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一種帶著風險與美感的選擇/陳寬義牧師

經文:馬可福音12:38-44

中心信息:奉獻,作為一種委身行動的選擇與記號


一、前言:募款的黃金經文與教會怪現象

去年中,因為道碩主任工作的關係,有機會為了探訪神學生,去到許多教會請安與拜訪。拜訪過程中,曾遇著許多教會,因為準備建堂或者是籌備修建,有著不同目的的募款講台。很有趣,我們發現,談到募款,大家所愛用的都差不多是今天的這段經文,可說是募款的黃金經文。幾個禮拜前,剛好因為没安排教會拜訪,就找到一間教會去作禮拜。坐下翻週報時,又看到今天這段經文,我竟然聽見自己不由自主的在嘆氣,然後就看著我的手很自然的,將原來準備禮拜奉獻的錢,也没多看內容,就塞進奉獻袋裡。然後,就開始有衝動想拿手機出來滑。列位同工,你剛才進禮拜堂,翻開週報,看見今天的經文,不知有没有和我一樣的反應?

那天在會前練詩結束,我看到司會長老已經起立就位,準備宣召,也就準備心要作禮拜的時候,忽然聽見樓下有一些動靜,就探頭看發生了什麼事。就看見一對夫婦和他的同伴,從禮拜堂正中間慢慢走進來。教會眾有頭臉的人,包括台上的牧師都起立迎接,有的喬位子,有的準備椅墊,等他們都坐好了,司會這才開始宣召。我心裡有強烈的好奇,什麼時候上帝的話語和時間,都得要等待的這個人,我想或者教會應該有很重要又很好的理由才對。於是就問坐在隔壁的長執,這個人是什麼人,剛好他也正在放錢進奉獻袋。他就邊放邊說:你不會看今天週報的經文喔,果然得要有大金主來,我們建堂所欠的金額,才有補足的希望。原來對他來說,經文=募款=大金主?我忽然間警覺,原來没有儆醒的自我預備、懶散隨便的的禮拜意識,所有已經視為習慣,看作理所當然的動作和理解,不但會將要對我們說話的經文「客觀化」,也就是把它當作是在說別人,是與我無關的事;還要在不知不覺中,將整個教會所有的人,包括你我,把我們人生必須倚靠盼望的焦點,從對上帝,偷偷轉向對世界,轉向各種物質條件、利害關係和現實中間。然後漸漸影響我們,將這些東西當作我們的上帝來拜它。而這種焦點被轉移的問題,對查考聖經來說,這常常也是我們面對很熟的經文時,所會遇到的試探和挑戰。

二、聖殿興廢的終極解答:寡婦故事的馬可閱讀框架
作一個歷史研究者,我比較習慣用看故事、講故事的方式來看福音書的故事描繪。對我來說,這種方式比將聖經撕開成一章一節來說明,它所可以對話的空間會更加深沉一些。從故事描寫的風格來看,馬可福音可說是一部簡單、清楚又甘脆的小說或是電影。特別是它對故事步調與速度的控制,更是它的特色。我們看從第一章開始,馬可在地理與時間背景的描繪上,筆下場景的變換速度,可說是十分快速;單單是第一章,就包括了以色列從北到南三個重要的地點:故事從北邊的加利利衝到南邊的約旦河邊,然後才再回頭北上,轉進北方迦百農的境界,單單第一章,就包括了三個地點的變化。

但是如果我們繼續往下看,這個在開始時,流動很快的故事,走到中後段,那本來一開始在鏡頭中,不斷快速變換的地點,就開始漸漸集中到耶路撒冷這座城;在此同時,它時間的節奏也開始越來越慢;特別是當馬可將鏡頭從城外,開始轉向耶路撒冷城內時,我們就看見故事開始從一天一天的描寫,漸漸越來越慢,來到最後,從審判到十字架上的這段,馬可福音可說是用一小時一小時的速度在說明。從速度的分配,我們就可以了解,從耶路撒冷城到十字架這段,大概就是馬可福音所特別要著墨的焦點。

