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我們的差異/Mingku陳彥龍傳道

如果我是同志,大家會怎麼看待我呢?

「面對我們的差異」這是一本在探討同志議題的書,為什麼我要說說這個議題呢?正確的說,為什麼要談談這樣的生命呢?因為在我們中間,無論你知道或不知道,一定有同志的朋友,我有時候覺得,一般的同志真的比較快樂,而在教會傳統長大或是認識上帝的同志比較不快樂,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認識上帝,而是因為從過去到現在,教會傳統所帶來的歧視與排他性,讓同志不能以真正的身分在教會聚會,儘管從醫學、從心理學、從社會學,都已經除罪了、除汙名了,但教界的「政治正確」,依然先判定了同志的罪。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同志」跟「基督徒」不能是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


這禮拜參加了台灣神學院舉辦的「基督教對同性戀的態度與觀點」的講座,在這次講座中,有從聖經詮釋、倫理學以及牧養與關顧的面向來探討,當然反對的論述跟支持的看法都有,比較特別的是在最後一天,有請到五位同志基督徒來分享他們的生命見證,他們中間有教會的同工、有一位是神學生,還有即將到海外宣教的宣教士。這次的研討會讓我對如何面對同志生命有了更進一步的學習,尤其在支持方的論述中,真的是學習了比較新,而且很有深度的角度,但相對於反對者,或許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本來就不需要支持,所以就讓人感覺沒有甚麼特別可以打動人心的論述,反而在有些數據或是例子的引用上,讓人啼笑皆非,模糊了焦點。如果我沒有任何預先的立場而去參加講座,我相信在聽完後,就會傾向支持的一方。


對不起,我寫這篇文章沒有造成對立的意思,我相信每個人對同志都有自己的基本立場,不管是反對或是支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定見,但我深深覺得不管我們自己的立場為何,我們都同樣是「人」,沒有人有權可以去判定另外一個人是不是有罪,那不是我們身為人的權柄,那是上帝的,作為人,不是要把自己當成是上帝一樣,去宰制另外一個人應當怎麼生活,或是定他人的罪,人要緊的是體現耶穌基督的榜樣,我們都知道耶穌曾經面對了那位行淫被抓的婦女,雖然這故事的前提是這些法律教師要抓住耶穌的把柄,但我們可以看見耶穌是怎麼回應這樣的行動,「誰沒有罪,就可以先拿石頭丟她」,或是我們也知道耶穌在井邊跟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耶穌在這兩個例子裡面,所展現的是寬容,而不是定罪,但這樣的寬容是要讓當事人去面對跟上帝的關係,很可惜的是,現在的反同志都已經先採取了定罪的立場了,因為他們宣稱,同志就是要先悔改是同志的罪。

性傾向跟性行為是同一件事情嗎?當我們在談異性戀的時候,並不會把異性戀的性行為放置進來,那為什麼就是有人會把同志跟同性性行為給綁在一起呢?在這樣完全不對等的平台上,要怎麼去探討這樣的問題呢?如果我們看待異性戀者是一個生命體,為什麼同志就不能也被看成是一個完整而特別的生命呢?我們都看過「你很特別」的繪本,也都知道繪本那些貼人標籤的不對,也知道要去認識自己就上帝獨特的創造,可是為什麼當我們遇到同志的生命的時候,就不是以這樣的標準或原則去看待呢?


在我身邊有同志的朋友,也曾帶過同志的學生,對我而言,這樣的身分並不會影響我怎麼跟他們相處,我們一起吃飯、分享信仰、出遊,都有很好的連結,當然,在信仰上的支持,我會告訴他們或是學生,務要認真地追求上帝,上帝對愛的吩咐都是一樣的,愛上帝、愛人、愛自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建立在愛的連結上,彼此委身、專注,這些原則都是一樣的,因為我相信上帝愛人的心,並不會因為性別或是取向而有所不同。


其中有一位朋友,他說他從小就被男性吸引,等到他到了大學的時候,他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同性戀,從小在教會長大,進了大學也開始團契的生活,他說:別人走在路上都會注意一下哪個女生比較漂亮,可是我都在注意男生。他告訴我,他一樣在教會服事,一樣很認真地去認識上帝,他相信上帝愛他,不會因為他是不是同志,而是單單因為他是上帝的寶貝。我就問他,那家裡的人知道嗎?他說:知道,所以你出櫃了,應該算是吧,那有發生甚麼大事嗎?他說:沒有,家裡的人其實懷疑很久了,後來他們只說一句話,「無論你是不是同志,都是我們最愛的家人」。其實他在這過程中,也曾經跌倒,也曾經徬徨,也試著改變自己,也曾經尋求過走出埃及協會的幫助,但都沒有用,反而更痛苦,別人都不接納自己,連自己也要討厭跟不接納自己,因為是同志,他更知道要緊緊抓住上帝。


這次研討會聽到五位同志基督徒的生命故事,讓我想到他對我說的這一切,我想,若不是因為上帝,他可能不知道現在還流浪在甚麼地方,就是因為他認真地去面對上帝,我相信每一位是同志又是基督徒的朋友,都很認真地看待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有人選擇改變,有人繼續以同志的身分生活,我相信都是在上帝的愛裡面被更新、被呼召、被塑造。

「面對我們的差異」,不管你的基本立場如何,請以耶穌基督的愛去參與、聆聽他們的故事。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