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一樣的/阿布思 Abus

在我的故鄉,台東,有一間公東高工,我曾經夢想中學畢業後就讀這間學校的室內設計科,將來當一位設計師,每次回台東,總會開著車載媽媽去台東市辦事情、買東西或是逛一逛,在車上母女倆可以聊很多事情,每一次過了卑南的綠色隧道到市區之前,會經過公東的校門,對我來說,在台東那是一間很好的職業學校,疏不知校園裡面竟有一座有「台灣廊香教堂」美譽的教堂,更不知她的創校來自於一位有遠大理想抱負的神父,去年《公東的教堂》這本書出版時,老師推薦我是台東人都該讀的一本書,不過一直到最近才有心想要了解關於他的故事。讀完了心裡真覺得當年應該義無反顧去公東讀書。

作者范毅舜是一位享譽國際的攝影家,他從公東高工的創校人錫質平神父的故事為開端,以富有詩意的散文記述白冷差會的神父、修士、修女們的在台東的宣教事蹟,在戰後的台灣,遙遠的東部,貧乏窮困的原住民部落因著這些來自異鄉的宣教士改善生活,也找到心靈上的寄託。其中也談到公東高工教堂的設計的歷史,我很喜歡作者寫實的風格,這些神父有些是作者親自接觸過也熟悉的人,有些則是透過他們的夥伴、教友述說,以及所遺留下來的書信、照片編織成一篇篇動人的故事,在這些往事背後,作者也提出現代社會今非昔比的反思,閱讀完本書之後,也終於明白為何東海岸的天主教堂比例比長老教會多,因為那是跨越國際、宗教、種族的情感見證,也是信仰與歷史的表徵,為的是讓後輩子孫不要忘記曾經照顧過他們的這些宣教士們。

1953年,錫質平神父來到台東開啟白冷差會在台灣東部的服事,我相信早期的宣教士,不管是長老教會或天主教,都帶著深厚的人道關懷,誓言一生效法基督精神能讓他們做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忍的辛苦。其實我看錫神父的故事,這位帶有德意志民族實際性格的神父與擁有蘇格蘭高地精神的馬偕博士有相似的人格特質與宣教理念,他們同樣熱情、樂於與人為友、耿直、有些霸道,他們不只關心人的靈魂,更關心他們實際的生活需要,不同的是,馬偕走的是以培訓當地的宣教師為目的來辦教育,錫神父則是以「孩子們出來就能工作,養自己,養家,服務人群」的目標來辦學,在當時這是非常實際的幫助,而且,帶著這群弱勢的孩子,神父們卻秉持著尊重的態度來教導這群孩子。錫神父將德語系的「二元教育系統」引進公東高工,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功運用這二元教育系統讓經濟迅速恢復、崛起,在這系統中,實施學徒教學制,非常注重學生的術科實習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幾乎一畢業就可以直接上線,在工作上獨立作業,公東高工從1958-1974年間,先後有21位來自德國、瑞士、奧地利領有專業證照的技術老師不支薪地前來支援學校的工廠實習,設備都來自歐洲進口,這些都是錫神父奔走募款、自己省吃儉用而來的資源,這一批訓練出來的學生後來在國際技能競賽都奪得佳績。

我讀這些神父的故事反而較能讓我看見好牧人的形象,對照今日的牧者,雖然生活富裕、便利,卻也危機重重。這些神父無私、自律、樂於分享、簡樸生活、與當地人一起生活、盡忠職守、喜愛藝術、對人真誠的關懷、對信仰堅持,物質生活不豐,但過得充實自在,我很訝異他們在宣教上的開放與自在,而我們似乎保守也顧慮太多。我喜歡作者寫的一句話「他們長年與弱勢為伍,卻從未發展出類似拉丁美洲以革命為手段的解放神學,我曾以為他們不關心政治。直至中年,才明白意識形態雖有激進速成的功效,但唯有真情付出,才能日久天長,感化人靈。他們以身力行,確不多解釋的信仰,應是這古老宗教最該發揚的精神。我想,我們已經很久,失落了這種精神。以為所謂的社會關懷是不斷地對公共議題討論與發聲,而忘記了認真的牧養會友與關懷人們的需要才是更強大有力而且持久的「改革」行動,我為曾經與這些神父相處過,受他們牧養的人感到慶幸,這些人中也許不會因此成為基督徒或天主教徒,但是因為這些神父,他們相信真有位天主,因為這些神父的為人改變他們的一生,一生中能遇到一位這樣的好牧人是有福的,也好過一輩子在教會生活,換了幾位牧者,卻仍然活在懷疑中的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