很多講章或查經分享,會將這段經文的焦點,放在耶穌稱讚寡婦奉獻的態度上。我想基本上這没什麼問題,也確實是故事中的事實。不過,我們若想把它應用作為鼓舞大金主或激勵眾會友要奉獻的黃金經文,那麼,分享的人,就常常會遇到一個在現實效果上的困難。

因為,對後來的讀者,尤其是對2000年後,坐在禮拜堂裡,我們這些生活在後現代的信徒而言,要以故事中這位窮寡婦所展示出來,這種「雖然自己不足,卻把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了」的奉獻標準,用來邀請大家回去以後,最好將銀行戶頭清一清,房子賣掉,將所有資產匯入去教會帳戶,才算是奉獻的「標準態度」,這種勉勵,對信徒來說,離我們的生活現實,也就是明天得交「學費、健保費;這個月要交的管理費、房捐、地價及貸款」這種每一日的生活現實,實在離的太遠。那麼,遇到這種經文或教訓時,坐在禮拜堂裡,又有認真在聽的人,會怎樣在聽與實際行之間,取得平衡呢?

心理學家就告訴我們,一般人遇著這種看起來離現實很遠的宣傳或者是教導要求時,人們會馬上將這種看起來難度高,作不到的勸勉給予抽象化、客觀化,有人稱之為進入避難模式。也就是人們會設法先讓自己對「奉獻」這件事無感,或者是儘量控制那個數額在不痛的範圍;然後開始告訴自己,耶穌所要強調的,其實重點是在「態度」,也就是焦點是在奉獻時,那種謙卑敬虔的態度。心理學上這叫作將問題「抽象化」,因為如此一來,原來十分具體的主題-是不是得「將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這個挑戰,就會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到底專家講的是不是真是如此,別人我不清楚:但是看我自己,看到很熟經文後,先嘆氣,然後因為對信息己經麻痺,就先將要禮拜獻金的錢,直接放進奉獻袋,就開始想滑手機這種回應和心態來看,將耶穌生前在聖殿的最後一個服事,這麼重大的主題,發展成只有為了「要鼓勵人為聖殿或者是教會,作無保留的奉獻」這樣的單獨主題,或者有著將經文過度簡化的問題吧?

三、微光也是曙光-寡婦的奉獻:耶穌在世聖殿服事的最後一幕
那麼,要怎麼看呢?如果我們能用看連續故事的角度來觀察,那麼第十章中,有一個故事,就一定得提一下。就是那段一位名叫巴底買的瞎子,受耶穌醫治得著看見的故事。這段故事中,有一個字很重要,馬可特別拿來當成人們對耶穌教導回應態度的一個代表,也就是在耶穌之前1-10章這段旅途中,所有相遇的以色列宗教領袖、民眾,甚至祂的門徒,對耶穌所傳提信息的反應。這個字,就是「瞎」!也就是「有看没有到」,硬心的意思。

對馬可福音來說,這種瞎、這種硬心,正是以色列這個信仰群體以及他們的信仰中心-希律的聖殿,必要受毀滅的原因;然而,正因如此,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認真跟隨真理、虛己相信與愛」,就同時標示出耶穌所要建造新聖殿,它運作的根本標準。也就是說,這整段故事的中心,其實在是在指向一個信仰團體,必須認真儆醒的重要的主題:就是聖殿(或者是教會),它之所以會受毀壞受棄絕的原因,以及若想從「瞎」與硬心的實況中重建的祕訣到底在那裡?

