鞋子給他穿上,戒指給他戴上。把那頭小肥牛宰了,讓我們設宴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這位慈愛的父親把兒子離家出走看作是迷途的羔羊,沒有咒詛怨望只有不停的祝福;終於等到迷途知返的兒子。

不論是從聖經的教誨領悟或是真實故事的體認,都讓我們理解到:「父母可以是兒女祝福的天使,也可以是咒詛兒女的撒旦。」 若是父母罵兒女好吃懶做沒出息,他至終就有可能成為好吃懶做沒出息;要是父母稱讚兒女有愛心肯努力,他很可能因為常常受到激勵而變成一個肯努力有愛心的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的理論中已經被證實,也是一種同理心的昇華,最能展現一個人教養及內涵的情操。就像幾年前台中市長胡自強的妻子因車禍重傷病況垂危,藉著大家的祈禱祝福,產生一股巨大的「念力」,最後胡夫人也因著這樣的祝福而脫離險境。

既然咒詛不能讓今日變得更好,只會讓明天變得更糟;那麼咒詛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徒然折磨自己罷了。若能對身邊的人多一點關懷,多一點祝福,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在過程中漸漸忘記過去的陰霾,看到明天的希望。若是把人生中遭遇到苦難視為上帝的祝福;我們就能將苦難化為春泥,從種種考驗中獲得新生,成為一個更有福氣的人,也活得更加精彩。

聖經羅馬書十二章記載:「要祝福迫害你的人;是的,要祝福不要咒詛。」以弗所書四章也提到:「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所以當我們願意祝福,而不是咒罵數說不是時,上帝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栽甚麼種就會結甚麼果;如果撒下咒詛的種子,日後收成必然是咒詛;若是撒下祝福的種子,我們的收穫也會是祝福。我們要以同理心,藉著祝福而非咒詛,來解決一切人際關係的複雜難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