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日據時代台灣的教育制度/洪逸民述

1.殖民地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總督府在1919年根據差別原則,頒布「臺灣教育令」。當時的日本採用英式學制,小學讀6年,中學校及實業學校5年、中學畢業可再讀3年的專門學校,一年3個學期。


在臺灣的日本人教育制度比照日本國內,但臺灣人就讀的學校,修業年限和程度都低於日本同級學校,女子就讀的又低一級,一直到1922年才因為臺灣人的爭取而頒布「新臺灣教育令」,明訂中學以上取消差別待遇和隔離教育,開放台日生共學,修業年限相同。


不過當時全臺灣僅在大都市內設有中學或職業學校一兩所,每年兩班,每班約40-50位學生;尤其是中學,除了台北、台中、台南三大都市臺日生有分開外,其餘都是台日生共學,但日籍學生佔7-8成之多,表面上台日學生似乎平等了,事實上差別待遇本質不變。


2.
台籍生錄取數,高等學校設限。

在各種設限下,臺灣人子弟進入較高教育機構的人反而減少,當年考上台中中學的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曾表示,他同時間卻考不上台北高等學校,因為該校錄取的台籍生有人數限制,考試作文要用日本文言文體來寫作,他只會白話文,要國校畢業生寫日本文言文就是對台籍生設限的手段。


晚幾年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則是先讀私立中學,再插班淡水中學,讀到4年級,才去考台北高等學校。當時文科甲乙兩班近80個學生,臺灣人只有7個。


既然在臺灣升學不容易,總督府又慫恿和協助富家望族把子弟送到日本求學,大都是私立大學,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還鼓勵投考邊疆地區的殖民地大學或佔領地區的大學。


這種日本人和台灣人,男人和女人教育不平等的情況,一直到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才有了改變。


3.
首屆大專聯招,只有4所大學。

日本人來台早期盡可能防止台灣人接受高等教育,直到日據時代結束,除了一所帝國大學外,主要的菁英教育機關只有師範學校、台北高等學校、以及農林、商業、工業、醫學等四所專門學校。


日本在台灣最早創立的學校,是1895年在芝山巖開設的第一所西式小學「芝山巖學堂」,另為培育日語師資設有教員講習所,是台灣實施日語教育的第一批教員。


前者後來改名國語傳習所,是臺北市士林國小的前身,後者改為國語學校,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和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前身。

前台北市長高玉樹先生曾描述,那時候大家都說考「大學校」,就是指一中「建國中學」、二中(成功中學)、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商業學校(今台北商業技術學院)4所5年制州立中等學校;再高一級的則是台北高等學校、高等商業學校、高等農林學校、高等工業學校、以及醫學專門學校。


這些學校都很難考,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說,他考很多公立中學都考不上,先考二中,沒上,再去考第二師範(台北教育大學前身),還是沒上,不得已先讀私立中學。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原址位於現在的台灣師範大學和平校區內,講堂已作為師大禮堂,為市定古蹟。在1941年台北帝國大學增設預科以前,高等學校是唯一升大學管道;高等商業學校1947年1月併入台灣大學法學院,1987年後改組為台大管理學院;醫學校則成為台大醫學院。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是成功大學前身,包括本館(成大博物館)、講堂(格致堂)與理化實驗室暨圖書館(成大物理系館),都是日據時代的建築。


高等農林學校是中興大學前身,當時的校區位於台北公館,是台灣大學校總區,台北帝大成立後改為附屬農林專門部,1943年自帝大獨立,並遷校於台中改建的台灣總督府台中高等農林學校。


國民政府接管後,1954年首次大專聯招,參與的只有台大、成大、師大和中興,就是日據時代所留下最早的高等學校。


總而言之,日據時代當時日本政府是採取殖民政策,不希望台灣人参與政治,所以只有發展農林、商業、工業、醫學方面的教育,不過日本教育很注重忠、義、誠、實四個字,老師有絕對的權威,認為體罰是一種愛的教育,我考取中學、大學都是導師深夜親自來通報,做事很盡責,這一點對我在做人做事方面有甚大影響。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