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的四個步驟

近日,MeToo運動似乎還沒打算停止,似乎還延燒到演藝圈。日前,藝人黃子佼在被爆料曾經性騷擾一位女性之後,沒多久就開直播承認自己的問題,卻報復性地爆料,讓許多藝人不堪的過去被掀出來攤在陽光下。最後,他選擇了自殘,被送進醫院治療。他會有那麼激動的行動,可能是認為自己過去不堪的事被抖出來之後,不只是他的演藝生涯受到打擊,他可能也會遭遇所謂的「社會性死亡」,遭受社會唾棄,永不翻身。當然,面對突如其來的爆料,對原本享有鎂光燈光環的他來說,排山倒海的壓力確實相當大。不過,這不代表台灣社會對於加害者是不寬容的,這並不是MeToo運動要帶出來的結果,而是希望社會正視性騷擾或性暴力的問題,在性別關係上彼此尊重,嚴守分際,讓社會更加美好。

許多時候,面對有人被傷害或彼此之間有衝突時,我們總是太快談論寬容或寬恕,這往往讓做錯事的人,可以用逃避的方式面對問題。打造一個理想的社會,寬容或寬恕卻又是非常重要。因此,正確地面對傷害或衝突是很重要的事。屠圖大主教是帶領南非轉型正義走出種族隔離政策的重要領袖,最終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他與女兒共同撰寫的書《寬恕》,書中認為寬恕的四個歷程:「把事情說出來」、「正視內心的感受」、「予以寬恕」以及「重建和放下這段關係」。第一個步驟,「把事情說出來」說明了寬恕的過程中,把發生事情的經過述說出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就如同MeToo運動中,許多遭受到性騷擾或性暴力的受害者不敢把事情說出來。當社會有了對於受害者的同理以及提供安全的氛圍,讓他們可以勇敢說出來,才是寬容的開始。緊接著「正視內心的感受」,即使事情發生的年代已經久遠,受害者的情緒仍需要紓解。

只有做到前面兩個步驟,才有真正談論是否對加害者「予以寬恕」的可能性。受害者是否「予以寬恕」,有時候我們給予太多的道德壓力,譬如說,「加害者已經道歉了」、「加害者自己也很慘了」等等,好像受害者一定要寬恕,否則就太不道德了。就如前面所說的,MeToo運動最重要的是讓這個社會更加地進步,而不是讓加害者死無葬身之地。不過,畢竟受傷害的是受害者,應該由他自己決定是否寬恕。打造一個彼此「寬恕」的理想社會,必須有耐心地等待,最終,必然可以放下彼此傷害的關係,重建新的關係。

詩篇137篇的背景是在被擄歸回的時期,被擄的猶大人思念故鄉,所以不願意在外地唱故鄉耶路撒冷的歌,也不願意彈琴。(詩137:1-2)不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們被巴比倫人逼迫唱讚美、喜樂的歌。(137:3-4)他們透過詩篇說出他們被敵人傷害的事實,甚至他們說出了咒詛巴比倫的話,除了期待他們被拆毀以外,更說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文「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137:9)這樣的經文讓許多人不舒服,好像那個仇恨是需要殘忍對待無辜的嬰兒才得以發洩。其實不然,若我們將這段經文當成情緒抒發,而不是真正地去執行的話,那恰好是寬恕第二步驟「正視內心的感受」。雖然詩篇137篇沒有直接談論「寬恕」的議題,卻巧妙地符合了寬恕的第一和第二步驟,提供「寬恕」的可能性。

因此,或許因著MeToo運動的盛行,造成台灣社會有點不安感,卻也可能因此讓社會進入更寬容的社會,重建彼此更正確的關係。假使我們是受害者的一方,透過勇敢說出來,並且正視自己內心的感受,讓自己有機會去寬恕加害者,並且重建關係;假使曾經為加害者,更必須勇敢面對事實,正視受害者的情緒與感受,最終讓自己保有機會被寬恕,進而重新建立關係。盼望有一天,這個MeToo的運動可以終止,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台灣社會。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