這個重要的主題,在馬可福音,是從十一章,也就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人稱「棕樹主日」的第二天,「耶穌咒詛無花果樹」這個事件來展開。許多聖經學者將耶穌「潔淨聖殿」的行動,放在他咒詛無花果樹,以及後來無花果樹果然全部枯乾,這兩個事件之中;馬可用一個前一個後的三明治結構,來表達這個只重表面、不結果子、懶散腐敗、欺負弱勢,已經成為賊窩的聖殿,它將來的命運;也就是像這樣的聖殿,已經不再是人們能得著憐憫拯救的地方,反倒將成為上帝要施行審判的對象。

時間繼續前行,接續在這個無花果樹枯乾審判的預告及展示之後,11-12章,耶穌就隨即開始祂在聖殿中,最後一天的服事。在這一天裡,祂開始直接回應祭司長、長老、撒都該人、文士等人對祂權柄的質疑;也是在這一天,祂用比喻、用智慧的話,直接回答他們有關祂的教導,各種在實踐上存在風險的問題;時間一分一秒慢慢走到了最後,耶穌用的是文士與今天這位寡婦,他們兩人奉獻的對比,來作為祂這一整天聖殿服事分享的結束。很重要!對不對?我想,這個排列的方式,通過這個最後的鏡頭,耶穌將這個看起來無權無勢,没錢没盼望的寡婦,她全部人生的奉獻,就放在鏡頭的最中間,來作為整個聖殿將毀壞無盼望信息中,雖微小,但卻充滿光線的答案和盼望。在聖殿服事的最後,耶穌告訴我們,聖殿或教會要重建,要復興,請看這位寡婦的奉獻!

四、奉獻-一種帶著風險與美感的選擇
你一定會問,這個窮寡婦的奉獻行動,到底是怎樣才能成為聖殿、教會,甚至我們個人想要得著重建與復興的答案及盼望呢?我們得回到故事中那個聖殿的現場去觀察,才能看個清楚明白。有關這二種奉獻的對比,聖經是這樣描繪的:

十二章38-40節,耶穌在聖殿中,曾對文士們提出他的批判,祂說「你們要防備文士。他們好穿長袍走來走去,喜歡人們在街市上向他們問安」,又歡喜「坐會堂裏的高位,宴席上的首座」。其實在我們的教會與社會中,這些有錢又愛佔位子的人,他們的德性,我們多少都已經習以為常,喜歡看自己為大,人性不是常常都是如此呢?但這段經文的重點,其實是在後面這句「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

在當時的猶太社群裡,這些文士們特別喜歡穿長衫坐高位大位;他們特別重視與人相互問安,喜歡作長篇的禱告...等等,實在是與他們「一部份的收入」有關,就是一種作公關,找生意的概念;簡單說,信仰其實是他們生意的一部份。有點像我們這個世代的代書或是律師,他們通過代表人去處理官司、調解糾紛、辦理遺產繼承...等等,來收取佣金。所以,理論上,官司越多、越嚴重,他們生意會越好,自然收入就越多;所以有時,如果業務不多,有人就刻意製造讓它多,這才是生意。無兒無夫可依的寡婦,面對告不完的官司,不得不變賣生活所需要房產,來換取打官司的資金,常常是他們走到最後的命運。

但是要知道,以色列人的律法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保護孤兒寡婦。然而,當時的律法,在一些文士的手裡,就如同獻祭制度在祭司長的手中一樣,都成了可操作的專業、成為能通過欺騙、恐嚇弱勢,來得著利益的工具。故事中的寡婦,不但因為「腐敗聖殿和商業利益」互相勾結,成為宗教制度中受剝削的最底層;甚至在應該要保護他們的律法制度中,他們也得不到公平正義;耶穌說,「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他們用長長的禱告,用貪圖人們家產的假意請安,所製造出來的是最後只剩兩個小錢,走投無路,貧窮無依的寡婦。而這正是聖殿將被毀滅的原因之一。

然而,我想盼望也同時是在這個地方交錯。耶穌在最後的聖殿服事中,通過寡婦的奉獻,提醒我們將焦點轉回去,放在「奉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上面;如果我們能真實了解,又確實實踐這個本質,它就要成為新耶路撒重新建造與復興的基礎。

