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求?/許大雄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13-01-27 00:24
研究所畢業時,都二十八歲了還長得一副少不經事的Baby Face,所以同學看到我的畢業照,最直接的評語是比高中照還幼齒。我很無言,是啊,除了無言還能幹啥呢? 這可是神與父母給的臉,我又能做什麼呢?
問題在,我進了一家集團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我大多時幫老闆提皮包當個跟班,偶而幫贊一二。老闆勇於任事、勤奮無比,自然忙碌異常。他每天就像杆轆一樣團團轉,我也跟著像小蜜蜂一樣的嗡嗡亂飛。我依稀記得曾在三個月內接連午晚宴會,體重竟激增近五公斤,真是驚悚之至!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老闆是當時該產業工會理事長,所宴請或被邀宴對象都是當時政商學高層的"老人家"(至少當時看來),我這Baby face實在太"靚"了! 我一直想讓自己的外表在這圈子不要顯得太突兀,所以出國時還買了兩副平光金框眼鏡,就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成熟穩重。
雖是第二代基督徒,但當時的我還是不可知論者,當然不會想要祈禱。未幾,聖靈帶著我重新進入教會,在台北東門落腳。忙亂不堪的心在神的保守下得以稍歇,有一天,突然想到為何不試著(必須承認當時信心很小很小)跟神求。
求什麼?
我是個極重邏輯更是個思考導向的人,做什麼事都會詳細評估利弊得失。但很奇怪,一有此念頭,我便拋下"龜毛"的習性,當下就向神求:「主啊!若您真是永存的創造者,求您讓我看起來老一點!」
有趣的是,當我做了這個禱告,大概覺得有些荒謬,沒多久就把這祈求給遺忘在公私兩忙之間,不再時時惦記了!然而,我們奇妙又充滿大能的神卻用妙手悄悄做了一些改變...。
夢想成真
不過幾年,有一回去幼稚園接寶貝女兒時,老師牽著她在遠處看到我,就對她說:「快看,阿公來接妳了耶!」女兒愣了一下就認真的跟老師說:「這是我把拔,不是阿公!」可想而知,老師大概窘得快鑽地洞了!
夢想vs.噩夢
當女兒奇怪的訴說老師如何將把拔當阿公看時,把拔的心思卻飛到九霄雲外,跟那個並不久遠的祈求連上線。至此,把拔方始驚覺神以一種極其精準的方式回應了一個小信人的禱告。
之後就是一連串被當成母親的先生、妻子的父親或孩子的阿公的身分混淆無奈期。在捷運或公車開始有人讓坐,我也逐漸適應把博愛座當正常座,否則被讓座又推拖拉不坐對雙方都有點小尷尬。
世俗的想法
十多年前,「秘密」這本書尚未出版,但類似內容卻早已小規模地流傳。當時看了幾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書,所以對新世紀運動也不算陌生。對於換個名稱的所謂「吸引力法則」── 我們生命中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被我們自己心中的「思想」所吸引而來的、思想決定現實、...等講法充滿疑惑。更不用提某些操作方式,如:「觀想」、「圖像化請求」、「假裝成就」、「自願給予」、「想像完美的念頭」、...等等。
我開始反思之前的祈求與這種理念有何差異?祈禱的意義何在,若有,又如何求?
信仰的崇高性
小時候看「阿拉丁神燈」,就會思考若只有三個願望,如何求到最大效用。那個小腦袋極為認真的思索,彷彿神燈真有蹦的一聲在眼前出現的一天。當時的想法是,只要一個「心想事成」就能涵蓋幾乎所有慾望。然而,長大後,才發現事情哪那麼簡單。真實的世界複雜無比,各個看似獨立的事件卻又息息相關。若真能心想事成,恐怕世界會馬上亂了套、變了樣。一個能讓人「心想事成」的神祉,只是滿足人類那無窮且大多醜陋欲望的工具,將失去信仰的崇高性!
