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知多少/Mingku陳彥龍傳道

 

如果我們是從小就在教會長大的信徒,有沒想過或是算過這樣幾十年來到底參加幾場的禮拜,一年52週,加上家庭禮拜、婚禮、喪禮,這很難算的清了,但如果我們想想有沒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禮拜呢?這應該就很好記了,我自己印象還滿深刻的禮拜是我同學的婚禮,為什麼讓我印象很深刻呢?因為我同學省去了很多在婚禮中不是很必要的程序,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他將有些含有男女不平等的程序,更改了不同的方式,其實就是要凸顯在結婚的儀式中,女生跟男生都是一樣的,例如揭紗,我們有想過為什麼女生在婚禮中要等到誓約完後才能揭紗呢?但這不是我要爭論或是討論的重點,禮拜,不論是那一種的禮拜,其實都有其意義與中心,簡單講,只要被稱為禮拜的,中心都應該是上帝、是耶穌基督,而我們看到的程序或是儀式,都是在幫助我們可以進入敬拜上帝的情況中。


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因為強調信徒都可以直接閱讀聖經,甚至能夠解釋聖經的意思,因而造成對聖經的解釋和主張開始多元分歧,諸如對於聖餐的觀念或是對於洗禮、禮拜的觀念也隨改教者的著重點與解釋而趨向不同。在改教家們對於聖經的解釋與理念不同的情況下,導致分裂的局面,造成各個教派的禮儀也就因運而生。當然我們現在長老會所使用的禮拜的程序或是儀式,已經是經過許多的轉變而來的,跟一開始加爾文所主張的禮拜元素已經是相差很遠了。對加爾文來說,他認為禮拜是越簡單越好,不需要太多不必要或是會影響會眾專注的東西,他甚至連音樂都認為是不需要的,尤其是管風琴,因為在當時的風琴是一般旅社或是公眾場所在使用的樂器,就現在的眼光來看的話,就是鼓或是吉他之類的,但加爾文之所以反對風琴進入教會中,主要不是因為對於樂器本身的問題,而是擔心音樂或是樂器所帶來的聯想,而這就是會讓人在禮拜中分心的因素,所以他反對音樂的使用。這跟我們現在在禮拜中大量使用音樂是完全相反的,但音樂的使用,的確也是禮拜中很大的學問,不管是傳統聖樂、或是節奏明顯較趨於流行的敬拜詩歌,其實都要很小心地使用。但加爾文這樣的想法很快地就被自己打破了,他在史特拉斯堡,參加布塞爾牧師教會的禮拜。經驗到「會眾詩」的魅力,讓他重新思考音樂的作用。在堅持上帝是一切主權的神學理念下,禮拜中唱詩當然也要用上帝的話了。於是,他將詩篇一百五十篇都改為有韻詩篇。在伯撒的協助之下,於1562年完成了著名的日內瓦有韻詩篇。


加爾文除了在音樂的使用上要遵守上帝主權唯一的前提,這更顯明在他對講道的重視,他認為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一起動工,上帝的話是一種規範和指引,而上帝的靈會帶來釋放與自由,這是相輔相成的,若是偏重於上帝的話,聽起來較乏味枯燥,但若只偏向上帝的靈,雖然較輕鬆活潑,但也很容易失去平衡,所以這兩者應該是互相且同時作用在講道中的。而在應用上,是以上帝的話為出發點,所以加爾文的講道是一種解經式的講道,這種講道法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分為兩部分,就是先把經文的意義解釋出來,才會進入應用的部分,所以這種講道方式所選用的經節也會是一個完整的段落,這樣才能將整個經文的意義完整地解釋與呈現,也才能會有清楚的應用原則。


像這樣趨於「儉樸」的禮拜元素,就是改革宗所遵循得很重要的傳統,甚至整個教堂建築與擺設,也盡量越簡單越好,在這樣的會堂裡不會看見各種琳瑯滿目的裝置藝術。「講台」也被至於中間,呈現出「傳揚上帝的話──講道」在禮拜當中的重要性。在推崇萬民皆祭司的情況下,禮拜不再由專屬神職人員操縱,唱詩成為會眾的共同歌頌,禱告也以自由的方式呈現,並不拘泥於繁文縟節的禮儀,禮拜堂的建築物因著禮拜儀式的簡化,消匿了許多象徵性的東西。在我們的教會中都可以看見這樣的信仰神學傳統及意涵,但教堂的建築或是儀式的意義,都不會比人心來的重要。像加爾文就認為講道不只是講道者的責任,同時也是聽道者的責任,這樣說好了,一篇好的講道,我們都會以為這是因為講道者的恩賜或是訓練有素,但對加爾文來說,一篇好的講道若沒有一群敬畏、期待與順從的聽眾,就不能稱得上是一篇好的講道。對於參與禮拜的人來說,以「心靈」和「誠實」敬拜是不二法門。「讓我們來看什麼是對神的正當崇拜。它主要是在於承認神為一切道德、公義、聖潔、智慧、真理、權能、善良、慈悲、生命,和救恩的惟一來源,因而將一切由善良而來的榮耀歸於祂,在祂裏面追求萬事,又在缺乏中投靠祂。因此乃有禱告,因此乃有讚美感恩,這一切證明我們將榮耀歸於祂。這乃是祂所最要我們行的,即尊祂的名為聖。此外要加上崇拜,表示我們對祂的偉大和莊嚴所應有的尊敬,再輔以儀式,以便在崇拜神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同時運用。其次就是要自卑,棄絕世界和肉體,心意更新而變化,不再為自己活,要受主的管理,聽主的指引。這種自卑訓練我們順服並遵行主的旨意,好使敬畏主的心能統治我們,並約束我們的一切行為。這些事就是真實誠懇的崇拜,是主所惟一嘉許悅納的,這不僅是聖靈在聖經各處所教訓的,也是虔誠的心所證明的。」(基督教教義,P346-47)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想想我們從以前到現在所參加過的禮拜,是不是曾有過實在令人受不了的聚會,又長又久,是敬拜神還是對人歌功頌德?又或是我們每次都來匆匆去也匆匆地參加禮拜?我想禮拜的儀式或是程序是可以變動的,但人心的預備才是真正與上帝對話的途徑!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