講到奉獻,那天,看到一位牧師好朋友佇FB分享他對十一奉獻的看法。我感覺說的很有道理,剛好借用來和大家分享。他說,他認為,上帝設立十一奉獻,是設計來讓我們心痛的!當我們奉獻十分之一的收入,會感到心疼的時,就表示我們已經把「錢」當作是自己的;自己的錢,奉獻出去,手就會抖,心會痛。那麼上帝為什麼又要用「錢」作奉獻的代表,來鼓舞人的奉獻呢?難道全能上帝會欠缺我們這份奉獻嗎?當然不是!實在是因為「錢」,是一個最直接讓人拿出去時,會痛的要命的代表(這也是為什麼廠商攏愛推行信用卡、line pay、applepay,因為不管什麼pay,重點是,拔毛時,讓我們較没感覺,較不痛,等帳單來時,疼就來不及了)。

事實上我們所有一切,包括時間、才能、經驗、資源以及我們每一天的生命,没有一項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全是上帝委託我們管理的。「十一」/十分之一,就是這個概念。奉獻1/10,不是代表1/10是上帝的,剩下9/10是我的。不是!奉獻出去的1/10是10/10的「代表」而已。1/10歸上帝,意思是所留下來的9/10,包括我們每一天的人生,攏是上帝暫時委託我們管理、運用而已。「錢」只是代表,通過奉獻,上帝要我們回頭注意的焦點,是我們全部的生命怎樣使用的問題。

他說「十一奉獻」是上帝所設立,為著防止我們腐敗的機制。它是地板,不是天花板。也就是當1/10已經不會讓你心痛的時,那麼你自己要知道,十一奉獻的提醒,已經對你無效,你得考慮將比例提高,提高到你會心痛的邊界,再一次去體驗奉獻到會痛的感覺,對你信仰生命的提醒和意義。從這個地方出發,我們才能稍微體會,聖經說「眾人都是拿有餘的捐獻,但這寡婦,雖然自己不足,卻把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了」。這段經文中深刻的教導與意義。

列位同工,她受耶穌的讚賞,不只是因為「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時,她謙卑和敬虔的態度。没錯,這是一個視角;但我想,更加是因為這位寡婦,在那些迎面而來,就是活在宗教的欺壓、文士的欺騙、活在現實的種種困苦挑戰中,她仍没有失去她對上帝單純的愛與信。她用她的所有,換成今天,在台北市買不到半個便當的錢,全然獻上,用行動來實踐她心裡對上帝全然的愛和相信。這種不管得時不得時,没先算後果,甘願先將一切獻在上帝面前的投入。在某一種程度上,都像之後在伯大尼,用盡珍貴哪噠香油來服事耶穌的馬利亞一樣,他們都用他們的行動回應了耶穌所說,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就是用全人,全力行動去實踐對上帝的忠心、相信和完全的仰望。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信上帝,是「信真的」。她雖然沒有能力,像站在另外一邊的文士,祭司長,獻上「燒化祭和各樣祭祀」,然而她卻甘願用她全部的人生投入在她所信的當中。耶穌讚賞她,來相對於站在她對面,就是那些將來得面對審判的舊聖殿、舊機制、舊習慣和舊價值;這個行動表明,若是一個人甘願用「心性意力」,就是甘願用他的全人,單純去信上帝,去愛人,他就要成為新聖殿建造的根基,成為現代教會復興的源頭。我這位牧師朋友說,至於那些說什麼用奉獻來換上帝的祝福的講法,說小投資賺大錢,說「奉獻越多祝福越多(而且定義祝福等於金錢,成功)的那些人,他講,Give me a break!頭去牆壁撞一撞,看會不會比較清醒一點?有道理,對不對?

五、過去與現在-兩個小錢與20個銀子的典範vs一種完全委身的吊詭與美感
所以我說,每一次的奉獻,都是一種帶著風險和美的行動。沒有全人全心的投入,嚐不到屬天國價值的美。信仰,原來就不是保持距離的客觀批評與斟酌計較,所能找的到的。它是一種行動,一種為愛、真正甘願放手去信,一種「縱身一躍」「御風而去」「隨風而落」的美感。有人說,「神經病,將養生的都獻上了,明天怎麼辦?這不是頭殼歹去,什麼才是頭殼歹去?」傻傻的獻出去,到底明天的生活費要怎麼辦?列位同工,就是因為我們不可能算的週到、也總是看不完全,所以,只有學習著放手相信:相信上帝會聽見。只有放手相信,我們有限的人,才有機會可明白,原來萬事都是在上帝手中的奧秘和盼望。你會說,牧師,不要唱高調了,要放手那有那麼簡單?

