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像面鏡子

印度國父聖雄甘地,他曾帶領印度人抵抗英國的統治,最後帶領印度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甘地不是基督徒,但他常常會用聖經中的登山寶訓來與人分享。曾經有宣教師問甘地說:「甘地先生,雖然你經常引用基督的話,為何那麼堅決不成為基督的信徒呢?」的確,這對於所有人都會很納悶,既然那麼喜歡用聖經與人分享,可想而知,甘地一定很認同耶穌基督所說的話,那麼怎麼不願意成為基督徒呢?甘地的回答值得基督徒來省思,他說:「我喜歡你們的這位基督,但我不喜歡你們的基督教徒。你們的基督教徒是那麼不像你們的這位基督。」

甘地會這樣說,和他年輕時的經驗有關。那時的他有機會去南非工作,他開始接觸教會。有一天他想進入一個白人的教會,他居然被拒絕,還被辱罵:「這個教會不接納窮鬼。」並且把他趕出教會。這是因為當時南非的種族歧視相當嚴重,而歧視的觀念也進入教會之中,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衝擊,就如他所說的「如果基督徒真正按照聖經裡找得到的基督的教導生活,所有的印度人今天都會成為基督徒」。甘地所說的,正是打中基督徒的要害,的確,許多時候,基督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符合基督的教導,特別和甘地相比,他用非暴力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成功地讓印度獨立,他所做的確實符合基督信仰的教導。因此,甘地的一生,被認為是「不是基督徒的基督徒」,意思就是他的生活比很多基督徒活得更符合基督所教導的生活。

在雅各書中,提出了信仰的行動是很重要的,因此,提醒我們不要單單聽道理,更要付出行動遵行它。(各1:22)雅各用照鏡子作為比喻,我們知道照鏡子的用意,不只是欣賞鏡子中的自己,更是要修整自己的儀容;真理像是一面生命的鏡子,除了確定自己的生命狀況,更是透過真理顯明自己生命問題之後,是否讓真理改變自己。若如此,必然就能夠不再發生甘地所說的,他在基督徒中間看不見基督徒是符合聖經所教導的,以致於他不願接受福音。

神學家祈克果,他曾經用看情書來解釋一個人應該積極去遵行真理。他假設有一對情侶在談異國的戀情,他們兩個對雙方的語言都不是很熟悉,也只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寫情書。當有一個人收到情書,以現代人來說,可能就要丟到google翻譯去翻譯,有用過的人都知道,常常會有錯誤的翻譯出現,或者是詞不達意的可能性。所以,當這個情書翻譯完了之後,再怎麼仔細看,都可能會錯意。這就如同我們看聖經一樣,或許很快看得懂,也或許有許多時候有看沒有懂,甚至有可能會錯意一樣。而異國戀的情書對雙方都是一大考驗。不過,在熱戀中的情侶,往往很想要表現出對對方的愛,再怎麼困難,一定會將情書看完,也很想把情書讀懂。讀聖經的人或許也應該如此,就算經文再怎麼困難,都要努力讀懂,甚至去問懂聖經的人,或許是牧師,或許是教會的長執,也或許像甘地一樣,雖然不是基督徒,但他根據聖經所教導的去做,讓人認為他更像基督徒。

因此,齊克果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也就是當異國戀中的男友,收到信之後,努力翻譯,他看到信中有提到他在美國的女友很想趕快與他見面,所以,這位男友就排除萬難,就好像在疫情期間,可能要被隔離、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還是要飛到美國去見她。結果,當他一見到女友時,信中的內容卻可能相反。女友可能是說她很快地就可以飛到法國找他,也可能是說,在疫情期間,雖然很想看你,但希望他不要衝動,等疫情緩和再來美國看她。不過,你想想,即使男友誤解了女友的意思,他們會彼此怪罪嗎?我想,特別是在熱戀期的時候,女友絕對可以體會到男友的用心。齊克果用這個情書的例子,就是要告訴我們,知道真理之後,去做就是了。即使可能誤解聖經,可能不夠了解聖經,但上帝盼望的是我們願意去做的心,並經常回到聖經這個鏡子中反省自己是否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真理像面鏡子,照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軟弱的我們,聽到真理之後,不用真理當做鏡子,反倒是用真理去指控別人沒有做到。我們要清楚知道,這樣做並不是將真理當做鏡子,而是把真理當作令箭,想要指使別人而已。真理像面鏡子,讓我們清楚自己的問題,並且去修整它,直到有一天,透過我們的所作所為,讓人清楚看見自己是跟隨基督的人,我們就成為傳揚真理的器皿,並讓真理成為別人的鏡子,讓他們也可以透過真理來修整自己的生命。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