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受救贖恩典的幸福

從上週三就開始所謂的「大齋節期」,在這個節期,我們可以透過自省、默想、禁食等等,來預備紀念基督的受苦,而教會也開始換上了象徵「懺悔」、「警醒」等意義的紫色佈置。因此,這個節期是一個自我反省和悔改的時候,特別基督徒必須承認自己的罪,也祈求上帝憐憫臨到自己。然而,這樣的自省並不是讓自己陷入深淵之中而不可自拔,而是要在其中領受上帝的救贖恩典,讓我們有一個新的生命。

法國作家雨果所寫的《悲慘世界》,原本是長篇小說,後來也改編成音樂劇,2012年也搬上了電影大銀幕。在故事中,那位不斷地追捕尚萬強(Jean Vajean)的警探賈維(Javert),在一場革命行動中被抓,最後卻被尚萬強所釋放。這對賈維來說是極大的打擊,尚萬強是他用盡力氣想要把他抓進牢裡的犯人,但是他的生命卻是被尚萬強所拯救。在他們的對話中,賈維認為:「尚萬強一天做賊,永遠是賊,他總是用偷的手段來得到他所要的。」然而,尚萬強說:「你錯了,你一直都錯了,我和其他人一樣不好也不壞......我不會怪你的,你只是執行自己的責任而已。」

基督信仰一直以來就是強調「人有罪」的信仰,因此,當我們願意接受這個信仰,必然要先認罪、悔改,然後才能得到赦免。而我們也認知自己即使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們仍是軟弱的,仍可能會犯罪。只要我們願意省思自己的行為,仍然可以透過認罪、悔改,讓自己持續享受上帝的憐憫與恩典。然而,許多人卻誤用了「人有罪」這樣的觀念,我們經常用自己的信仰觀點在定罪別人。悲慘世界中的尚萬強曾經犯錯,甚至他透過坐牢付出了代價。不過,當他出獄之後,他仍然被限制居住地,社會也無法接納他,最終警探賈維不斷地追捕他。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總是用自己的眼光在看人,特別是看那些我們認為有罪的、犯錯的人,好像他們永遠無法得到上帝的憐憫與恩典。

在故事中的尚萬強,最後他到一個地方重生,並且成為很成功的企業家,最終也當上了市長。不只如此,他也很有憐憫之心,經常幫助那些需要的人。然而,警探賈維仍想要追捕他,就只是因為他離開了被限制的居住地。不過,在一次的革命行動中,賈維被革命人士逮捕,最終他們將賈維交在尚萬強的手中,但尚萬強卻不計前嫌地釋放了賈維。對於賈維來說,尚萬強這樣做,讓他內心相當地衝突與自責。又有一次,警探賈維有機會抓到尚萬強,但因著一時的憐憫之心,有可能為了回報之前的不殺之恩,最終放走了尚萬強。然而,對於一生執著在執法正義的賈維來說,他的內心感到更加衝突與自責,一方面他認為尚萬強是一個罪無可赦的犯人,另一方面,卻看見尚萬強所表現出的憐憫之心。就如他在自殺前所說的:「我就是法律,沒有人可以嘲笑法律。」但他心中的法律卻真真實實地被挑戰,而這個挑戰來自於尚萬強所展現的憐憫之心。最後,賈維因著內心的衝突與自責,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聖經中,「行淫的婦女」(約8:1-11)的故事讓我們印象十分深刻,當那些圍繞在婦女旁邊的百姓,準備拿石頭打死她的時候,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許多基督徒就如同那些百姓一樣,總是喜歡拿石頭來丟他們認為犯罪的人,卻沒有反省自己是有罪的,甚至他們所犯的罪也應該被石頭打死。其實,我們如同尚萬強一樣,我們要認為自己和其他人一樣「不好也不壞」,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去定罪別人,只有耶穌才是最有資格定罪的人,他卻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耶穌不是定罪這位行淫的婦女,而是憐憫她。

對於基督徒來說,或許有許多信仰教導需要去遵行的,但中世紀神學家多瑪斯說:「紀律的目標和準則無非幸福之追求而已。」意思是說,一切的紀律都是來自於我們人在追求幸福。這也就是說,我們所擁有的信仰教導,並不是要去定罪別人,而是讓我們自己能夠追求到幸福。因此,即使我們在大齋節期,透過默想、自省、禁食等等的行動,所追求的,就只是在上帝的赦免恩典之下的幸福而已。面對他人,我們沒有人有資格去定他們的罪,只有求上帝的憐憫進入他們的心中,讓他們領受信仰教導,並試著透過遵守信仰教導,讓他們可以得著上帝赦免恩典之下的幸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