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價的恩典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22-05-01 01:40
潘霍華在其〈重價的恩典〉一文裡,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說:「廉價的恩典乃是我們教會的死敵。」對於當時的德國人來說,他們幾乎是一出生就是基督徒,就如同在教會中有許多人是好幾代的基督徒一樣,他們出生就是基督徒。或許因為這樣,上帝的恩典好像是唾手可得,即使是得著所謂赦罪的恩典,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反而忘了耶穌為了這個恩典而犧牲生命。因此,這個恩典是重價的,不是不需要付上代價的。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是「廉價的恩典」,最終,信仰沒有讓人有所改變,一切的生活和沒有信主的生活沒什麼兩樣,無怪乎,潘霍華說廉價的恩典是教會的死敵,因為這傷害了福音的真義。對他來說,「廉價的恩典是不付作門徒的代價,是沒有十字架的恩典,也是沒有道成肉身和永遠活著的耶穌基督的恩典。」
在上週的講道中,從詩篇第1篇到詩篇第150篇,是從「順服上帝」到「讚美上帝」的道路。而舊約神學家Brueggemann在其著作《The Psalms and the Life of Faith》(詩篇和信仰的生活)中的一文〈Bounded by Obedience and Praise: The Psalms as Canon〉(受到順服與讚美的界線之間:詩篇作為正典),他用馬可福音10:17~22作為例子,耶穌面對那位問他怎樣才能得到永生的財主,耶穌提出兩個條件,第一,就是與詩篇第1篇期望相同的遵守誡命(可10:19);第二,就是詩篇150篇所暗示的「全然捨棄」(可10:21)。當然,從故事中,我們知道順服與全然放棄的讚美上帝,前者似乎相對容易些。因此,信仰最大的困難,絕對不是信靠上帝、順服上帝,而是在走向全然的讚美之路,必然需要付上代價,最終才能真正領會到上帝的慈愛(希伯來文:hesed)。詩篇150篇中的完全捨棄自我,單單地讚美上帝,這與潘霍華「重價的恩典」觀念相符。
因此,Brueggemann提到「以色列人在苦難和盼望中、在哀歌和讚美中、在追求公平公義和感恩中與上帝的慈愛(hesed)角力,最終,接受上帝的慈愛(hesed)作為生命的前提,讓我們得以從順服走向讚美之路」。因此,從順服走向讚美之路,這樣的路不是好走的,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比其他人走得更好。因為,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多挑戰在前頭等著我們,無論在順境中,懂得感恩與讚美上帝;或者在痛苦中,即使「哭賴」上帝,也願意透過哀歌與上帝有所連結;或者在追求公平公義的路上,願意與上帝同行;又或者在做錯的事時,真心願意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接受上帝的慈愛作為生命的前提,也就是接受耶穌基督的十架恩典,必然在生命各樣挑戰中學習如何倚靠上帝。
從順服走上讚美之路,必須完全捨棄自我,這樣的捨棄自我,可能是捨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過去進入修道院,而現在就可能是全職或全時間服事上帝。不過,也可能是我們的心態上的捨棄自我。上帝給予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有些人很會做生意賺錢,有些人很會讀書,最後當醫生、當老師,有些人在音樂上有很好的造就,有些人很會關心人......等等,而捨棄自我的意思,可能是願意用這些上帝給予我們的恩賜來服事上帝。譬如,我曾經遇到一個開工廠的基督徒,他曾經想要把工廠收起來,好專心服事上帝。不過,他很關心弱勢者,無論是更生人或者是陪讀班,所以在他考慮再三之後,他決定繼續經營他的工廠,好讓他可以有更多的財源來幫助他想要幫助的人。這就是一個捨棄自我,讓自己的生命從順服上帝走往讚美上帝之路的例子。一般來說,賺錢就是為了讓自己過好的生活,但是他卻是為了幫助弱勢者。因此,用上帝所賞賜的恩賜來服事上帝,這也是完全捨棄自我的一種方式。
