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份姊妹團契靈修讀書會記實-書名:「曼先生的旅行」

壹、 作者:吉爾‧提伯
繪圖:呂克‧梅朗森
翻譯:劉清彥

導讀:傅鳳枝
 本書的作者與繪圖者分別是加拿大著名童書作家與插畫家。本書讓他們二位並獲2002年加拿大總督文學獎。以死亡為主題的「曼先生的旅行」作者是寫給所有會作夢的大人和小孩看的,他的文字帶給讀者各種生命的感受,讓他們悲傷、歡喜,讓他們相信生命。為本書插畫的呂克‧梅朗森,不僅追隨文字,以詩意般莊嚴柔美的構圖;表達出那看不見的深沉,同時將自己單純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染給讀者,看見困頓生命的前方仍有希望之路無限延展...。

貳、 本文:曼先生的兒子過世後,他放下一切,只帶著兒子的泰迪熊和椅子去旅行。
 曼先生在火車站隨便買了張單程車票,坐在最後一節車廂上面。
 有幾天晚上,如果火車停靠的地方有遊樂場,曼先生就會常常在那裡逗留,用比微風更輕柔的聲音,輕輕哼著搖籃曲。
 他去看馬戲。等表演結束、觀眾帶著歡笑離開後,曼先生就站在環形舞台中央,靜靜看著四週。

 有一天,火車停靠在海邊,曼先生站在風平浪靜的沙灘,凝視著沙雕城堡,看了好久好久。然後,曼先生搭上郵輪橫渡海洋。每天傍晚,他會和旅客在甲板上,看著海平面從天邊漸漸消失。

 曼先生到世界各地旅行,在城市鄉鎮的大街小巷散步閒逛。有些人邀請他到家裡作客,他會待上幾個小時,微笑的和他們談天。

 曼先生在世界的盡頭遇見一個小孩。男孩的眼淚述說著戰爭的無情和失去家人的悲傷。男孩為他殘破的家哭了三天三夜,他唯一能找到的只是個破破爛爛的布娃娃。

 曼先生發現一張小木椅。他修好椅子,送給小男孩。小男孩把自己的椅子放在曼先生的椅子旁邊,他們坐在一起聽鳥兒唱歌,聽風在樹葉間輕聲嘆息。

 曼先生把自己的泰迪熊借給小男孩。男孩一邊輕輕摸著小熊用毛線縫成的鼻子,一邊說布娃娃的故事。
 從那天起,男人和小孩就一起旅行,他們肩並肩坐著。緊緊握著彼此的手。


參、分組延伸討論
1.曼先生為什麼要去旅行?他在旅行中一直在尋找什麼?
2.曼先生在不停轉換的時空中,旅途上的感受,你可以同理他的心情嗎?
3.本書提到方向(火車上坐的方向及馬戲團曲終人散的圓形舞台)方向代表了什麼樣的生命意義?
4. 你容許悲傷的存在嗎?您如何關懷悲傷的朋友?


肆、各組分享
一、第一組碧薰姐代表分享
 曼先生的兒子過世後,他帶著兒子的泰迪熊和椅子去旅行,代表著兒子還來不及長大,在年幼時幼小的生命就消失了!曼先生極度的悲傷,回憶重溫與兒子共同度過的時光,哼唱搖籃曲,回想兒子幼兒襁褓時的模樣,去看馬戲團回憶與兒子度過的點點滴滴歡樂時光,他的情緒還是處於悲傷中;兒子的影子揮之不去,他坐的椅子方向和火車行進的方向相反,代表著他的心情尚未從悲傷中走出來。

 人生的旅程就像搭一段單程的火車,火車向前飛馳而去,象徵著人生也是一條單向的旅程,過往的歲月無法再回頭,生命的迴轉也是上帝的旨意。馬戲團表演時,台面上很熱鬧目不暇給,一旦戲結束,所有的演員退下,曲終人散,空洞的舞台,何嘗不是人生的縮影,不管你的人生曾經多豐功偉業,多麼精彩,掌聲無數,生命一旦結束也是黃土一坏。

 曼先生直到碰到受到戰火摧殘家破人亡的小男孩,從小男孩不幸的遭遇,激發出他的父愛,他才逐漸走出傷痛;人生這杯帶著悲傷苦味的生命之水,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悲歡交集,五味雜陳的心境,但願有人能共同分享,共同承擔,在悲傷中學習上帝給的恩典和功課。

 姊妹中曾經有遭遇喪子之痛,她一向最喜愛的歌唱,整整有兩年無法開口唱歌,後來在聖歌隊指揮、隊長、隊員的鼓勵下,逐漸從參與聖歌隊,克服傷悲,因為曾經有這一段悲傷的烙痕,更能體會別人的傷痛,內心更柔軟謙卑,更懂得珍惜現有的一切。

 還有一位姊妹,姊姊是牧師娘住在加拿大寒冷的國境,她在雙胞胎小孩十歲時即過世,全家處在極度的悲傷中,母親因丈夫非基督徒,順服丈夫,而非順服上帝,在心痛到極點時,向上帝懺悔,後來母親過世後,父親也信主;她們的人生經歷,都是經歷苦難,痛到極點擒住主。

