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觀後感

就如翁嘉立兄在Facebook針對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的貼文中,提到了當電影結束,正在播放很長的字卡,裡面有演員名單以及贊助者名單時,似乎沒有人願意站起來離開,這樣的現象絕不只是嘉立兄所看的那場而已,在我們全家去看的那場也是同樣的情況。對於這樣的現象,我認為是在那不灑狗血的劇情中,觀眾已經慢慢地進入電影的情節與角色中,不知不覺地承載著歷史的傷痕。散場前的沈默,一方面,沈重地面對現實生活,另一方面,也提醒著自己要勇敢地邁向未來。而在電影中,嚴水霞總是用禱告、用聖經來帶領著單純的余杏惠面對各種不同的困難。這讓身為基督徒的我,可以有更深刻的體會。基督信仰總是帶給受壓迫的人,在毫無盼望的情況下,仍有著倚靠的力量。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是改編自曹欽榮的口述書籍《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編劇將書中六個女生的故事濃縮為電影的三個角色,分別是女學生余杏惠、才華洋溢的舞者陳萍與年輕母親嚴水霞。這三個角色,在面對白色恐怖的政治迫害中,分別展現出了不同的應對方式。電影一開始,似乎又陷入想在這三人之中分出好人壞人。就如同嚴水霞總是直挺挺的對抗在綠島所受的苦毒,心中便燃起對她的認同;而陳萍在被抓的時候,就是屈服於威脅,且在監獄中遇到壓迫時,總是用屈服換取她的空間。特別是她用身體換取大隊長的相助,確實一時無法讓人苟同。不過,就如同飾演余杏惠的演員余佩真在受訪的時候,表示她在詮釋余杏惠這個角色時,她是一個單純的學生,受到了嚴水霞的幫助與帶領,似乎學習了她的堅定,不過,隨著劇情的發展,她發現余杏惠愈來愈像陳萍,用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來面對所有的挑戰。因此,可以發現這部電影並沒有要我們去分別這三人的好壞,反倒是回到自己身上,面對這樣的壓迫,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個性以及當時的處境來做出回應。沒有人可以對自己的選擇置喙,只要用堅定的信念去對抗各種不同的壓迫。

就如《獨立評論》由作者米果所寫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的時代溫柔〉一文中,評論這部電影是「超越恐懼的溫柔」。文中提到了:「電影極其溫柔,溫柔到惡人也有可憐之處,而良善的人在無能為力的時候,還想要保護對方。」在極惡劣的環境之中,看起來自顧不暇,人性良善的一面卻經常出現。在電影中,當許多人看來都無力解決眼前的壓迫時,總是有人挺身而出。這部電影最不簡單之處,就是主要述說白色恐怖這樣悲傷的歷史,卻不強調其中的悲情,好迅速讓觀眾感同身受,也藉此來增加電影的可看性。在溫柔中,看到了面對歷史悲情的力量。即使在電影的最後,嚴水霞被帶出槍斃,當閃光燈一閃,她展露出笑容來,緊接著許多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相片慢慢地被放上銀幕,許多人在被槍斃前,都展現出微笑或堅定的態度。

漸漸地,可以感受到在電影中嚴水霞所說的「犧牲,會帶來力量。當犧牲來臨時,我們微笑以對,因為這是反抗的最高境界」這個犧牲所帶來的力量,又回到了電影結束後,許多人遲遲不願離開,甚至坐在椅子上沈思。面對他們的犧牲,換取了現代人更有力量來面對生活的各項挑戰。特別是,面對各種不同的壓迫,因有他們的犧牲,讓人對未來不至於失去盼望。就如同電影的尾聲,所有被關的人,包括被槍斃的嚴水霞,用他們最自然的一面聚集在一個很漂亮的地方,似乎傳達了悲情中仍有盼望。對於基督徒來說,這當然就是所謂的天堂。面對時代的悲劇,用悲情去處理,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眼淚與同情;然而,若用溫柔卻不失堅定地面對,即使犧牲了,仍知道會帶來力量。這讓我們在面臨未來各種不同的挑戰之際,包括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台灣的野心,能夠溫柔卻不失堅定地面對,犧牲,會帶來力量,溫柔也是。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