兄弟姐妹,没有錯,就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作不到-放手不要算,所以上帝設立奉獻,來操練我們這種屬天國的生活日常。所以如果我們對奉獻的禮儀還有敬虔,如果我們不是用看紅包場,那種歐吉桑放紅包的心態來奉獻,那麼,每一次的奉獻,都會是一個選擇和風險,親像祁克果所講,它要推著我們走到理性計算的懸崖邊,信還是不信?要跳還是不要跳?會測試出我們身上那條我們號稱在與上帝互動中,所共同編織出來的那條繩子,它的品質如何,又,它到底是牽在什麼人的手中?

幾禮拜前,又去到一間教會作禮拜,剛好教會邀請一位退休的牧師來分享信息。牧師講,大家都很愛唱的「天父恩典真正大」,在他三十幾年的牧會生活中,讓他聽了最激動、流眼淚又起雞母皮的,是對他在聖望教會牧會期間,從他會友口中所唱出來的歌。聖望教會,是設立新北市迴龍樂生療養裡的一間教會,它主要的會友,就是受社會、親友,甚至是自己所抛棄的麻瘋病友(後來改稱作漢生病)。因為長期没有牧者,去找這位牧師幫忙的時候,就表明他們所期待的,是找到一位牧師,願意在他們孤獨人生的最後,可以帶他們在信仰中,送他們走人生最後一程。牧師說,他報到時,有70幾個會友,牧會5年,也確實主持過30幾場的告別式。他說他曾問自己,我們都會計算,這種簡單計算也知道没有盼望的地方,他是要怎樣在這裡帶這些人聽見福音、看見盼望呢?

2009年,88風災的那個禮拜日,因為看見受苦人那麼多,他的會友就聚集來找他,表達甘願為那些受苦中的人來奉獻。牧師說,他心內在想,難道還有有人比你們更弱勢,更需要幫助嗎?就問他們,你們那來的錢,能奉獻給其他在受苦中的人呢?他們回應說,因為政府對漢生病的賠償贊助金剛發下來,他們甘願用他們所有,就是他們最後養生的錢,來幫助受苦中的人,他們說,因為我們知道「天父恩典真正大」。牧師說,在這個人看起來没有盼望教會中,這些看來没有盼望的會友,為著單純的愛和信,竟然「用盡一生所有的」,為88風災中受苦的鄰舍,奉獻一百多萬。牧師講,在奉獻的那個禮拜天,他流著眼淚聽著他的會友,就是一生在痲瘋病受苦中的會友,所唱出的「天父恩典真正大」,是他一生聽過,最美,最讓人起雞母皮的一首詩歌。他說,上帝讓他在這個「用盡一生所有」的人,在他們的奉獻上,看見愛、信和盼望的福音。

70減去30,這個應該剩30幾人,註定要漸漸走入滅亡的教會,因為會友的放手的信、愛和單純的盼望,他們全心,全性,全情,全意的愛和信,讓照顧他們的醫護,社工人員、各種在他們身邊的人,因為他們,找到信仰,聽見福音,看見盼望。2019年,聖望教會,有超過120人在聚會,繼續在社區中作光、作見證,有夠美,對不對!

列位同工,2000年前寡婦的故事,2000年後聖望教會的故事,都在向我們見證,不用怕,我們可以從這裡平安出去,進入世界,繼續堅持作站在耶穌那邊的人,只要我們真正信,只要我們願意,我們甘願放手,試著信真的,用我們的全人,就是用我們的全心,全性,全情,全意投入去愛,去信呼召我們的主,我們會漸漸站在耶穌這邊,決志要一生繼續學習祂的旅途中,經驗到耶和華以勒,那個確確實實的安慰、美和盼望。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