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與台灣史學之學習心得/東門學苑學員洪長岸

從台灣史了解澎湖對台灣歷史的關聯性與關鍵性。「你是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連橫的父親如是的向他提示,這句話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亦是深記於心。而我這澎湖人更鮮少知澎湖事,概生長於二戰結束以後,國民黨所給的史地課內容很少含台澎,有者亦不全然以實相告,淡化這個區塊,我也就沒能有興趣去研究了解。尤其是澎湖在我們長長16、17年的正規教育裡,似乎從未被立為一個正題來寫。

此次東門教會開了杜老師的這門「台灣史與台灣史學」才讓我能看到較多的文獻對澎湖台灣的記述。杜老師更讓我們正確的了解史學式的觀點來了解這段歷史。提供的片片文獻對台灣劃入滿清版圖的過程及與澎湖扮演的角色與過程多此記載。而立書者皆身歷其境,陳述中肯。

馮秉正(1669-1748)在與致P.de Colonia書中提及澎湖。正確的記錄於1714年4月3日奉皇命(康熙53年)由三位外籍傳教士,四位滿官率15艘船自廈門出發經金門料羅到澎湖,去台灣Formosa做地理考察。10日晚上在sisse-yu西嶼拋錨寫下澎湖群島是36個島嶼集合而成的,島上荒無人煙。只有中國戍兵駐紮,但有一文官在管台灣與中國之間往的商船,...因為澎湖群島都是山巖或砂土,所以一切生活必須品甚至木炭都要從廈門或台灣運來。我們只看見一株樹(可能是大榕樹)在那裡點綴著,此外荊棘也沒有,小樹也沒有。港口很好,可做為任何暴風雨的避難所,海底是沙,沒有礁石,毫無危險。當荷蘭人統治台灣港口時,他們在澎湖大島的口子上建造彷彿砲台上的東西,保護進口,今天只留下的一名稱Hong Mao Tchai紅毛寨(城)...,他們花了四天的時間可以詳查紀錄當時的澎湖境地,看了有如時光倒流身歷其境。

台灣能入記中國的歷史無不與澎湖有此連結的關係。14世紀元朝的汪大瀟「島夷志略」稱「自澎湖望之甚近的琉球應是台灣無疑,男子婦人拳髮以花布韋衫煮海水為鹽...」


1603年福建水師沈有容將軍在澎湖退荷人艦隊並追擊到台灣,有陳矛之特立異行之士隨君踏上蠻荒,停泊於安平而與平埔族有所接觸,陳矛乃有膽識之文人是經學家,詩、文有研究,亦是旅行家,返回後寫下「東番記」是台灣原住民最早的調查紀錄,對西拉雅平埔族的社會、組織、風俗習慣、生計資源以及海外貿易也都有扼要敘述,也是17世紀30年代前中國人對台灣之了解或記載都以陳矛的「東番記」為藍本。

17世紀是台灣社會構成起了轉變。1624年荷人入據,將原始社會的台灣拉入世界貿易體系,台灣變成東亞的轉口站,在台灣建立殖民政權,從以南島語族為主體的社會變成以中國漢人為主,人口結構之轉變進而社會之漢化。


1661-62年建立明鄭政權成為一個獨立的海上王國,實質的改變了台灣的社會組織。


1683年鄭氏藍部降將,福建水師提督施琅認為澎湖乃台灣之門戶,澎湖破則台灣必不支,親率水軍300餘船由銅山進發,入八罩(今之望安島)直抵澎湖,與鎮守澎湖之明鄭守將劉國軒二萬精銳、200餘船艦隊,戰於風櫃(今之馬公風櫃里)牛心灣(西嶼之牛心灣)之間的海域。自六月十六日至六月十八日,幾經接戰未有進展,推進至虎井。十九日施琅親駕小舟潛偵亂之形勢動靜,於二十二日佈陣以逾百五十舟為前進主攻,又以各五十舟在東畔蒔內(今蒔裡)以截斷其歸路,並從西畔牛心灣、內外塹(內垵、外垵)為疑兵牽制。南風起兮雷聲大作,水火交攻、煙霧迷天,自早上10時左右激戰數小時至晚6、7點,劉軒國節節敗退至吼門附近(今之跨海大橋西嶼端)急跳小舟從吼門而出。施琅收鄭之降兵、降將,駐師澎湖士卒數萬,鄭克塽遂於7月27日差馮錫珪、陳夢齋獻延平王金印求降,此乃吼門大戰之盛況。海上600餘艘戰艦,五、六萬精兵交攻於海陸,對澎湖那幾塊小島乃空前絕後的大對戰也。林謙光所寫「台灣賦」中有「游泳虎井之灣,爃洄牛心之浒,望內塹而揚舲,指西嶼而繫組,既憩足於澎湖,復放櫂於深渚」即寫施琅與澎湖。  


施琅並於1684年上書康熙,闡釋台灣之戰略價值,並強調納入清版圖,遂於1684年5月27日(康熙33年4月14日)批准設立台灣府作為福建省的一部分,並常駐正規軍守備台、澎。直至1895年請於甲午之戰後將台、澎割給日本至1945年二戰結束後,日本放棄台、澎交給太平洋戰後由中國代表受降,至今日由中華民國統治。

東門教會,東門學苑,2012年秋季班開此台灣史與台灣史學,由杜正勝部長親授其以史學家的研究精神,讓我們了解如何學習史學,學習心態,及史料的蒐閱,選擇正確而有同心因歷史架構的新史觀來剖解台灣史,而能從「本土」「中國化」至「世界觀」的寬廣角度與心態做研究學習。


本人係澎湖子弟,在台灣成長,少時無所學對台澎歷史完全厥如,此課程內凡有涉澎湖的重要歷史,均如獲至寶,特此對東門學苑,杜正勝教授致敬!致謝!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