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被需要的價值(一)/曾榮振

在私人聊天時,朋友問我人生目標是什麼,我這麼回答:「人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一樣,生命無法重新來過。重要的是,終其一生最值得建立的習慣,就是培養『被需要』的價值。」

日本教育家東井義雄(兵庫縣老師,為貧窮寺院住持之子)一首詩句,這樣寫道:「不論痛苦或悲傷,自己的包袱, 要自己背著, 走完 自己的人生。」

人生究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有著不知多少動聽的解釋。有人說:「人生如夢」,我卻要說「人生如戲」。因為人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總是背負著不知何時走到「終點」的不確定性,而這個不確定性終將成為事實。最理想的情況是,每個人必須將人生的每一瞬間,視為最後一瞬間。在殘酷現實中,追求瞬間的喜悅與溫暖,而且是稍縱即逝的「一瞬之光」。

本此信念,紐約時報作家尼可拉斯.史派克(Nicolas Sparks)兄弟在《我們倆》(Three Weeks With My Brother)一書中,道出他們內在的思維。下面三段話就是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雖然每次出現的順序不同:
「這是你的人生、你想要和你所能得到的通常是兩碼子事、沒有人說生命是公平的」
人的一生中,來自家庭、學校、工作環境、親友同事以及流行思潮等等的影響力,均在不知不覺中制約著我們,左右著我們的思維。一般人從經驗與社會制約中建立起個人思維,然後透過這些觀點去看待自己的人際關係,但那些往往只是「主觀的事實」,但認清事實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就如同對置身濃霧中的船長,「燈塔」才是「客觀事實」,這彷彿是人生的定律。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使人訝異的,卻很少人提到一個更基本的因素,可以整個貫穿這些條件的,那就是「被需要的價值」,它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左右著我們的成敗。只是「被需要」三字,絕非一蹶可幾,而是需要長期的培養以及無比的毅力。

2007年,青林國際公司出版《大國崛起》系列叢書,計有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九個世界大國的風雲激盪。從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由率先出發的葡萄牙揭開序幕,及至西班牙與英國各領風騷一個世紀的「日不落國」,逐步牽動荷蘭、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和俄羅斯,相繼躍上世界歷史舞台,成為顯赫一時的大國。然而,與此相反的,近五百年來,「小國」也能崛起,必且成為名副其實的「富國」,所依靠的不是領土、人口或資源,而是憑藉它們為世人創造「被需要」的價值,在歷史上斑斑可考。國家如此,個人亦然。

茲就個人和國家創造「被需要」的價值,列舉常見的事例以資印證。 就個人言:(1) 林肯被認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總統,貧窮農民子弟,自學當上律師, 僅擔任一屆眾議員,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竟在1860年一躍而起獲得59%選票支持而當選。他能名留青史,在於創造「解放黑奴」宣言,以及主張「民有、民治、民享」精神,甚至美國歷史上最富盛名的總統就職演說,出自林肯的手筆,他說:「上帝大概比較偏愛平凡的人,所以祂才製造了這麼多平凡的人。」這與恕道精神不謀而合,讀起來令人動容。(2) 二戰期間臨危受命擔任英國戰時內閣首相的邱吉爾,是才氣橫溢的作家兼 史家,更是大器晚成的政治家。環顧二十世紀,很少政治家像邱吉爾那樣,在艱難的環境中創造歷史。史家常言,英國能夠阻擋納粹鐵蹄,拯救歐洲淪陷,他合縱連橫,一面慫恿史達林,一面拉攏羅斯福,終而戰勝德國,其運籌帷幄,應是最關鍵的因素。尼克森在《改變歷史的領袖》一書中,將邱吉爾列為他所會見過的所有政治人物中最了不起的一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所著《美麗之國》也認為:「古今中外政治家中,邱吉爾最富決斷力。」凡此,邱吉爾是個自己創造出立德、立言又立功的時代巨人,舉世獨一無二。(待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