從順服走上讚美之路,是因為知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重價恩典,也為了在這一路上知道怎麼去緊抓上帝的慈愛。我們不能輕看上帝的恩典,好像那是唾手可得,而不加以珍惜。只有付上門徒的代價,在所面對的各樣挑戰中,學習倚靠上帝,學習對抗這世界與信仰不符合的價值觀,學習將上帝所賞賜的恩賜全然擺上。直到有一天,如同詩篇150篇,我們單單地讚美上帝,沒有任何前提、沒有任何條件,用我們的生命彰顯上帝的慈愛,基督耶穌的重價恩典。
在上週的講道中,從詩篇第1篇到詩篇第150篇,是從「順服上帝」到「讚美上帝」的道路。而舊約神學家Brueggemann在其著作《The Psalms and the Life of Faith》(詩篇和信仰的生活)中的一文〈Bounded by Obedience and Praise: The Psalms as Canon〉(受到順服與讚美的界線之間:詩篇作為正典),他用馬可福音10:17~22作為例子,耶穌面對那位問他怎樣才能得到永生的財主,耶穌提出兩個條件,第一,就是與詩篇第1篇期望相同的遵守誡命(可10:19);第二,就是詩篇150篇所暗示的「全然捨棄」(可10:21)。當然,從故事中,我們知道順服與全然放棄的讚美上帝,前者似乎相對容易些。因此,信仰最大的困難,絕對不是信靠上帝、順服上帝,而是在走向全然的讚美之路,必然需要付上代價,最終才能真正領會到上帝的慈愛(希伯來文:hesed)。詩篇150篇中的完全捨棄自我,單單地讚美上帝,這與潘霍華「重價的恩典」觀念相符。
因此,Brueggemann提到「以色列人在苦難和盼望中、在哀歌和讚美中、在追求公平公義和感恩中與上帝的慈愛(hesed)角力,最終,接受上帝的慈愛(hesed)作為生命的前提,讓我們得以從順服走向讚美之路」。因此,從順服走向讚美之路,這樣的路不是好走的,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比其他人走得更好。因為,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多挑戰在前頭等著我們,無論在順境中,懂得感恩與讚美上帝;或者在痛苦中,即使「哭賴」上帝,也願意透過哀歌與上帝有所連結;或者在追求公平公義的路上,願意與上帝同行;又或者在做錯的事時,真心願意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接受上帝的慈愛作為生命的前提,也就是接受耶穌基督的十架恩典,必然在生命各樣挑戰中學習如何倚靠上帝。
從順服走上讚美之路,必須完全捨棄自我,這樣的捨棄自我,可能是捨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過去進入修道院,而現在就可能是全職或全時間服事上帝。不過,也可能是我們的心態上的捨棄自我。上帝給予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有些人很會做生意賺錢,有些人很會讀書,最後當醫生、當老師,有些人在音樂上有很好的造就,有些人很會關心人......等等,而捨棄自我的意思,可能是願意用這些上帝給予我們的恩賜來服事上帝。譬如,我曾經遇到一個開工廠的基督徒,他曾經想要把工廠收起來,好專心服事上帝。不過,他很關心弱勢者,無論是更生人或者是陪讀班,所以在他考慮再三之後,他決定繼續經營他的工廠,好讓他可以有更多的財源來幫助他想要幫助的人。這就是一個捨棄自我,讓自己的生命從順服上帝走往讚美上帝之路的例子。一般來說,賺錢就是為了讓自己過好的生活,但是他卻是為了幫助弱勢者。因此,用上帝所賞賜的恩賜來服事上帝,這也是完全捨棄自我的一種方式。
從順服走上讚美之路,是因為知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重價恩典,也為了在這一路上知道怎麼去緊抓上帝的慈愛。我們不能輕看上帝的恩典,好像那是唾手可得,而不加以珍惜。只有付上門徒的代價,在所面對的各樣挑戰中,學習倚靠上帝,學習對抗這世界與信仰不符合的價值觀,學習將上帝所賞賜的恩賜全然擺上。直到有一天,如同詩篇150篇,我們單單地讚美上帝,沒有任何前提、沒有任何條件,用我們的生命彰顯上帝的慈愛,基督耶穌的重價恩典。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