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身處地是個功課/Mingku陳彥龍傳道

這禮拜帶學生去真光福音教會聚會,這是張懋禎牧師牧養的教會,因為上個學期團契聚會就有請張牧師來分享一些他在做的事工,這學期同樣也有邀請他,後來想說他出來開拓一間教會,所以就帶學生去到真光福音教會聚會,也了解一下整個開拓的過程及他們教會所做的事工。當然這次去的聚會也是比較「特殊」一點點,請牧師分享有關同志的議題,也請一位同工來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這位同工是一位基督徒同志)。


很有意思的是,我在聚會過程中,一方面聆聽牧師的分享,一方面我也在觀察我們學生的回應,我發現這中間其實有很大的距離,這個距離就讓某些問題其實不會有真正的被理解與訴說。當聚會後,大家的分享與回應,更證實的我的觀察是正確的,也就是說的人跟聽的人的基本立場根本就不一樣,所以在某些話題上,就會呈現很有疑慮的難題。這無關乎誰對誰錯,真的就是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如果我們還是站在既有的,所謂主流的、正常的體系去思考,那就會有很多很難溝通的部分。


不過,我認為這是好事,因為這會讓彼此更多的去思考彼此的處境,也或許我們很少接觸這一個族群,或是身邊沒有這樣的好朋友,所以我們無法真的去了解或認識到底他們真正的呼求是甚麼。當有認識了、有理解了,對話的空間才會再一次地開闊起來。

在愛與被愛的中間,到底有多大的距離呢?前一陣子,就是我曾經提到有關名字那一篇文章中的聚會,其實那次聚會之後,我有個同工,她打電話給我,告訴我其實她自己有個還滿好的朋友,參加了聚會後覺得很不愉快,因為她覺得為什麼她很關心這族群的議題,也很喜歡跟大家一起,也會去做一些行動,可是卻還是一直好像要被評論說平地人怎麼樣怎麼樣的。所以我們就在分享彼此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出在愛與被愛之間的距離,到底是甚麼?常常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有需要,可是有沒想過,這個需要是我們想的,還是對方真正的需要,是不是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做了很多,可是真的都沒有貼近那核心,就是因為這個「需要」是從哪裡開始的。


讓我想到以前的原住民生活體驗營,去部落有課輔的營會,這是部落的需要嗎?還是只是讓許多大專學生去體驗某些不一樣的生活而已,當然自己也參加過,所以才會去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部落的孩子一直都在,可是這個營會卻越辦越小、從過去的三五個部落,到後來一一都關門大吉了。問題的癥結點,還是出在部落與主辦者之間認知上的差距。而這個差距在沒有設身處地的條件下,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遠而已。


上個星期六,一些媽媽們跟教會青年一起來到教會整理我們所募集的衣服、兒童文具或玩具等,大家的愛心真的很多,讓我們從早上一直整理到下午,整個教育館二樓滿滿都是衣物。可是在整理的過程,我也很誠實地說,我們的確也丟掉了不少的東西,像是衣服有破洞、泛黃的很嚴重、玩具車少一個輪胎、鞋子等等,我就在思考,當我們募集這麼多的需要的時候,為什麼在在這些需要中發現不是很適合的物品呢?像就有一箱裡面的衣服都是一件一件摺好包好,然後都有一張小紙條寫著款式、大小、男用還女用,我的意思是,我們很希望可以貢獻一點愛心,但我們有沒真的去思考我們應該準備些甚麼呢?


從讀神學院之後到現在,自己在大家的照顧下,身材稍微往橫向發展了許多,以致於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下了,在學校有一兩位很要好的同學,看我變這麼胖,我就會把衣服給他們,讓他們到家裡來拿,或是自己整理好,我也會看襯衫很久沒穿,領子都已經泛黃了,怎麼洗應該也不乾淨了,或是衣服的款式根本就不適合,或是真的很舊了,有破了還怎樣的,都還是留在衣櫃裡面。或許這也是一個要好好學習的功課,我們都很願意付出跟奉獻,但我們也要去思考一下,當對方拿到這些衣物的時候,如果一拿起來,看到是破的,或是小孩子很開心可以有一台玩具車,結果根本少一個輪子,如果收到東西的是我們,那我們會怎麼想呢?

設身處地真的很難,可是這就是耶穌自己在做的榜樣,他每次都被批評跟罪人還有稅吏一起吃飯,不然就是去接近那些別人根本不想碰的人,他在社會上行走,不是站在另一個高度去看待所有的人事物,而是願意跟他們站在一起,去面對生命中的難關。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度,這是一定的,可是我們不一定需要用這樣的高度去理解事情,如果聖經裡面的教導是要我們學習耶穌的榜樣,那腓立比書二章就是最好的樣式:他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我們都可以一起來學習這項功課,這不是叫我們放棄原來的,而是去學習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角度、態度去面對各樣的事情。下一次我們仍會繼續募集需要的衣物,讓我們可以一起來學,在我們願意付出的愛心上,再加上一點點的新的眼光,用「收到這禮物會很開心」的態度。我相信,會讓這行動更有意義。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