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聲說阿們 如何帶領公禱》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這是一篇綜合新書介紹文和主責編輯者心得的介紹。
《齊聲說阿們 如何帶領公禱》,作者Dr. Laurence Hull Stookey,譯者蔡銘偉牧師,編訂江淑文長老,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
新書介紹文
當我們被要求帶領公禱時,那是一個極大的榮耀,同時也是重責。帶領公禱的人需具備一個典型的功能:那就是公禱的帶領者代表全體與會者站在上帝面前,當禱告結束的時候,能讓全體會眾同聲說出:阿們。

阿們是表達大家都同意的古老單字。阿們是希伯來詞語,然而在各國的語言中,無論是希文、拉丁文以及英語,各國基督徒聖經翻譯以及禮拜使用的語言中,阿們從未使用準確的意譯,而用拼音的方式保留一個解釋的空間。

阿們意謂著一個人所說的,得到其他人的認可。類似口語說的就是這樣!(這也是為什麼阿們是講道中常見的普遍回應方式,就如同禱告結束時一樣。如果帶禱告的人,無法勝任、代表與會者在上帝面前說話時,會眾就無法在禱告結束時,發自心底同聲說:阿們。

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長執培育過程中,絕大多數的長執在主日禮拜司會時,大多是參考或模仿前輩的公禱方式,幾乎沒有任何教材幫助長執學習如何帶領公禱。然而比起基督教書房內滿滿的「私禱」教材、指南,台灣幾乎找不到任何一本是以「公禱」為主題的專書。蔡銘偉牧師翻譯衛理公會牧師Laurence Hull Stookey 作品,Dr. Laurence Hull Stookey就其牧會、教學經驗和教案,考察教會歷史上的「集禱(Collect)」傳統,綜合而成的心得,完成一本有系統的學習公禱的信仰學習書籍,《齊聲說阿們 如何帶領公禱》。

從編輯的角度怎麼看《齊聲說阿們 如何帶領公禱》
負責這本書編輯的教會公報的出版主任黃以勒,書出版後,分享了以下心得。
從小被教育「禱告其實就是講話」,你怎麼跟父母講話、甚至吵架,就用相同的語言跟上帝講話。因此,我從未覺得禱告是件困難的事,以致於當有些人怯於禱告,不知道該怎麼做時,會感到不解,「你難道沒有跟長輩講過話?」

而這種「小孩對長輩講話」的態度,也讓我對晚近開始強調「禱告是一種權柄」「禱告帶有大能力」的玄化說法,感到很不習慣。不是,這種把「禱告」講得很厲害的說法,比較像站在獅子前的狐狸,或著,就像是某某立委的小孩,在學校跟看不順眼的同學嗆聲說我可以叫我爸爸修理你;或用特權照顧某些人一樣。

其實,禱告本身不帶力量,若有,都是因為禱告對象的主動作為。

隨著年紀大些,我開始懂得什麼叫做禱告的操練,操練是好的,但操練有兩種意義,最普遍的一種,講好聽一點叫做,「學習用哪些語言禱告,比較能獲得上主垂聽。」其實骨子裡就是一種人際溝通訓練,你要為著你的目的,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堆砌術語,用好聽話打動上主,或是按照一定的步驟禱告)。

然而上主是看內心,不是被言語「打動」的,步驟雖有意義,但也不是絕對的。這種訓練,更多是為了打動身旁的聽眾,讓大家認證這是滿有能力的禱告。
儘管我寫得比較負面,但這樣的操練其實仍是很好的入門,對於學習禱告來說,溝通訓練作為知識性的理解有助於第二層意義的操練。那就是,操練自己,貼近上主的心意。
也就是說,你越認識上主,你就知道上主怎麼想、怎麼做,從而,你的禱告不再只是小孩子般的我要什麼,而是開始知道,上主要的是什麼,而自己也如此想要。
當你越來越貼近上主的心意,就不再需要擔心妄求的問題,也不會糾結在「為什麼主都沒有聽我的禱告」。但你仍然需要時時調整自己,以免逐漸讓禱告變成上主為自己背書的工具。
我們在今年出版了《齊聲說阿們》,這本練習禱告的書籍,很值得一看。公禱與個人禱告有個很不同的特殊面向,就是帶領者必須要「看無自己」,不是從個人出發,而是試圖從整個禱告群體的角度去說話。

多數人過去只能夠憑藉著經驗,模仿,而鮮少有認真講解公禱意義與操作的指南,這本書的內容不僅作為閱讀,更重要的是在每個章節後附有練習題。甚至,要學習修改一篇不夠好的禱詞,由這樣的練習中,建立起完整的公禱的觀念,並發展出自己的公禱禱文。

雖然校對這本書很繁瑣,有些作為練習題而「刻意寫錯」的內容,會一直很想勘誤,抓出了幾個問題後才發現這是故意要寫錯的(下一次校對又忍不住圈起來再劃掉),常常需要一邊克制手上的紅筆,一邊把內容看完,但讀了之後有很多收穫,也對當中的豐富性有更廣闊的理解。

大家與長輩溝通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有機會統整大家的思緒,用一種獨特而周延的方式共同祈禱,讓群體每個人同聲說阿們,是一件極大的榮耀,這就是公禱,值得花時間好好學習。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