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通谷俄努」(Patonguonu)-建立在台灣歷史經驗上的神學反思1/林昌華

「巴通谷俄努」(布農族稱為「通谷沙飛」(Tongku-Saveq)是台灣原住民稱呼這座台灣最高山峰「玉山」的傳統名稱。這座山和鄒族以及布農族的歷史經驗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千百年來環繞在這座山脈週邊的族群,也各以自己的名字來稱呼台灣的最高峰,許多的神話與傳統都和這座山峰連結,而成為族群身份認同重要的記號。 1857年,美國船艦上的官員從安平港外遠眺高聳的「巴通谷俄努」,由於尚未有任何地圖標記這座山名,因此決定將它命名為「摩里遜山」(Mt. Morrison),用以紀念首位前往中國傳道的宣教師。從那個時候開始,西方出版的東亞地圖裡,台灣的最高峰就稱為「摩里遜山」。數年之後,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師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在拜訪「邵族」水社所在地的大湖之後,決定將大湖取名為「甘治士湖」(Lake Candidius),用以紀念17世紀首位來台的「荷蘭改革宗教會」宣教師。自此台灣的最高峰和最大湖泊,就從本土的名稱變成外來的名字。「摩里遜山」這個名稱使用至1900年,統治台灣已經5年的日本殖民政府決定將這座山改名為「新高山」,用以標示這是日本國的新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民黨政府佔領台灣,為了宣示主權再度將這座山改名為「玉山」,並且在峰頂放上一個3公尺的于右任雕像;「巴通谷俄努山」數度更名的歷史經驗,像極了一段段主權更迭,台灣住民卻總是被統治者的台灣歷史;進一步思考台灣教會的神學反省,不幸的卻也有「異曲同工」的經驗。

如果問,什麼是屬於台灣的神學?答案可能會是「呣願的神學」、「鄉土神學」、或是「本土神學」。但是進一步詢問,在這個神學名稱之下的「聖經神學」、「系統神學」、「歷史神學」或是「實踐神學」是什麼?這個神學的方法是什麼?可能得到的答案是「解放神學」、或「民眾神學」的方法;或是「翻譯西方重要思想家的著作」、「以本土的角度研究西方的著作」等不同的答案。但是除了象徵性的宣示以外,有多少所謂「本土神學」的構成要素是來自這塊土地?

1872年9月27日,馬偕和學生前往雞籠的「社寮島」(就是現在的和平島)上傳福音,約有50名的平埔族人住在當地。除了拜訪荷蘭城堡和「蕃字洞」等古蹟之外,馬偕也對當地的群眾宣講福音信息。當天的日記紀錄,群眾當中有平埔族人告訴馬偕,他所說的神就是他們祖先所崇拜的上帝。這件事情讓馬偕相當的驚訝,因此紀錄在他的日記當中。事實上,這些平埔原住民的「祖先」應該是17世紀住在北台灣的巴賽族人,他們曾經接受西班牙的天主教會(1626-1642年),以及後來荷蘭改革宗教會(1642-1661年)所傳揚福音的洗禮。

在更早的7年之前(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師在府城的傳福音事工受到阻擋,因此宣教團隊退往當時的條約港埠打狗,沒有想到在因緣際會之下,馬雅各醫生和英國領事必麒麟受邀前往山間的西拉雅部落。而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當地的原住民不僅稱呼這些外國人為「親戚」,也接納他們所傳的福音,這個成功的經驗奠定了英國長老教會在南部教會發展的重要的里程碑,也標記了英國長老教會後來順利發展的基石。後來甘為霖牧師仔細研究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的傳教歷史後發現,1865年西拉雅人快速的接納基督教信仰,不完全是因為馬雅各醫生的高明醫術;而是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深植在西拉雅原住民的歷史記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後來出版了「台灣佈教之成功」(An account of the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用以紀念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重要的傳教成果。

不管是雞籠平埔族的故事或是南部西拉雅族的經驗,都顯示一件事實,那就是基督教信仰在台灣的傳佈,已有將近400年的時間縱深。這個漫漫深長的歷史經驗和後來的紀錄所蓄積的信仰深度,足以建構出屬於台灣人自己的神學反省;因為先人的信仰經驗,是基督教信仰和台灣本地族群、文化互動之後所產生的結果。而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所爆出的火花,產生出聖經詮釋、神學的思考、教會的發展經驗,都是建構台灣神學的素材。而當中值得關注的幾個主題,例如台灣的系統神學(17世紀荷蘭宣教師所編撰的教理問答、19世紀李春生長老浩瀚繁迭的信仰反省、1970年代的鄉土神學、長老教會總會先後發表的3個聲明以及〈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宣教學、甚至是實踐神學,都可以從歷史文獻當中找到足夠的養分。

探討這些歷史過程的目的,在於以現今台灣教會的處境,與過去400年來的歷史經驗進行反省和對話,在不斷反思和對話的過程當中,屬於台灣人歷史經驗的神學就能逐漸成形;而只有建構在自己土地經驗上的神學思想,才有足夠的深度和厚度,進一步與同樣奠基於他們地域與歷史經驗的歐美、非洲或亞洲各地的神學反省進行思想性的對話。換句話說,台灣教會將近400年的歷史所累積的信仰經驗,有足夠的素材提供台灣教會進行研究,並藉此發展出屬於台灣人民的神學思想。而神學的內涵包括:聖經神學、系統神學、歷史神學、和實踐神學。而這套神學系統並非外來、移植的思想系統,而是完全屬於台灣經驗的神學反省。(待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