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死書?死讀書?/Mingku陳彥龍傳道

這禮拜某科技業大老,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自己超恨台大電機,因為讀書讀不好,所以才會成功」。此話一出,已經引來許多身為台大人的反彈,比如說台大的學生就回應「台大已今非昔比,現在的多元與創新教學,也超過當年的水準之上了」,也有教師團體回應「談論教育制度的問題,應該就事論事,提出合理的建議,而不是說這些情緒性的字眼」。或許我們宗教團體,特別是基督教應該也要來回應一下,因為這位大老說:「一點創新性也沒有,唸書根本就像在唸聖經」。


看到這則新聞,讓我有幾個思考,我自己也是念電機系的,當然不是台大的,不過呢?我是沒那麼恨電機系啦,雖然我的功課不好,也沒有順利四年畢業,還延了稍微久了一點,不喜歡電機是真的,當初真不知為了甚麼填了這個系,分數到了,就考上了。電機系一直都是選填志願的前幾名,我想應該不是課程教學的關係,而是就業導向的思考,特別在科技園區一一設立的時候,加上網路時代的大爆發,電機系真的很吃香,因為什麼都碰,從最基礎的控制系統,到積體電路設計,再到網路管理開發,都是電機系的範疇,難怪電機系畢業的學生,根本不怕找不到工作,只要願意過「防塵衣」的生活,機會真的比其他科系多。但也不是很絕對。


這些科目對我來說一點興趣都沒有,反倒是基本的微積分、工程數學、線性向量等地數學科目,駕輕就熟,當年應該去讀數學系的,先不管將來要找甚麼工作,至少讀書會比較快樂一點。但我不會像這位大老一樣,以現在的成功去批評過去的教學,因為我認為現在的成功不單單是大學生涯的影響,會不會讀書,我認為跟會不會成功,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老實說,就電機系而言,因為學得太雜,大學基本上是基礎訓練,除非研究所才是真正在某一領域上研究。記得我去應徵第一份工作時,就竹科,那面試的主管就自己說了,不管大學的四年學習如何,那都很基礎,進來職場就是從頭學,我想想也是很有道理,所以這位科技業大老如果因此被罵翻天,也是可以想見的後果。


再說,成功的定義在哪裡,賺很多錢?某上市上櫃公司老闆?還是古人說的「五子登科」?雖然我根本搞不清楚是哪五子,還是像賈伯斯一樣,那顆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已經成了科技的指標?甚麼才是成功,如果以賺錢來說,沒有登上世界首富的那一天,我想都不能說以這點來論成敗,因為總是有人在你之上,上市上櫃?整個股市那麼多公司,會有差這麼一間嗎?所以我認為這位大老是科技業的前頭,可是思考的深度與廣度也實在沒甚麼「創新」,至少以「成功」這個字來論,就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字眼了。


不過這則新聞倒是引起我另一個興趣,就是他說的沒有創新,就好像在讀聖經。我個人不是很清楚他有沒有讀過聖經,可能有,但就是因為他讀的時候太無聊,所以有這樣的經驗,又或是他根本沒有讀過。關於這一點因為沒有甚麼可確定的資訊,也就沒甚麼好談論的。但我覺得可以去思考的是,沒有創新性跟讀聖經的關聯性在哪裡?這刺激我去思考,我們所有在讀聖經的人,是不是因為只是讀,只是看,只是聽,而沒有「活」出來,所以就變得沒有創新、沒有新鮮感了,在這個層面上,他說的話也不無道理。


這禮拜的學生聚會,我們請到了一位從高中開始就參與台灣許多環境生態保護運動的工作者來分享,他不是基督徒,因為我們希望他可以給我們學生一些建議,如何在現在很重大的環境議題上,發揮我們的力量。他以自己過去到現在的經驗來分享,也讓我們看到一些現在幾個大議題的抗議過程,像是國光石化、美麗灣飯店、或是最近的台26線跟反核。他以國光石化的案子為例,說網路上那時出現一支片子,是由幾個大學生做的,那時剛好那部「納美人」的電影很夯,就以這個主題剪接了一些片段,加上中文口白,然後就放在網路上,他說這支片子很重要,因為那個電影的主題讓人就會直接連結國光石化是破壞環境的壞人,而當地的土地或是人文都是受害者,這很簡單的影片就很直接可以鼓動人心。他最後說了一句話,他說:「這社會很多人都沒有甚麼概念,可是你們不一樣,你們知道那麼多上帝的公平跟正義,如果看到不對的事情,不做就該死了」。


聽起來好像有點開玩笑的意味,可是真的很真實,原來這就是基督徒給其他非信仰者的觀感。從這裡再回來看我們的信仰跟實踐,雅各書告訴我們:「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真的是如此,我們很會讀聖經又如何呢?面對社會上許多不公義的事情,有甚麼行動嗎?昨天又有同志大遊行,像這樣的事情,不是要決定接不接受,而是應該去看見在這個社會,弱勢的群體可以站出來發聲,為抗議歧視而走,光這一點,就應該要去一起走街頭。那就更別說讀了很多聖經之後,竟然以排除異己的眼光來對待那個跟你不一樣的人。


讀死書、死讀書,這好像都會用來調侃現在的學生,為了成績、為了分數、為了考試。想想,又真又活的上帝,要怎麼樣能看見、聽見呢?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