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歌隊靈修營後記之二 - 花蓮鳳林.二二八/蔣茉春

此次靈修營的主題是「溫榮春牧師信仰腳蹤」,溫牧師1936至1938年牧養鳳林教會,因此到鳳林教會參訪是合理的安排。其實鳳林教會的張七郎長老,就是二二八事件受難的張七郎醫師,我也是這次來到教會,聽到葉萃華執事的解說,對這方面才有初步的認識。

張七郎長老出生於新竹湖口,父親張仁壽是一位漢醫,認識馬偕之後,成為客家人第一批基督徒,並且創設了湖口教會。張七郎後來考上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畢業後曾先後在基隆醫院、馬偕醫院服務,後來在淡水開設「仁壽醫院」,因為兄長提到東部醫療資源缺乏,所以張七郎在1921年將全家和仁壽醫院都搬到鳳林,同時也經營太古巢農園。根據張七郎次子張依仁的說法,太古巢就是「最早的房子」。

張七郎長老在行醫照顧病患之餘,也不忘記基督信仰。他是鳳林教會的創會長老之一,經常在醫院打烊之後,與同工召開長執會。在建堂獻金更是不落人後。在保守的客家小鎮,會友和未信者曾經發生衝突,也是張七郎長老出面斡旋,事情才得以圓滿解決。此外,鄰近的瑞穗、玉里教會,也是張七郎長老所關心的。由於信仰和愛心的緣故,他非常注重教育,他不僅栽培自己的三個兒子宗仁、依仁和果仁學醫,戰後也擔任鳳林農校(鳳林初中前身)校長,鼓勵地方子弟努力向學。

在「台灣人當家自主」的期待下,張七郎要求原先在滿洲國行醫的三位公子陸續返台,他本人當選花蓮縣參議員,並且公推為議長,也是制憲國大代表。但是在1947年4月4日,二二八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軍隊兵分二路,分別帶走了張七郎和三個兒子。除了二兒子依仁身上有軍醫證明倖免於難,囚禁三個月後獲釋,當晚張七郎和宗仁、果仁就已遇害,身上僅著內衣褲,所有值錢物品不翼而飛。張七郎、張宗仁和張果仁的妻子都成了遺孀。

這次到鳳林教會,承蒙李茂忠牧師好意安排,靈修營一行人從教會步行到太古巢農園(張七郎故居和墓園),高齡一百歲的張玉蟬(張果仁夫人)親自迎接我們,還唱日文歌《夕焼け小焼け》。牧師都稱呼她為「玉蟬姐」,時常在電話中噓寒問暖,平日起居生活是由女兒照料。

雖然從教會走到太古巢農園大概只有五分鐘,但是我人還坐在遊覽車上,內心千頭萬緒。其實吳三連史料中心出版的《花蓮鳳林二二八》新書發表會暨張氏父子、詹金枝女士(張七郎長老娘)的紀念禮拜,2010年4月4日就是在東門教會舉行。當天買了新書回去,讀完之後,心裡總覺得有塊大石頭壓著,如今大石頭又回來了。身為「姓蔣的外省人」後代,曾經讓我一度對台灣史卻步,但是這樣的想法因為上了張炎憲老師的課,開始有了轉變。我應該不是個稱職的歷史研究者,因為更多細節和疑惑,我實在不忍心寫,也不知從何落筆。或許只能帶著我的問題去見上帝吧。

「究竟是誰動手?是誰下令?」倖存的張家後代想要知道,所有台灣人也都有權利知道。我不反對愛與和平,問題是:如果公義不得伸張,受害者即使想要原諒加害者卻找不到對象,要讓他們原諒誰呢?如果不能讓加害者面對自己的罪行,甚至對於追求真相的人輕率地冠上「別有用心」、「破壞和諧」或是「撕裂族群」的罪名,難道過往威權時代下的歌功頌德,就可以粉飾太平,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請翻開聖經:是誰流了無辜人亞伯的血,又是誰強取了拿伯的葡萄園?(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