祈禱的意義若只是跟神求,來滿足自身的慾望,那我們的神跟阿拉丁神燈沒什麼兩樣,跟其他信仰的神祉更無二致。甚至,以人的觀點看,我們的神有時表現的更糟,因為神回應的方式與時間常不如人意(看看我的例子)。雖然,依我事後的體驗,證明這是最適合我的安排。但在當下,以人有限的視野與經驗,肯定充滿疑惑或負面情緒。
真無所求?
我的觀察是,信仰的崇高性終究是建立在軟弱的個體上。每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日復一日、層出不窮的期待與需求。只是,世事多變,人生行旅更是坎坷難料,要不身心欠安、經濟困窘、妻離子散,要不有錢卻孤獨或早逝、...等,不一而足。人們所求,總不外如我一般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比如:太「靚」就求老、太老就求青春、有病求無病、無病求勇健、無錢求有錢、有錢求鉅富、...等;最好五子登科、六畜興旺、國泰民安。能不忮不求,安貧樂道者,還真罕見的很。
我求學時,只想拿到文憑,進入社會快快賺錢。進了公司,就想著努力工作,為能得到有形與無形報償。婚前,就想找到溫柔賢淑、秀外慧中的對象。婚後,雙方忙著磨合,又忙著養兒育女,只求孩子品學兼優,能快樂成長。孩子大了,就為他們的婚姻對象求,盼望能起造一個健全的基督化家庭。更夢想陪著他們走進禮堂,在神的面前立下誓約。這一切,不只求,求得還真多!
成聖之路
人的軟弱與艱鉅環境,恰是人尋求信仰慰藉與倚靠之處。只是,基督信仰不是人尋神,而是神尋人。一旦被揀選,神要我們不斷精進:「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第六章31~34節)
我說這,是因為省思到信仰若只停留在吃、喝、玩、樂、健康、子女、金錢、...等日常欲求的滿足,靈性上,便與「吃奶的嬰孩」(希伯來書第五章13節:「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無異。還好,有一天聖靈光照,讓我體會到神在這事(求老)上的緣由時,我不禁高喊哈利路亞,感謝讚美主!我的領受是,禱告不是妄求、亂求,而是要建立與祂更親密的關係,用誠實的心靈向神敞開,更加虛己順服的跟隨祂的帶領,並欣然接受祂對我們生命的種種安排。
這是一條至死方休、不斷成長的成聖之路。一路上,我們不斷蛻變或進化,依靠主經歷每一個障礙、試煉與苦難。我們逐漸貼近基督之心,在仰望主耶穌身上的釘痕與鞭傷時,更加柔軟、傷痛與感恩。
也慢慢能體會使徒保羅寫這段話背後所經歷的風暴與扶持:「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第四章11~13節)
祈禱的目的
就基督徒而言,祈禱或是生命目標就是「榮神益人」。傳福音只是過程,而不是目的。我們藉著服事人,以基督的心為心,來榮耀神的名。而榮耀神的方式,就是使別人能從我們的作為看見神奇妙的作為。
真實的體驗
當聖靈動工,讓我這驕傲愚頑、罪孽深重的罪人,終於體會到一種長闊高深到無止盡的愛,可以愛人愛到為他死,來替贖拯救我這不配的人時,我靈裡的心門開始打開。最明顯的例子是,以前造章行事、行禮如儀,甚至感覺有點沉悶的聖餐,突然變得生動豐富且意義非凡。
此後,每當領聖餐,定會思及十字架上遍布鞭傷、滿身鮮血、痛苦不堪的主耶穌,這樣的情景,總讓眼淚不自禁的奔流而出。有時,光想到神是為我這不配的人而死時,甚至會哭得像小孩一般的無助卻又充滿喜樂與盼望。無助來自於對罪的無能為力,喜樂來自於平白被揀選、赦免與拯救的雀躍,盼望則來自於終將與神同在的確信!
