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鄉手記_8吃飯大小事(一):餐巾袋與餐巾/盧悅文

在曠鄉,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進行方式與理由。我把這樣的進行方式稱為「瑞士風格(Swiss way)」。所謂的「瑞士風格」,就是從事情的小細節可以看出瑞士民族的文化與個性。「吃飯」也不例外,因為有許多其他的大大小小需要注意與仔細執行的細節,造就在曠鄉「吃飯是件大事」的特色。


每個在曠鄉生活的人,不論是短期停留的訪客與志工,或者是曠鄉修女,都有自己專屬的餐巾袋。只要是停留兩頓飯以上的客人,都有一個標示自己名字的餐巾袋,袋內裝有一條吃西餐用的標準大小白布餐巾,這是供吃飯時擦手與擦嘴使用。每個餐巾袋外面繡上的圖案都不同,以供辨認。志工和訪客的餐巾袋以白色為底,加上各式各樣不同顏色的繡花花紋,空白處貼上一張以手寫每個人名字的小紙條。因為不會有重複花紋的袋子,所以只需要辨認花紋即可。修女的餐巾袋和會袍顏色一樣,都是淺藍色為底加上白色的各式不同具有特別意義的花紋以及名字。修女們只需要辨認屬於自己的花紋就可以了。以我的指導修女Véroika為例,因為來自奧地利維也納,所以她的餐巾袋繡有白色的小白花(Edelweiss),非常容易辨認。


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否則餐巾袋不輕易被更換。抵達曠鄉的第一個禮拜,我的第一個餐巾袋因為常被我誤認為是餐巾而拿來擦嘴,結果骯髒不堪,所以掌管飯廳大小事的Monique修女決定更換我在曠鄉的第一個餐巾袋。第二個餐巾袋在我使用的第三天因為在一場戶外午餐當中,遭受不期而遇的鳥糞洗禮,儘管稍微用清水洗一洗就可以,但我那位非常具有審美觀的指導修女Véronika無法接受有鳥糞沾過的餐巾袋,因此也面臨被更換的命運。幸好第三個餐巾袋,既沒有鳥糞的洗禮、也沒有被我不小心拿來當作餐巾擦嘴,因而得以陪伴我一直到離開曠鄉的當天。


至於用來供擦嘴、擦手甚至可以當作因應餐桌意外發生的白色餐巾,則是每個禮拜更換一次。餐巾都以高溫的熱水洗過和高溫烘乾,外加用熨斗燙過。每個禮拜三的晚上,餐巾袋內一定有著一條白白淨淨、帶有清楚摺痕的新餐巾等著被使用。


從餐巾袋上貼著手寫的名字紙條,可以看出這個志工或者是訪客停留在修院的間長短。有的紙條被兩支別針別在餐巾袋上,可以知道這個志工在曠鄉至少有半年,因為紙條快黏不住在餐巾袋上,所以得用別針固定住。有的紙條一邊或者是兩邊已經翹起或捲起,可以知道這個志工到曠鄉至少超過一個月。至於紙條嶄新而且很牢固地黏在餐巾袋上,表示這個志工才剛到修院不久,是個「新人」。


有些志工會在紙條上動些小手腳,讓紙條不在只是單純地標示名字。例如跟我一樣來自亞洲的泰國志工Lit, 特別在她的名字紙條上劃上一些心型的圖案,還著上不同的顏色,跟她本人充滿愛和活潑的個性相呼應。至於我,我把自己名的字中文字體寫在英文名字旁邊,就是想從全部都是以歐洲語言書寫的字母當中突顯出自己來自不同的文化和世界。


至於只停留一天的訪客,曠鄉也不會忘記他/她們的需求。修院提
供紙巾供這些短期停留的訪客使用。


我想過「曠鄉」堅持使用餐巾的原因。我猜測是因為使用餐巾比使用餐巾紙來得環保。棉布材質的餐巾,一個禮拜用高溫清洗一次和烘乾,可以不停地循環使用,都比以紙漿作成、一次用完就得丟棄的餐巾紙來得環保,同時在費用上棉布也比紙漿來得經濟實惠。想想在曠鄉,每次吃飯平均60個人同時用餐,如果都使用餐巾紙,一天下來三餐就得用掉至少180份的餐巾紙,一個禮拜就是1,260張。依照「曠鄉」堅持「與我們生活的大自然維持和諧關係」以及瑞士人喜愛親近大自然的理念和個性,是無法接受大自然的樹木就這樣子被浪費掉。


我在想,如果我的曠鄉修女發現在台灣的我,每頓飯幾乎都會用掉一張以上的餐巾紙,她們的眼睛一定會瞪得大大地看著我,內心默默指責著:「怎麼可以這麼地不環保!!」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