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什麼/‧Mingku陳彥龍傳道

人類尋求宗教信仰或對宗教信仰的要求,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從未曾停止的事。不論在科學、哲學、藝術,或一般經驗、習俗中,都曾出現過對宗教信仰的懷疑與批評,但人類尋求宗教信仰的這一個歷史現象,卻未曾改變過。生活在所謂後現代的我們,宗教信仰已經不是現在人們最關心的話題,跑一趟信義區或是西門町,可以發現所謂時尚、哈日、哈韓的消費文化充斥著整個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因為資本主義而導致的消費文化或是消費主義,不知不覺中儼然形成一種「宗教」。同樣有被膜拜的對象,同樣有吸引人心的傳教方式,可謂現在社會中人數最多,宣教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仍持續擴展當中。或許可稱之為「拜物教」。


這樣的文化不只影響社會上的各個階層,也慢慢侵蝕教會的組成份子。曾經聽一位牧師講道,他說到:「順服上帝就像孩子聽父母的話,就會得到獎賞」。整篇講道不斷灌輸會友這樣的觀念。聚會結束後,請教這位牧師的講道內容,好像太著重信上帝同等於成功的祝福,竟得到牧師的回答是:「這些是會友愛聽且聽的進去的」。這個對話似乎浮現目前教會的危機,教會的主日講道演變成提供會友喜愛或是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專注於真理的教訓,將福音變成廉價的商品。這位牧師的回答,正好提供了一個思考點,當基督教面對現代社會的「適切」性時,正好將福音表達為更吸引人,且值得追求的商品。
在駱穎佳所著「後現代拜物教」,探討消費文化的現象與批判反省。書中談到我們生活的空間、影像,甚至時間都充斥著拜物文化,商品的存在壽命減少以吸引人群對物品的慾望、我們的食衣住行都在資本家的商品物欲控制之下。將之形容為「拜物教」乃因為人對於物品或是消費已經不是因為需要而有的行為,消費的背後是虛榮心、追求時尚、肯定自己、階級象徵、甚至為消費而消費。以往因功能而存在的商品,已經失去了原有功能主意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對消費者慾望的控制。


例如手機最重要的功能是接聽方便,但現在手機存在市場上的壽命已經不到一年,更多額外的附加功能來滿足消費者的物慾。某某住宅的深情廣告打動幸福的追求,卻對於龐大經濟壓力的後果隻字未提。這些都是拜物教所呈現的問題,每天所閱讀的報紙或是電視上的廣告,透過影像的刺激,讓人的思考方式逐漸成為平面的向度,短暫的影像刺激取代了我們生活中真實的體驗,人們長期在影像文化刺激下,逐漸失去用言語才能賦予的思考評斷。這些消費文化的產物,從生活的四面八方侵蝕人的思考與慾望。人們對於購物的需要與信仰宗教無異,購物成了每週的崇拜,大型的購物商城成了消費主義的殿堂,而商品卻擁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


西方哲人笛卡兒發展出「我思故我在」的存在主義思想,然而消費文化卻可以解讀為「我消費故我在」。消費文化的最重要之一就是透過消費或是對物欲的滿足,給予消費者自身價值的肯定與存在。除了消費的喜悅外,世上還有什麼更直接和具體的快樂呢?我們所看見的消費主義容許消費者對於自身有自我創造和自我肯定的自主權。從消費主義的拜物教演身對於自我的概念尋找,是這一宗教信奉者在購買的背後隱含的重大思考,透過消費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思考面向與動機。一個女人需要瘦身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與他人無異、一個男士要在健身房裡來證明自己也同樣擁有傲人的體魄。


消費主義的自我價值代表了各個階層對於消費的動機與慾望是如何產生,也說明了現在社會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下的社會現象。以我消費故我在來形容後現代人更是恰當不過了,似乎無須任何深層的身份,以消費來肯定自己,並認同短暫的感覺和文化潮流。然而,這些東西的變化卻讓人無法應對,因此,後現代消費者的身份是淺薄、不長久且十分矛盾,如同電視螢光幕上應接不暇的節目,快速交替著。當消費活動絡繹不絕時、才能感受到自我最有價值的存在,生命是豐盛且愉悅的。但當消費活動停止時,不安與空虛是他們唯一的感受。


後現代的消費主義也一步步侵蝕教會的內部,有可能教會組成的份子正是這拜物教的信徒,也有可能是教會的執行者採用了消費主義的方法與觀念,不是問可以為教會作什麼,而是問教會是否可以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上教會或是聚會開始用「feel」來決定,依感覺來主導自我,當教會的成員用這樣的方式進入教會,在缺乏信守承諾意志的他們身上,很難看到願意長期委身的事奉。用心還是用錢,成了教會最大的危機。


作為一個基督徒如何回應這樣的社會現象?啟蒙時代用笛卡兒式的思考肯定自我的價值,後現代人藉由消費來證明自我的存在。但基督徒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在這社會上立足或是對自我概念的認識?上帝說:「我們要照著自己的形像,自己的樣式造人」。創造的背後給予我們身為受造物的肯定。「我被命令,故我存在」。這是基督信仰最有力的陳述,基督徒受呼召,同時對上帝的呼召做出回應,因而得到生命的意義。這是身為基督徒的自我價值。但老實說,有時自己也可能在物慾的控制下。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