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巴別塔/Mingku陳彥龍傳道

起初天下的人只有一種語言,使用一種話。他們在東方一帶流浪的時候來到巴比倫平原,在那裏定居。他們彼此商量:「來吧!我們來做磚頭,把磚頭燒硬。」於是他們用磚頭來建造,又用柏油砌磚。他們說:「來吧!我們來建造一座城,城裏要有塔,高入雲霄,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於是,上主下來,要看看這群人建造的城和塔。他說:「他們是同一個民族,講同一種話;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了。來吧!我們下去攪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無法溝通。」於是上主把他們分散到全世界,他們就停止造城的工程。因此這座城叫做巴別;因為上主在那地方攪亂了人類的語言,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這是聖經的記載!


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Burj Dubai)4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主辦單位預估,全球至少將有20億觀眾守在電視機旁,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耗資10億美元的杜拜塔於2004年動工,高度相當於兩座帝國大廈疊起來,比台北101大樓高了300多公尺,由於實在太高,169層的建築用「摩天大樓」 (skyscraper)已不足以形容,建築界因此稱之為「超天大樓」 (superscraper)。由塔底至塔頂,「里程」超過半英里,跨越數種氣候區,氣溫相差達10度C。杜拜塔是杜拜領袖杜拜領袖穆罕默德‧馬克統雄心壯志下產物,讓阿拉伯世界再度擁有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塔創下許多世界紀錄,包括世界第一高樓、最高獨立建築、樓層最多、樓面面積最大、最高戶外觀景台、最高電梯、最高的游泳池 (位於第76樓)。而且穆斯林可以更接近真主,因為第158樓預料將成為全世界最高的清真寺。--這是現在的世界!


想一想,到底「高」有什麼好處?這是中文字給我們的錯覺嗎?還是這是人的天性,從小我們的教育體制就教我們成績要高人一等,才會考上好學校,以後才會有好工作,才能夠賺大錢。我想了很久,可能是我的國語能力不夠好,能用在「高」卻不是很好的成語或是形容詞,我只想到「高處不勝寒」,其他幾乎清一色都是表達位在高處的一種地位或是身分或是權力的象徵。我看到這個杜拜塔的新聞,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聖經裡巴別塔的故事,製造這樣的高塔只為了能夠跟上帝一樣,大概因為上帝總是高高在上,從天而下的曉諭也是那麼令人心生畏懼與渴望。那如果上帝是謙卑到不行了,那人會挖地洞挖到不能再深入為止嗎?好像也不會!


在一片經濟不景氣當中,杜拜塔的落成是一個警訊,又或是能帶來杜拜經濟的復甦呢?根據報導整個杜拜的房產已經下跌,他們才經過財務泡沫化的危機,建築這棟大樓的費用要回收,勢必造成當地更大的付出,而人們會願意住進這棟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嗎?擁有有這麼多世界第一的頭銜,能夠引領人入場投資嗎?杜拜已經經歷過一場經濟風暴,在開放觀光不倚賴石油的政策下,那只是提供投資者經濟剝削的場域,而留下來的,不是響叮噹的銀子,而是人們痛苦地哀號。而人權組織和環保則對杜拜塔群起而攻,人權組織指責杜拜塔大量使用外勞,卻只給最低每天5美元的低微工資。環保團體抨擊杜拜是耗電怪獸,光是空調系統每天耗電就相當於融化1萬2500噸的冰塊,而且每天還會用掉數百萬加侖的淡化海水。杜拜已是全球平均「碳足跡」最高的城市,杜拜塔無疑火上加油。事實上,這種摩天大樓在經濟學的考量下,在一定高度之後就會呈現負成長的表現,同時並不是想建就可以向上發展。因此,便有人戲稱這座杜拜塔是「沙漠上的繁榮悼念碑」!杜拜塔無疑是現代巴別塔,顯示了杜拜比天高的雄心壯志,它見證人類建築史上及工程技術的高峰,卻也見證了人們自以為是、好鬥爭傲的醜陋!


西元前2500年中東傲視群雄的建築物金字塔,在巴黎艾菲爾鐵塔1889年興建完成才被打破,而今,中東又再次拿回世界史上建築物的高峰。但在經濟史上,凡是高聳建築物落成之日,就是經濟蕭條的開始:紐約勝家大廈和大都會人壽大廈1908年前後落成,期間金融危機席捲全美;1913年紐約伍爾沃斯大廈落成,美國經濟出現收縮;1920年代末,華爾街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相繼落成,期間紐約股市崩盤,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70年代中期,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芝加哥希爾斯大廈相繼落成後,發生石油危機,全球經濟再次衰退;1997年吉隆坡雙子星塔再創新高,亞洲金融危機旋踵而至。就如同聖經所記述巴別塔的故事一樣,人的自大狂妄也造成了分裂與四散,同樣地,在過度投資與金融投機下,下一波的危機似乎伺機而動。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衛道人士,只是提出這樣的反省提供大家來思考,跟大自然競賽,也是在跟上帝競爭,當人不斷地證明自己的能力與技術超群的時候,是不是有思考過這些還是在創造天地的主宰的掌管之下。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以為自己能夠飛得老遠脫離如來佛的掌控,殊不知「到此一遊」也還是在如來佛的五指山啊!這可能是我們從小的夢想:我要像大樹一樣高、我要飛到天際。但當我們總是不斷地想要往高處爬的時候,也誰想過要到最低下的地方去呢?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