 在團契中大家一起分擔、禱告,靠主的恩典,走出悲傷的幽谷,主的亮光陪伴她們走出幽暗,也克服了一般人過不去的創傷症候群;至於要如何關懷悲傷的朋友,聖經的約伯記中,記載朋友去探望受極大苦難的約伯,大悲無語,跟約伯坐在地上靜默七天不說一句話,只是默默的陪伴,因為他們看見約伯的痛苦,是那麼的深重,最終也只有靠上帝的恩典、祝福,才能走出人生的困境。


二、第二組淑貞牧師代表分享
乍看《曼先生的旅行》,會覺得這是本不但內容連色調都很灰澀的繪本;拿來當小朋友的睡前書,效果一定超讚的(因為很快就睡翻了),但在細細咀嚼後,會發現它實在是充滿生命智慧的精彩書籍。

書中作者用了許多的隱喻:
1. 椅子,象徵一個人的存在,曼先生在失去兒子後帶著兒子的泰迪熊和椅子出遊,是不是正在暗喻他無法接受兒子去世的事實?曼先生抱著泰迪熊、坐在椅子上;而這個椅子卻又置放於向後看的火車上、街道上曼先生獨坐椅子;周遭行人匆匆擦身而過,好不容易有人家願意敞開家門歡迎曼先生進入,卻又因為沒有心靈相通,最後曼先生也只得起身黯然離去,這些意象委婉又含蓄的帶出曼先生拒絕別人的親近,也刻意與人疏遠距離、也因為他不願意開敞自己的心靈,只得繼續把自己關在孤寂又悲傷的內心世界。

2. 馬戲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它是一個絢爛多彩又充滿歡愉的場所,但是曲終人散後卻讓人更感空蕩,雖然環狀的馬戲團有許多出口,但是對曼先生而言,這些出口卻全部指向失落與空虛。

3. 在我們這一組的討論中,姐妹們注意到曼先生與小男孩的相遇頗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療傷效果,這是不是也在提醒我們;「與哀傷的同哀傷」不是站在協助者的角度去看待悲傷的人,卻也在「一起哀傷」的同理心中,自己也會被建立、並因而成長。

4. 姐妹團契是一個很棒的會心團體,因為讀書靈修會,不但可以在禱告中交託上帝;還可以透過繪本書籍有很深度的心靈分享,期待有更多姐妹(弟兄也歡迎)一起來參與。


三、會後討論鳳枝姐代表分享
 曼先生失去兒子之後,那種無法迴避的苦痛和煎熬及思緒;動不動就沈浸在過往的點點滴滴,清清楚楚又遙不可及。經過了多少的混亂和掙扎。於是,曼先生帶著空缺的椅子,坐在背對火車行駛方向的椅子上,踏上思念和生命重整的旅程。在一站一站的時空變換下,他在找尋往日的記憶,企圖在不同的時空中與過往的情懷重逢,時間是否可以停格,親情會否留存在人世間某一次元的空間。他在遊樂場逗留,他輕哼著搖籃曲。在馬戲團曲終人散的環形舞台中央,徘徊、迷失方向不知身在何方?曼先生仍然背著那張空盪盪的椅子到處閒逛,生命中空缺的位子,需要被填補。

 傳道書七章14節:「事事順利的時侯,你要歡樂;患難的時侯,不要忘記喜樂和患難都出於上帝;將來要發生的事誰能預知呢?」因此人的一生難免有生、離、死、別、挫折失落、悲傷沮喪,都是因遭遇到了,而引起的正常情緒反應。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金棗阿姐說:「二次世界大戰時,無情的烽火摧殘多少家庭,沒有價值的慘死,造成的傷痛,日本人到現在還在檢討反省。」。當我們重新檢視「悲傷」;能否把「悲傷」當成一個問題來處理解決呢?如果「悲傷」的人是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解決?A姐妹說:「早上查經班盧牧師說:『上帝祝福亞伯拉罕成為萬國之父,亞伯拉罕的信德腳蹤,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因此,我們受召理應成為別人的祝福。」於是;我們給「悲傷」的兄姐的安慰通常是:「請趕快,走出你的悲傷吧!」、「忘掉悲傷的過去,趕快走出來吧!」這些表面安慰的話。除了失憶症的人,否則怎麼會忘記呢?悲傷的程度越深,恢復的時程也越慢。所以「請照著你的腳程,去經歷你的悲傷吧!」當一個人面對失去親人的傷痛時,再多的「節哀順變」之類的廢話,當事人絕不可能就因此而不再悲傷。這些非常理智、非常理性的話語,絕不可能安慰處在情感、情緒掙扎當中的悲傷者。

 悲傷會隨著時間變淡,不用刻意的去壓抑悲傷。只要是人,都應該有血有淚,會悲傷會哭泣。容許悲傷的存在;直接的去面對自己悲傷的情緒,才是最好的方法。旁人能做的通常是細水長流的陪伴與支持,藉由在場的傾聽,從肢體語言中表達你的關懷,太多的建議與作為,通常有害無益。且大多數的人都不會被悲傷打敗,很多人在失去親人之後,反而將悲傷轉化為成長的經驗和動力(成為接納、同理悲傷者的助人角色)。就這樣,曼先生在天之涯、海之角;遇到一位被無情的戰爭摧殘下家破人亡的男孩,曼先生修好一張小木椅,送給小男孩。把自己的泰迪熊借給小男孩。傾聽;小男孩訴說布娃娃的故事。從那天起,男人(保護者)和小孩(弱者,但會長大)攜手並坐在面對火車行駛的方向,迎接另一段璀璨的人生。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