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誠心推薦兩本好書 《耶路撒冷三千年》和《基督教的故事》/鄭仰恩

《耶路撒冷三千年》
這一個多月來,在台灣的書店裡可以看到兩本介紹當代世界宗教的好書。第一本是由既博學又睿智的猶太歷史學者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所撰寫的《耶路撒冷三千年》。該書試圖跳脫過去從政治、宗教、族群角度出發的「獨佔性思維」,以最廣義、追求事實的角度來陳述三千年來發生在這座曾經是「世界之中心」的城市,也是源自亞伯拉罕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聖地的故事。

蒙提費歐里試圖以最貼近大多數人民生活的角度切入,包括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以及創造耶路撒冷之家族的故事來呈現這座城市的歷史。作者依著猶太教(含耶穌運動)、羅馬異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運動、瑪木魯克王朝、鄂圖曼帝國、近代的帝國、錫安主義的時間順序,以敘述性(descriptive)的手法,帶著連續性和包容性的語境,希望帶給讀者一個全面觀照、不失偏頗的歷史敘事。

本書獲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及國務卿季辛吉的高度讚揚,獲《經濟學人》選為「年度最佳圖書」,華盛頓郵報稱讚作者「是善於講述奇聞軼事的大師......筆調冷靜而公允」。另一份科克斯評論則指出:「作者筆下的耶路撒冷是歷史上最野蠻暴力的場域,也是人類世界的縮影......耶路撒冷的故事極其繁複,蒙提費歐里努力做到讓所有的陳述清晰且具說服力」。陳南州牧師讀後如此感嘆:「耶路撒冷的興衰反映出苦難人民令人心疼的歷史」。

我認為,藉助耶路撒冷這個既迷人卻又充滿苦難的城市,這本書有血有肉地呈現出宗教、族群、文化、人民、生活交織的「深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好書,錯過可惜!

《基督教的故事》
另外,由東正教神學家哈特(David Bentley Hart)教授所規劃、撰寫的這本圖文並茂的《基督教的故事》讓我讀後深感驚喜。表面看來,這本書試圖以五十個精簡的故事來涵蓋整個兩千年的基督教歷史與傳統,似乎不太可能。然而,哈特教授以他淵博的學識為基礎,非常有智慧地選擇了最具代表性且最能展示不同時代中多元傳統面貌的精彩故事,加上歷史年表、重要引文、以及讓人印象深刻的彩色圖像,讓這本功力深厚的精撰書寫本確實達到充分介紹基督教傳統並展現其豐富性的目的。讀完全書,我們好像進入一座小型的基督教歷史博覽館,隨著作者哈特遨遊五十個櫥窗,不知不覺中已經探索且漸次理解基督教在兩千年中所經歷的豐富且奇特的故事。

透過《基督教的故事》,我們的閱讀與瀏覽從猶太人和歷史耶穌的運動、初代基督教所面對的迫害和殉道文化、君士坦丁及基督教王國的興起、東西方基督教的多元發展、中世紀的政教衝突、十六到十七世紀的歐洲宗教戰爭,一直延續到當代科學及世俗主義的挑戰,從非洲及亞洲的古老基督教團體延伸到現今中國的「家庭教會」,更觸及不同時代、不同形式的宣教運動。事實上,全書內容涵蓋了東正教、羅馬天主教、聖公會、路德會、長老會、重洗派(小派)、福音派、埃及教會、敘利亞教會、衣索匹亞及亞美尼亞正教會,以及印度教會等不同傳統,細心的讀者很快就會發覺作者對「非西方基督教」的平衡報導和細緻描繪。整體而言,聚焦著眼於歷史中的關鍵性「時刻」,哈特的精彩撰述兼顧了基督教歷史的豐富多元及另類發展。

本書作者哈特是當代非常出色的東正教歷史學者,先後在美國的維吉尼亞大學、聖多馬大學、杜克大學及羅耀拉學院教書,他的學術觀點開放、客觀,同時反映了傳統東正教以及當代西方的大公神學傳統,他的歷史論述承襲當代大師如布朗(Peter Brown)、帕里坎(Jaroslav Pelikan)、麥基恩(Bernard McGinn)、梅岩多夫(John Meyendorff)等,往往在舊思維中展現新意,重視傳統但不落入傳統主義。他的思路明晰,引用資料力求公平周延,且總是以「描述性」(descriptive)而非「指導性」(prescriptive)的語法來進行敘事,令人激賞。我特別要指出的是哈特那精確、睿智且往往一針見血的用語和評論,總是會讓人茅塞頓開、大開眼界,我建議有心的讀者可以細細品味。

誠心推薦這兩本好書,邀請有心的讀者和哈特、蒙提費歐里一起遨遊探索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世界,擴展我們的心靈視野,也重新形塑我們的世界觀!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