何所求?
是啊!當我已擁有並真實體驗來自神的這份愛,人生夫復何求?
問題在,我進了一家集團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我大多時幫老闆提皮包當個跟班,偶而幫贊一二。老闆勇於任事、勤奮無比,自然忙碌異常。他每天就像杆轆一樣團團轉,我也跟著像小蜜蜂一樣的嗡嗡亂飛。我依稀記得曾在三個月內接連午晚宴會,體重竟激增近五公斤,真是驚悚之至!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老闆是當時該產業工會理事長,所宴請或被邀宴對象都是當時政商學高層的"老人家"(至少當時看來),我這Baby face實在太"靚"了! 我一直想讓自己的外表在這圈子不要顯得太突兀,所以出國時還買了兩副平光金框眼鏡,就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成熟穩重。
雖是第二代基督徒,但當時的我還是不可知論者,當然不會想要祈禱。未幾,聖靈帶著我重新進入教會,在台北東門落腳。忙亂不堪的心在神的保守下得以稍歇,有一天,突然想到為何不試著(必須承認當時信心很小很小)跟神求。
求什麼?
我是個極重邏輯更是個思考導向的人,做什麼事都會詳細評估利弊得失。但很奇怪,一有此念頭,我便拋下"龜毛"的習性,當下就向神求:「主啊!若您真是永存的創造者,求您讓我看起來老一點!」
有趣的是,當我做了這個禱告,大概覺得有些荒謬,沒多久就把這祈求給遺忘在公私兩忙之間,不再時時惦記了!然而,我們奇妙又充滿大能的神卻用妙手悄悄做了一些改變...。
夢想成真
不過幾年,有一回去幼稚園接寶貝女兒時,老師牽著她在遠處看到我,就對她說:「快看,阿公來接妳了耶!」女兒愣了一下就認真的跟老師說:「這是我把拔,不是阿公!」可想而知,老師大概窘得快鑽地洞了!
夢想vs.噩夢
當女兒奇怪的訴說老師如何將把拔當阿公看時,把拔的心思卻飛到九霄雲外,跟那個並不久遠的祈求連上線。至此,把拔方始驚覺神以一種極其精準的方式回應了一個小信人的禱告。
之後就是一連串被當成母親的先生、妻子的父親或孩子的阿公的身分混淆無奈期。在捷運或公車開始有人讓坐,我也逐漸適應把博愛座當正常座,否則被讓座又推拖拉不坐對雙方都有點小尷尬。
世俗的想法
十多年前,「秘密」這本書尚未出版,但類似內容卻早已小規模地流傳。當時看了幾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書,所以對新世紀運動也不算陌生。對於換個名稱的所謂「吸引力法則」── 我們生命中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被我們自己心中的「思想」所吸引而來的、思想決定現實、...等講法充滿疑惑。更不用提某些操作方式,如:「觀想」、「圖像化請求」、「假裝成就」、「自願給予」、「想像完美的念頭」、...等等。
我開始反思之前的祈求與這種理念有何差異?祈禱的意義何在,若有,又如何求?
信仰的崇高性
小時候看「阿拉丁神燈」,就會思考若只有三個願望,如何求到最大效用。那個小腦袋極為認真的思索,彷彿神燈真有蹦的一聲在眼前出現的一天。當時的想法是,只要一個「心想事成」就能涵蓋幾乎所有慾望。然而,長大後,才發現事情哪那麼簡單。真實的世界複雜無比,各個看似獨立的事件卻又息息相關。若真能心想事成,恐怕世界會馬上亂了套、變了樣。一個能讓人「心想事成」的神祉,只是滿足人類那無窮且大多醜陋欲望的工具,將失去信仰的崇高性!
