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週前夕/Mingku陳彥龍傳道

復活節是基督教很重要的日子,若沒有了主耶穌的復活,整個信仰的基礎就會不攻自破,但復活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從另一種狀態,再次甦醒過來,通常這個狀態叫做死亡。耶穌一生下來就已經預備要走向死亡,從東方來的博士們獻上了黃金、乳香跟末藥,這代表了耶穌尊貴的身份,但同時也預告了耶穌的死。


我們有想過耶穌從在客西馬尼園到釘在十字架上,到底要經歷多少痛苦嗎?以前參加營會時,營會特地請了一位小兒科醫生來當隊醫,負責處理所有在營會裡面的大大小小疾病啦、感冒啦、運動傷害等等,他曾經問我:「你知道耶穌在十字架上,生理跟心理要承受多少的痛苦嗎?」心理方面我想應該可以從聖經中的記述,多多少少能夠描述或是理解,但生理的部分,就屬於醫生的專業了。他介紹我看一位醫生的文章,就是Dr.Truman Davis所寫的A Physician Analyzes the Crucifixion,他是一位眼科醫生,也是一位牧師,這篇文章發表於1965三月的Arizona Medicine。他從醫學的角度,大略地描述了耶穌在十字架所要經歷的生理的變化。


如果我們有看過電影受難記,就會看到那時的羅馬兵丁將耶穌仰面,呈現大字型地壓在十字架上,然後將一根很粗的粗鐵釘,釘進耶穌的手掌,並要釘的夠深,深到能夠穿過橫木,當然另外一隻手也是一樣,不過我們會發現,當兩隻手都被釘在橫木上的時候,行刑的人會故意將受刑者的兩隻手臂,刻意保持不完全伸直的狀態,而是有一個角度,好讓受刑者在被釘之後,仍然可以有稍微伸縮移動的空間。然後在十字架直木的下端,釘一個可以支撐身體的「支撐木」,讓受釘者的兩膝微彎、腳趾朝下、左右腳掌重疊靠在一起,再用也是很粗的粗鐵釘,從腳背往「支撐木」的方向釘下去,就這樣,受刑者的身體就可以被「懸掛」在十字架上。


耶穌的身體因為重量的關係慢慢向下垂,壓迫到了手脕裡的正中神經,劇痛從手掌通過正中神經穿過手臂到達頭腦,從頭到手痛的好像要爆炸那樣。當耶穌因這疼痛反射式地用腳將身體頂上來,企圖減輕上半身的疼痛時,全身的重量就落在釘那兩隻腳的釘子上了。又是另一個火燒撕裂般的劇痛由中足骨間的神經從腳掌竄上腿部。在這樣的掙扎中發生了另一個現象。手臂的肌肉力量漸漸耗盡,開始不自主的痙攣性的抽搐,造成連續不斷、要命的劇烈痛苦。隨著雙臂肌肉的失去控制,腿也無法再將軀幹頂向上。軀幹垂掛在兩臂下,大胸肌失去了收縮的能力,肋間肌因而也無法工作﹔空氣被吸入肺裡,可是沒法呼出來。耶穌拼命掙扎要把軀幹提上來一點,好稍稍換口短短的氣。


一波一波將手臂狂扯亂扭的痙攣、一陣一陣的缺氧、背後粗糙的木頭在身體上下移動時割扯已經稀爛的皮肉時鑽心的疼痛。最後,耶穌的胸部開始感到要被壓碎般的痛,那是心膜腔被慢慢滲進來的血清漲滿,便開始壓迫心臟。(參考曾履元醫生編寫之「耶穌是這樣為我們而死的」。該醫生即為營會的隊醫。)


這一個星期去拔了智齒,至少對我來說是一項大工程,因為我從來沒有拔過牙齒。教會附近一直有工程在進行,常常會聽到敲打、電鑽轟轟的聲音,當這些聲音就發生自己口腔的時候,心裡總是很難受的,當然,這是在有打麻醉針的情況下,有一種牙齒任人宰割的感覺,因為什麼都感覺不到。但在麻藥退了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發腫、疼痛、流血,為了止住這些,吃藥,消炎、止痛、消腫,咬著紗布止血,還要在黃金48小時內,不斷冰敷。就算這樣,也要至少三天的時間,才恢復到原來口腔行動自如的樣子。


如果只是一個小小拔牙的手術,就已經會讓人的身體產生這麼多、因為有傷口而自動開啟的生理機制,那在完全沒有麻醉、又一連串鞭打、拖行、辱罵、恥笑、最後還活生生地釘上釘子,我們實在無法想像在那時候,耶穌,是如何撐過來的。要死倒不如死的痛快啊!


從小在教會,預備過聖誕節跟過復活節,真的很不一樣,雖然都是很歡喜快樂的日子,但因為復活節前,還有一段令人扎心刺痛的受難週,著實讓人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而不是像聖誕節前,忙忙碌碌地預備許多活動,演戲等等。記得有一年在自己母會,幾個青年突發奇想,受難日不也是應該走出教會,讓人知道耶穌為了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嗎?教會有一支很重的實木做成的十字架,在受難日聖餐禮拜前,幾個青年就預備幾首詩歌,帶著吉他,同時背起這實木的十字架,從教會樓下,開始步行往師大路方向前進,大家輪流背著這十字架,真的很重,在背的過程,才真正醒悟過來,連一個健康的人都無法背完全程,何況是已經遍體鱗傷的耶穌呢?在師大路,扛著十字架是很醒目的,我們邊走邊告訴路上的行人:「在這一個晚上,有一個人為著我們的過犯,甘願被釘在十字架上,那就是耶穌。」當天晚上就有幾個人,跟著我們一起回到教會,一同參加受難聖餐禮拜。


從這個星期開始,教會也進入受難週的預備,在早上跟晚上都有祈禱會,這是很好的時間可以幫助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細細聆聽耶穌在心裡吶喊的聲音。在這段時間我們也一同為著在我們的社會、家庭發生的事,特別是在災區重建的過程,需要更多人來一同關心。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