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鄉手記/盧悅文

2011年的1月當我離開工作將近五年的公司之後,我決定在這段不曉得可以維持多久、但是又得來不易的人生豪華假期當中一定要做到三件事情。第一:把台東李師母的美味饅頭做法學起來。第二:一定要去一趟法國的「泰澤」或者是參加德國的教會日。第三:把關山修女的生命故事寫下來。饅頭已經在農曆過年之後就學起來,而且還算做得不錯,至少吃過我做的饅頭的小朋友還蠻捧我的場。關山修女的故事,至少已經開始寫了第一章,而且還帶了朋友去拜訪那幾位瑞士修女以及修士和神父。剩下的,就是去「泰澤」或者是參加今年德國的教會日。既然五月份要前往瑞士日內瓦參加「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的執委會,泰澤或者是參加教會日,勢必也是在執委會之後。但是教會日每兩年才一次,到三月的時候房間都已經被預定一空。另外,「泰澤」雖然真的該去,不過就我想要待一個月而且只有我一個人去的計畫來看,不太適合。最後在長輩朋友的建議之下,我決定前往六年前林霓玲牧師也去過的「曠鄉」。


「曠鄉」,法文名是Grandchamp, 位於瑞士法語和德語區交界的Neuchâtel附近大概半個小時車程的小鎮。 「曠鄉」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裡有一個與法國著名靈修營地「泰澤(Tazé)」類似的靈修營地。在「曠鄉」的這個靈修營,又稱為 "Communauté de Grandchamp",特別之處在於它具有新教的背景,而且是以修女為主的修道院靈修營。在這裡生活的修女大部份是為基督徒,但卻又過著天主教修道院的嚴謹宗教靈修生活。修女們主要來自歐洲國家,但也有阿爾及利亞、以色列、荷蘭、奧地利、德國甚至是印尼的修女,總數大概是35人左右,最年輕的修女大概與我同年。每個人皆會二種以上國際語言。制服以藍色為主,夏袍為淺藍色,冬袍為深藍色,另外重要場合穿的袍子則為白色。


不曉得是誰把Grandchamp翻譯成「曠鄉」,譯得太貼切。這裡真很空曠,走路大概20 分鐘就可以到達新堡著名的新堡湖。附近都是農家,四周都是大片的牧草地和麥田 。這裡真的是鄉下,每天早上都是在鳥叫聲中起床,每天也在不同的鳥叫聲當中就寢。這裡真的很安靜。從我的房間還可以聽得到走路十分鐘距離之外的小火車響笛的聲音以及急行在高速公路上飛嘯而過的汽車與摩托車引擎加速運轉的聲音。「曠鄉」雖然遺世獨立,卻沒有因此將自己封閉。在這邊,有幾個住戶跟「曠鄉」租借房屋居住,居民出入自由自在,一點都不覺得是居住在靈修營的營地內。只有當身穿淺藍色袍子的修女從某棟建築物出現的時候,才會知道這個地方不一樣。


我把六月中要去比利時和法國的行李寄放在日內瓦同事家,於5月14日先北上去Basel找一位瑞士籍的朋友,當作是要去曠鄉之前於俗世世界生活的最後行禮。5月15日,在Basel的朋友幫我把行李抬上開往Neuchâtel的火車,彼此互相道別之後,經歷一個半小時的瑞士國鐵車程、再轉換一趟公車以及一趟小火車,加上拖著大行李走在鄉間步道將近15分鐘之後,不遠處我看到了「曠鄉」著名的穀倉禮拜堂。沒有圍牆的曠鄉,就是這樣子歡迎陌生人進入。而我也開始了在曠鄉為期一個月「在工作中保持靜默,在靜默中體驗上帝的話語」的生活。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