祈禱的意義若只是跟神求,來滿足自身的慾望,那我們的神跟阿拉丁神燈沒什麼兩樣,跟其他信仰的神祉更無二致。甚至,以人的觀點看,我們的神有時表現的更糟,因為神回應的方式與時間常不如人意(看看我的例子)。雖然,依我事後的體驗,證明這是最適合我的安排。但在當下,以人有限的視野與經驗,肯定充滿疑惑或負面情緒。
真無所求?
我的觀察是,信仰的崇高性終究是建立在軟弱的個體上。每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日復一日、層出不窮的期待與需求。只是,世事多變,人生行旅更是坎坷難料,要不身心欠安、經濟困窘、妻離子散,要不有錢卻孤獨或早逝、...等,不一而足。人們所求,總不外如我一般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比如:太「靚」就求老、太老就求青春、有病求無病、無病求勇健、無錢求有錢、有錢求鉅富、...等;最好五子登科、六畜興旺、國泰民安。能不忮不求,安貧樂道者,還真罕見的很。
我求學時,只想拿到文憑,進入社會快快賺錢。進了公司,就想著努力工作,為能得到有形與無形報償。婚前,就想找到溫柔賢淑、秀外慧中的對象。婚後,雙方忙著磨合,又忙著養兒育女,只求孩子品學兼優,能快樂成長。孩子大了,就為他們的婚姻對象求,盼望能起造一個健全的基督化家庭。更夢想陪著他們走進禮堂,在神的面前立下誓約。這一切,不只求,求得還真多!
成聖之路
人的軟弱與艱鉅環境,恰是人尋求信仰慰藉與倚靠之處。只是,基督信仰不是人尋神,而是神尋人。一旦被揀選,神要我們不斷精進:「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第六章31~34節)
我說這,是因為省思到信仰若只停留在吃、喝、玩、樂、健康、子女、金錢、...等日常欲求的滿足,靈性上,便與「吃奶的嬰孩」(希伯來書第五章13節:「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無異。還好,有一天聖靈光照,讓我體會到神在這事(求老)上的緣由時,我不禁高喊哈利路亞,感謝讚美主!我的領受是,禱告不是妄求、亂求,而是要建立與祂更親密的關係,用誠實的心靈向神敞開,更加虛己順服的跟隨祂的帶領,並欣然接受祂對我們生命的種種安排。
這是一條至死方休、不斷成長的成聖之路。一路上,我們不斷蛻變或進化,依靠主經歷每一個障礙、試煉與苦難。我們逐漸貼近基督之心,在仰望主耶穌身上的釘痕與鞭傷時,更加柔軟、傷痛與感恩。
也慢慢能體會使徒保羅寫這段話背後所經歷的風暴與扶持:「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第四章11~13節)
祈禱的目的
就基督徒而言,祈禱或是生命目標就是「榮神益人」。傳福音只是過程,而不是目的。我們藉著服事人,以基督的心為心,來榮耀神的名。而榮耀神的方式,就是使別人能從我們的作為看見神奇妙的作為。
真實的體驗
當聖靈動工,讓我這驕傲愚頑、罪孽深重的罪人,終於體會到一種長闊高深到無止盡的愛,可以愛人愛到為他死,來替贖拯救我這不配的人時,我靈裡的心門開始打開。最明顯的例子是,以前造章行事、行禮如儀,甚至感覺有點沉悶的聖餐,突然變得生動豐富且意義非凡。
此後,每當領聖餐,定會思及十字架上遍布鞭傷、滿身鮮血、痛苦不堪的主耶穌,這樣的情景,總讓眼淚不自禁的奔流而出。有時,光想到神是為我這不配的人而死時,甚至會哭得像小孩一般的無助卻又充滿喜樂與盼望。無助來自於對罪的無能為力,喜樂來自於平白被揀選、赦免與拯救的雀躍,盼望則來自於終將與神同在的確信!
何所求?
是啊!當我已擁有並真實體驗來自神的這份愛,人生夫復何求?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