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東門教會心得/研究生:邱一航

此次因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健康、老化與長期照護課程,在賴允亮老師的協助下,有機會至東門教會參訪,雖然參與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多小時,但仍讓我收穫良多。首先介紹東門教會的歷史沿革,座落於仁愛路鬧區中的東門教會,是一棟灰色典雅的建築物。在台北市這個喧鬧的都市叢林裡,它的外觀顯得格外低調,然而內在卻讓人感到無比溫暖。而東門教會的創立開始於1946年4月14日,由葉金木牧師開拓傳道,在原日本聖潔會會址聚會,於1947年5月21日升格堂會,正式定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東門教會。自1998年起由盧俊義牧師擔任第五任牧師,並於2001年設教五十五週年開辦了東門學苑,當時共有四門學科,分別為「聖經與現代人」、「藝術欣賞」、「心靈與健康」、「綠色生活」等。其宗旨為以心靈、精神的課程為主,推動心靈改造工作,提供社區民眾繼續學習的機會。本學期的課程有:「植物與人類」,由郭華仁教授主講、「古典音樂專題欣賞」,陳美鸞教授主講、「台灣近代歷史與人物」,張炎憲教授主講,以及「基督教和世界」,主講人為盧俊義牧師。


在東門學苑的課程中,這次我參訪了週二上午的兩種課程。週四上午的課程因學校有課而沒有機會參加,有點遺憾。


課程1:植物與人類。這個課程是以時間為主軸,以人為中心,引用大量圖片,來說明人類文明發展如何依賴植物,人類又如何因植物而受創,以期闡述人類與植物兩者間共容的關係,人類文明又如何避免因植物生產利用不當而滅亡。整個學期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主軸:


第一:植物的利用。由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來討論不同的人類文化在植物利用上的差異。 第二:植物的影像。討論在人類的眼中,植物的影像,包括植物的造型在各類藝術以及花園景觀的出現,人類對於植物在傳說及科學上的認知。第三:植物產業的政治經濟學。將人類歷史分成三個部份,闡述植物產業在政治經濟學上的地位,包括農業與文明的興衰、殖民地農業、以及近代的種子戰爭。當天的課程介紹到咖啡,郭老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大家認識了咖啡,亦瞭解了咖啡豆從歐洲傳到美洲的過程;並透過影片欣賞,讓大家體會奴隸制度與其變革。之後,還帶到台灣有關的咖啡歷史,如明星咖啡廳等,濃濃的本土人文氣息,讓我感受良多。


課程2:古典音樂專題欣賞。 邀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陳美鸞教授主講「古典音樂專題欣賞」課程,內容以介紹西方古典音樂從1700到1900的兩百年間,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為主:依序為「音樂基石的奠定」──巴哈;「音樂天才的極致」──莫札特;「音樂表達的新局」──貝多芬;「詩與音樂的結合」──舒伯特;「全方位的音樂家」──孟德爾頌;「鋼琴音樂的綻放」──蕭邦;「超級巨星的誕生」──李斯特;「愛與想像的交織」──舒曼;「浪漫古典的均衡」──布拉姆斯等。這些作曲家與他們的作品在西方古典音樂風格的演進上,有極重要的影響與貢獻。授課內容包括作曲家的生活背景、重要音樂作品的賞析、形式風格的講解等。課程進行方式以授課講解搭配鋼琴示範為主,並以精彩的影音資料播放為輔。


課程適合有興趣「入門」西方古典音樂的學員修習,藉此提昇學員的欣賞能力、建立個人的聆賞品味、以「音樂」豐富心靈充實人生、並對個人「內在的感性」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體會,成為一個有音樂藝術氣質的現代人。兩次的課程中,我感覺因生活壓力而疲憊的心,在這兒受到了洗滌。陳老師介紹了貝多芬、舒伯特和孟德爾頌三位偉大音樂家的生平事蹟及他們代表性的作品。陳老師播放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古典樂曲。其中舒伯特的聖母頌(Ave Maria),讓在場的許多學員感動到流下眼淚,其中包含了學生我,雖然不懂歌詞的意義,但那情境和氣氛卻足以讓人感動到眼角泛淚。


隨著國人平均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近年來老人醫學更是蓬勃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相繼的投入。在「社區化」及「在地老化」的潮流下,機構式照顧不再是老人照顧的僅有選擇,許多老人雖未與家人同住,但有足夠之自我照顧能力在社區中獨立生活;有些老人雖有生理失功能情況,但藉由社區中之支持性服務的協助,仍能維持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中生活。而在東門學苑的學員中,有許多的銀髮族。我看見了老年人在這樣的學習園地中,彼此關懷、成長、分享,是一個健康老化的表徵。


當中我訪談了幾位長輩,其中一位劉女士讓我感動最多。她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參加東門學苑已兩年。原本劉女士是在其他的教會,兩年前的某一天經過教會的門口受到師母的熱情招呼而加入了這個大家庭。她說來到東門學苑讓她感覺很自在、滿足,透過課程的學習討論,讓本來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不少色彩。之前曾參加其他教會的活動及社區大學的課程,但性質和內容和東門都不一樣,覺得這裡的課程比較有知性和學術性最適合她。劉女士還提及了豐富的課程加上在教會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精神寄託,更讓人感受到光與熱。這番話真是讓沒有堅定宗教信仰的我,為之震撼,也確實讓我感受到劉老太太在靈性層面的充盈。

還有一位白髮的老先生,是退休的公務員。他說東門學苑讓他活到老學到老,在這裡總讓他感到年輕的一面。他還說:『我的體力不好,不過我每個禮拜來上課後總是讓我精神變好,也許是心理有收穫吧!』確實,心靈方面的能量,對於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能讓老年人活得更年輕。


雖然在東門教會參訪只有短短的十來個小時,但讓學生看見了健康的老化,這裡的心理和宗教靈性的力量,讓參與的銀髮族們過得更好。這裡的環境讓人感到舒適,氣氛讓人感到平和,更讓人有回到另一個家的感覺。對於長輩們而言,也許就是這份歸屬感讓他們自發性的來學苑活動。在醫學上,預防勝於治療。在成功的老化中,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重於退化之後的消極復健。之後亦有機會去參觀三芝的雙連老人養護機構,都讓我省思對老年照顧的完善到底應該如何,對於照顧這些老年長輩們,他們更需要被我們所尊重、給予最適當的醫療並協助他們做一個最好的決定。


  台灣在1994年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少子化的影響,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可能會到達百分之三十。因此老年人的心靈健康更必須被重視。東門學苑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和課程,讓許多長者們透過教會和學苑而過得更好。如果將來有更多的時間,很希望能再參與學苑的活動。因為它不只對老年人有幫助,而是對所有人都是如此,只要有心,相信就能在這得到滿滿的收穫!最後再次謝謝盧俊義牧師、陳惠卿小姐,還有熱心幫助我了解東門教會的劉女士以及各位長輩們,謝謝!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