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繪本力量/Mingku陳彥龍傳道

上次我有在文章裡面提到我所看過的一個兒童繪本的故事,在那一週期間,就有家長或是同工來問我那是哪一本,我沒有在文章裡面說清楚是哪一本,因為我自己想說這樣會不會有「置入性行銷」的嫌疑,但好像是我想太多了,那是我在誠品書局的兒童讀物區找到的,名叫做「老呼呼」的繪本。那一次在逛的時候,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大寶庫,各式各樣的繪本,琳瑯滿目地呈現在眼前,還有很多是一整套的,但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一本一本地翻閱,就大概看了幾個很吸引我的書名為優先選擇,然後再完整地看一遍,符合自己心裡有一個小小的標準,就買下來了。雖然那邊的繪本多數不是基督教出版社的出品,但其實很多都跟信仰的價值很貼近的,即便沒有,我相信,這些童書也必定有教育孩子生命成長的價值存在。


也因為這樣,收到了一份禮物,很謝謝這位姊妹送我一本繪本,我覺得很有意思,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每次我自己在讀繪本的時候,我都會想說這個故事可以怎麼樣來描述,或是分享給很多人知道,那怎麼跟信仰結合。上個星期順路經過中主書房,就進去逛了一會兒,也有去看看繪本區,原來現在跟信仰連結的故事,或是將上帝與人的關係「故事化」的繪本是越來越多,像我們都很熟悉的「你很特別」系列,而且這一系列竟然已經有DVD可以看了。


每個月都有一次的台大愛心晚會,現在我也常常在短講中分享一個小小的繪本故事,因為我覺得這些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就是透過很簡單的比喻或是情節,將一些生命的大道理表現出來,我相信對於在病痛中的朋友們,也是很能夠從這比較有趣的故事中,去聽見上帝的福音信息。但用說的自己覺得還是不夠,總覺得缺少什麼樣的「張力」,一種戲劇化的效果,原來就是「繪本」的視覺吸引。因為這樣的想法,所以有一次在台大愛心晚會分享「你很特別」的故事,還特地剪了許多小圓點,然後貼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當作是故事中的主角,然後在分享的過程中,隨著故事的情節,將小點點貼在自己身上,或是在遇到伊萊(故事中的角色,就是上帝的角色故事化)之後,小點點開始掉落,就將身上的點點弄掉,這樣更能表達繪本中的精神。


視覺的感受力我相信是非常重要的,當我翻閱一些繪本的時候,我發現有些繪本的文字非常的少,幾乎都只有圖畫,可是這些圖畫一頁接著一頁,卻能夠表達出作者很想表達的意念,尤其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情感的表達,有的甚至還會透過圖畫表現出更大的景象。就像是天下文化出版的「有你,真好」系列,描述一隻大狐狸跟一隻小狐狸的生命連結,在其中一集裡面,文字的描述只是讓我們讓我們看見了他們一大一小之間那種彼此都不能失去彼此的愛,可是在圖畫的展現上,卻意涵了更大的一種人生命的寬廣度在裡面。我覺得這就是繪本的神奇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其實在閱讀繪本給小朋友聽的時候,都要一面翻頁,一面陳述文字的內容,小朋友在聽與看的過程,很容易就可以吸收這種感官的刺激,而書本要傳達的主要內容,就會像一顆種子,進入孩子的心土,有朝一日,就會發芽長出果實來。


記得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因為學校有位學長是美術老師退休的,所以就固定有一個時間教大家畫油畫,自己在學校三年期間也畫了大概三、四幅吧,而輪到這位學長的畢業講道時,他就邀請我們幾個同學,就著他所要預備的經文,呈現在畫布上,他根據經文的意思提到舊有的枝子要被砍下,接上新的、生命的枝子,這種接枝的工作其實在種植上還滿常運用的,所以我們就分為幾個階段用油畫去描述經文的內容,我記得我當時所畫的,是畫一棵樹栽在溪水旁,然後透過顏色的差異,去代表這棵樹被剪去的部分,以及新接上去的枝葉,因為是栽在溪水旁,就在流動的水裡面畫出樹的倒影,但這倒影卻故意畫成一支斜斜的十字架,而不是樹的樣子,去意味著在聖靈的澆灌流動之下,這棵樹的生命已經跟耶穌基督的十字架連結了。


這真的很有意思,經文裡面比較生硬的部分,經過用畫布的方式,更增加了許多人對於這段經文的感受,就像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或是林布蘭等,用繪畫藝術作為信仰生命的反省與呈現。有一次我就嘗試用黑與白兩元色來作圖,可是這位學長說這兩個顏色在油畫上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不過我沒想那麼多,我只是希望可以表達人生在低潮時,如何看見耶穌的意境,所以我就畫了一個人站在一片空曠之處,是背影,有一亮光從這人的左上角照射下來,那我用什麼去表達耶穌的同在呢?影子,正常的影子應該跟光源是反方向的,可是我卻故意將影子延伸到光原處,也就是一道不正常的影子出現在這個人物的正前方,可是他沒有看見自己身體的輪廓,他看見了什麼,我想大家一定都猜想得到了。


在詩篇一一八篇18節有提到「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法律中奧妙的真理」,詩人很生動地表達了文字背後豐富的圖像意義,我相信當我們讀的時候,我們的頭腦裡就會自然產生一些畫面,那可能是上帝的樣子,也可能是某一次愛的經驗。無論如何,「看見」的感受會帶來光明的力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