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告別》~觀後感

對許多人來說,每天如常的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會不甘寂寞,想盡辦法讓自己過一個充滿挑戰的生活。無論如何,絕大部分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一些事情所打亂。現實生活卻不是如此,常常會有一些變數、超過自己預想之外的事發生,譬如自己或親人生重病,事業出現重大危機...等等。或許,有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仍然把它視為挑戰,卻也必須承認面對這些變數必須花更多的心力才能夠處理好。

2019日本電影《漫長的告別》,是一部改編日本作家中島京子同名小說的電影。主要是描述一個家庭中的父親患有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之後,家庭成員怎麼面對克服這個生命變數的故事。在還沒看這部電影時,總是會覺得這部電影可能會圍繞著這個父親帶給家庭的重擔,並探討在必要時做出正確的抉擇。譬如,在電影中,母親和兩位女兒在探討病情日益嚴重的父親,該是送安養院還是留在家裡,以及在呼吸功能漸失的時候,該裝人工呼吸器還是不該裝。不過,這些都不是這部電影主要討論的,就如在抉擇裝人工呼吸器的討論中,兩位女兒都認為父親會不想要裝,但母親卻說「別把我當笨蛋!根本不用想,我早就有答案了。」最後,電影並沒有呈現出父親是否有裝人工呼吸器,證實了電影無意討論這些議題。

相反地,這部電影所要探討的,反倒是在人該怎麼看待生命中的變數。對於電影所有的角色,都是面對父親(外公)的病,打亂如常生活的步調。大女兒必須從美國、日本來回;小女兒必須放下她的理想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在電影中,慢慢地揭露了母親、兩位女兒各自所面對的生命課題。在如常的生活中,這些生命課題往往被隱藏著,暗自地影響到每個人的人生。而是在面對父親重病的生命變數時,這些生命課題所隱藏,完整地暴露出來。這樣的情況,是我們每個人都常常會發生的,在面對生命各樣的變數之時,也就是我們面對生命課題之時。

在電影中,原本母親從來沒有察覺老公對她的情意,卻因著老公在漸漸失智過程中,記憶和語言回到相對單純的情況,感受到從年輕時,老公對她的情意與關心。而從小聰穎的二女兒,似乎背負著父親的高度期待,盼望她能承襲父親在教育界的衣缽。不過,二女兒的興趣在於餐點,她最大的夢想是開一間餐廳。在電影中,透過與失智父親的互動,原本她以為在父親心中是不及格的女兒,父親卻清楚地表達對她所做努力的肯定。而大女兒所面對的課題,是她那位投注在研究工作的老公與她的關係。原來大女兒一直認為她在自己家庭中受到忽視,在與失智父親的互動、兒子逃學問題中,重新檢視與她老公的關係。最後,在父親病重的時候,她老公表達對她的關心和一連串貼心的舉動中,重新修補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提出了「典範轉移」的概念,在研究之中,所謂的「常態科學」體系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總是有一些「特例」,是無法在原本體系中得到解答。因此,這個時候就必須找到另外一個體系來取代舊有的體系來解決難題,這個革命過程就叫做「典範轉移」。作家褚士瑩在「獨立評論」的網頁中,他所發表的「生前告別式:直視最終的死亡,找回現在當下的自己」的文章中,就利用「典範轉移」這樣的概念,提到了「典範轉移是很重大的事,讓我們改變對世界一成不變的看法、鬆動既有的觀點、革新從小被教導的觀念,看清事物的本質,以及更多。」這提醒了我們,如常的生活往往讓我們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某些時候,需要透過「典範轉移」,改變我們的看法、觀點以及看清事物的本質,而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在我們生命遇到變數的時候。

電影中,面對失智的父親這個變數,原本看起來讓家庭成員陷入了難以解題的難題。不過,卻因這樣的變數,讓每個家庭成員面對自己生命課題時,從過往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視自己生命課題,改變他們的看法、觀點,最終看清楚事情的本質,課題迎刃而解。就如同大女兒的老公,再一次與她、兒子的對話中說「加拿大底鱂,我正在研究的北美小型魚,牠們經常在變化。比方說,身為海水魚,也能活於淡水。不管在高溫或受化學物質污染之地,為了適應各種生存環境,牠們的腦下垂體會分泌賀爾蒙,自己產生突變,繼續生存下去。」在面對生命中的變數,只有自己改變才能重新適應環境,也可以讓自己生命得到改變。而在另一次大女兒和老公的對話中,老公說「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這不是基本道理嗎?」大女兒回答「家裡的人生就置之不理嗎?」老公回應說「我可沒那麼說」。沒錯,親人、朋友互相照顧、在互動中彼此幫助是正常的,但面對生命的課題,只有自己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多的生命課題等著我們去面對,特別是在生命中出現一些變數時,剛開始常常讓我們不知道如何接招。然而,只有勇敢地去面對,甚至在看起來難以解決的難題中,試著做「典範轉移」,改變往常的思維,往往可以讓自己有新的看法、觀點,以及更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在教會中,也是如此,當教會陷入困境的時候,往往需要的就是「典範轉移」,提供看待教會事工的新思維,或許更能看清楚教會所面對的課題,找出解決困境的方法。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