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毋以神為名》第四章讀後感

對於基督徒來說,「替罪羊」這個詞,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十字架上的耶穌。就如同舊約的贖罪祭一樣,人們獻上羔羊為祭,替代人受罪,讓人得著救贖。耶穌成為「替罪羊」,替代人的罪獻祭,也彰顯上帝對人的公義、憐憫與慈愛。耶穌所做的,並不是人經常會做的,即使對於自己的父母、孩子或親人,「替罪羊」的行為,偶一為之是可能的,長遠下來,人總是替自己著想,很少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單單求別人的益處。在社會上,更多的是期待別人成為自己的「替罪羊」,若需要的時候,總是盼望犧牲別人,好成就自己。

在《毋以神之名》的第四章談到了「替罪羊」,所談的卻不是「耶穌」,而是在一個團體內若出現很大的紛爭,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時,團體為了紓解對峙的壓力,找一個「替罪羊」轉移焦點。這個「替罪羊」可能是雙方的「共同的敵人」,也可能與雙方都沒有直接關係,只是「路人甲」而已。作者在第四章一開始,以近二十年來幾個「反猶太人」的領袖為例,摘錄了他們仇視猶太人的言論。接著,他提出了幾個事件,是關於伊斯蘭穆斯林對於猶太人的攻擊。作者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挑猶太人下手?」通常的解釋是:「伊斯蘭極端主義者之所以挑猶太人下手,是因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衝突已久。」不過,作者認為這些恐怖份子不是針對「反猶太復國主義」,而是「反猶主義」。這兩者的不同,在於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衝突,是在於以色列國的成立,威脅到巴勒斯坦的領土與生活,若如此,那麼應該攻擊「反猶太復國主義」的支持者。不過,他們攻擊的,卻是衝著所有猶太人而來。

作者以反猶主義做為討論的焦點,並不是要放大猶太人所遭遇的苦難,而是即使世人對於納粹大屠殺記憶猶新,從中也了解「反猶主義」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至今,反猶主義卻從來沒有真正消失過。當然,在這個世界上,也有用錯誤的眼光,觀看伊斯蘭教以及穆斯林,這些仇恨都可能帶來令人類無法承受的災難。作者從今日伊斯蘭反猶主義和1930年的納粹德國之間,提出了三個共同點。第一個共同點是「執迷」,明明許多反猶太人的理由或觀點都是充滿荒謬。例如,1935年紐倫堡法通過,德國猶太人被剝奪所有的公民權利,證明了他們完全沒有權力或影響力。而希特勒卻指控猶太人權勢蓋天,可以掌控全世界;第二個共同點是「不理性又自我矛盾」。例如,一方面說他們太富有,另一方面又說他們太窮酸,反對他們的理由充滿這樣的矛盾;第三個共同點是「反猶主義是新的」,一般會認為「反猶主義」是緣起於基督宗教出現以前就有敵視猶太人的例子,不過,作者認為「反猶主義」這個詞在1870年代才出現,一開始是厭惡猶太人是因為宗教不同的原因,到了19世紀演變成針對種族不同,導致猶太人被仇視,這就是為什麼強調「新的」的原因。

從前面的第二章得知「暴力起於群體之間的人我之別」,而第三章提到了「病態二元論」就是把他人妖魔化。作者提到在某個大群體之中,可能是在國家、社會、社區、部落等等,內部有兩個群體有衝突,最後可能造成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之中。法國文化學家Rene Girard認為「雙方結束惡性循環最有效的辦法,是拿第三方開刀」。這就是所謂的「替罪羊」的概念,而且所找到的「替罪羊」不能太弱才能發揮功能~既能以暴力相待,又不需要擔心報復。反猶主義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內部衝突」,也就是只有自己所屬的大群體(國家、社會...等等)內部有衝突,為了紓解壓力,就必須尋找「替罪羊」~猶太人來紓解內部的壓力,好維持群體的完整性。然而,從歷史的事實來看,尋找「替罪羊」紓解群體內部壓力,將造極大的傷害。因為,內部衝突所產生的暴力,人們會問:「誰對我(們)做出這種事?」轉移到「替罪羊」,人們會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一旦把替罪羊妖魔化,所說的理由再怎麼荒謬、不理性、矛盾,都可以合理化所有的暴力以及所帶來的毀滅。

就如兩岸專家學者在習近平還未確定連任中國領導者之前,往往會認為台海之間發生戰爭的機率提高,就是若中共內部鬥爭衝突加劇到無法解決,勢必台灣就可能成為「替罪羊」,發動對台灣戰爭好紓解內部的壓力。在我們生活中,無論是在家庭、教會與社會的生活中,在兩人或兩個群體的劇烈衝突中,都可能尋找「替罪羊」來紓解雙方的衝突。就如同若一對夫妻吵架到不可開交,不斷循環的時候,很可能他們的孩子就成為「替罪羊」。當然,大部分的時候,對於「替罪羊」的傷害並不像猶太人被當作「替罪羊」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不過,這對「替罪羊」是相當不公平的,也可能造成「替罪羊」一生無法抹滅的心理創傷。當然,教會中的內部衝突也是如此,有時候,兩個小群體的明爭暗鬥,在不斷惡性循環之下,可能會傷害教會的發展。為了紓解這樣的壓力,往往不是兩邊坐下來好好談清楚,反倒是演變成有一方或雙方尋找一個「共同的敵人」成為他們之間的「替罪羊」。不過,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從信仰來看,「替罪羊」是耶穌基督,他不是找他人成為「替罪羊」紓解當時的衝突,反倒是自己成為那個「替罪羊」,為人捨命,傳達上帝的救恩臨到世上的好消息。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