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半的福音

最近,在網路上,有一個關於信仰的發燒議題,有一間高雄新興教派的教會,透過youtube的影片,以及在其教會粉絲專頁的po文公開支持所謂的「成功神學」。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說成功神學不好,坦白說,你乾脆不要信耶穌了。為什麼?因為信耶穌,本質就是想要成功、希望得到祝福。」在這段話中,若把「成功」、「得到祝福」改換成「病得醫治」、「所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生活不餘匱乏」、「出入得以平安」等等,這似乎就是我們經常所禱告的,也盼望上帝可以加添祂的恩典給我們,讓我們所求的都蒙應允、蒙實現。因此,當我們發現有人在批評「成功」神學的時候,就常常發現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因為他們所追求的好像沒有什麼不對。尤其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教會在宣教上都很成功,信徒人數可能在一年半載就可以有數倍的增長,我們就會更加懷疑他們所傳揚的真的是錯誤的嗎?還是我們自己的信心不夠呢?

確實,我們無法否認成功神學所宣講的「成功」,是基督徒盼望得到的。譬如,在東門教會裡,確實不乏在社會上被認為是「成功人士」。無論是在個人的事業上、工作上,或者是在做人處事上,我們也認為他們的成功是上帝所祝福的。只不過,「成功神學」卻是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來自於個人的虔誠,相反地,一個人若是「失敗」,那就代表一個人「不虔誠」。這樣的想法忽略了福音所隱含的另外一個部分,也就是「失敗」也可能是上帝所祝福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十字架」所代表的是祂的苦難,也是祂的失敗,甚至可能有人認為是上帝自己的「失敗」。不過,耶穌基督就是透過這樣的「失敗」經驗來施行祂的拯救,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救贖恩典。而基督徒除了能夠享受上帝所賞賜的「成功」以外,更可能透過學習耶穌基督的「失敗」經驗來成就上帝的旨意。這個經驗就是一種「捨己」的精神,就如耶穌所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這樣的「捨棄自己」(捨己)絕對不是要換取自己的「成功」,反倒是要盼望讓他人得到「成功」與「祝福」。

「成功神學」所宣揚的信息,看起來是無法反駁的,若仔細去思考,其實其所追求的「成功」,最終並不是帶來「祝福」,反而是會成為一個人的「重擔」。「成功神學」經常將「信心」與「成功」連結在一起,尤其將禱告是否蒙應允與個人的虔誠、信心綁在一起。一旦,一個人所求蒙應允,甚至超乎所求所想的,那代表他的信心是夠強大的,是一位虔誠敬拜上帝的人;相反地,若一個人所求的沒有蒙應允,那麼就是他的信心不足,不夠虔誠敬拜上帝。這往往造成信仰者的「重擔」,特別是在自己努力禱告之後,自己所求的無法實現的時候,常常會自責自己是不是不夠有信心,不夠虔誠。這樣的情形特別會出現在自己或家人生重病,甚至是面對死亡的時候,即使再怎麼禱告,卻發現自己所求的都沒有蒙應允,最終抱著罪咎感而死。然而,禱告並不是一種「操控」上帝,好像上帝就要照我們所求所想的去做;禱告反而是一種邀請,邀請上帝「介入」我們的生命之中,我們所求的盼望上帝的實現,但是照上帝的旨意,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因此,禱告成為我們與上帝溝通的管道,透過禱告,無論是否蒙應允,盼望我們生命都能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行。

因此,「成功神學」所傳揚的福音是「講一半的福音」,為何說是「講一半」呢?因為其所追求的「成功」確實可能是上帝所賜福給人的,無論是擁有財富、事業順利、家庭幸福......等等。不過,基督徒信仰的焦點並不是在於這些「成功」,反倒是必須認知到當上帝賞賜這些恩典時,表示我們有更大的責任,用這些恩典來服事上帝,榮耀上帝的名,而不是拿來榮耀自己的「信心」,同時也炫耀自己的「成功」。「成功神學」更是避免說到「捨己」的部分,同時避開了耶穌基督為人犧牲生命,更是把福音真正的意涵去除掉,這種「講一半的福音」並不是真正的福音。因為,他們期待的不是上帝介入他們生命之中,而是期待上帝成為他們得著「成功」的工具,可以任他們操控,好在世人面前彰顯自己的「信心」,更炫耀自己的「成就」與「成功」。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