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棉花談現代英語之演變過程 /曾義治

這幾天,台北市街道旁的木棉花又掉落了。

首次接觸到木棉花,約在1965/1966年在台北當兵時,從牯嶺街買回的某一期半新英文版讀者文摘,中間有配上彩色木棉花樹的一篇文章。記得當時從未見過此種花樹,但查小字典一下就背起來了,至今未忘 kapok 這個單字,只是當時單字都是死背的。那時有越戰美軍顧問在台,所以當時有很多現均已絕版難尋的中文小說英譯書 (例如:《三國演義》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以及《聊齋誌異》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等)。

當兵時都屬死背單字居多, 後來看久了,而且小字典也翻破了不少本,英文單字認識量遂逐漸大量累積,所以大考時英文考卷中單字全認識,只是尚有一些文法問題不太懂而已。
56 年底退伍後續回家鄉小學教書。過了一個月左右過舊曆年,老媽突然心血來潮要我去參加大考看看。所以在五個月的時間內努力準備三科,預留另三科隔年再從容準備即可。去台南考區報名時,心想反正這次只準備三科鐵定考不上,所以就只隨便胡亂填了六個志願。

大考時巧遇輕度颱風,毫無壓力下看完電影回旅社之際,路過一間尚未關門的書局,進去翻呀翻的竟發現師範沒教的《五族共和》。第二天三民主義考五道申論題,第一題竟然就是《五族共和》。你說怎麼辦,天助我也 ! 結果有準備的三科都接近滿分。

如此這般真的意外上了中興外文。大學時的美國老師 Miss Tilford 在上英文課若考問同學某單字時,常找我來收拾殘局,可見我當兵時猛 K 讀者文摘的習慣是正確的。大三時Tilford 還曾私下說要幫我申請美國獎學金,後來疏於聯絡,此事就無疾而終。搞不好當時前往美國,也極可能被她訓練成浸信會傳教士也說不定。

現在再談英語的角度顯然就全然不同。此外,拜修過法語之賜 (還在天主教修院內混了兩年),加上又有幸接觸到一點德語,所以有些過去的英語謎題乃迎刃而解。現在分享一下現代英語的來龍去脈。

首先須認識一下歐洲重要的幾種語言系統,含1) 北歐的日耳曼語族 (散用於德國,奧地利,瑞典,挪威,冰島,丹麥,英國,荷蘭以及瑞士等)。我第一次碰觸德語,也是透過研讀英語古作 Beowulf 原文的,後來為加強德語,還去瑞士德語區一個農家幫擠鮮乳,前後數次共約半年,還從中學會要訣,知道如何自助分辨市售鮮乳的濃純度。

2) 南歐的拉丁語系 (羅馬尼亞,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境內 Romance語)。這些大致上就是原羅馬帝國的版圖範圍諸邦。

3) 芬蘭與匈牙利屬獨立語系。後者一般稱為馬札爾 (Magyar) 語,相傳跟匈奴族的一支向西遷徙到歐洲定居有關,那次遷徙產生的大動亂,最後導致西羅馬帝國之滅亡(AD476)。「第二次蒙古西征也造成歐洲大動亂,導致東羅馬帝國滅亡 (AD 1453)。從歐洲人的角度,第三次 "黃禍" 呢??? →此 "黃禍" 論是1976 年在舊曆過年聚餐時,有位法國學生的分析論調,現在回頭想起來,他還滿先知的。」

4) 斯拉夫語系則通行於俄國及其原附屬諸小國,還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

    其次,英語的演變說明如次 :
A) 古英語 (Old English)
英國文學史上第一篇史詩作品 Beowulf 源自日耳曼語系丹麥傳說,作品描述國王護民先勇鬪怪獸 Grendel,年老又鬪其母獸而英勇戰死之經過。其實內容也在說明維京海盜 (Vikings) 入侵英倫的一段歷史。

B) 中古英語 (Middle English)
1066/10/14,法國諾曼第公爵 William 率軍於 Hastings 一役打敗英王 Herod,遂入主成為英國統治者。從此時開始,英國官方使用古法語,民間持續說古英文 (=幾近當時的高地德語),久之乃混和形成中古英文 (Middle English)。「此情況極類似國民黨撤退來台後,官方逼用北京話,民間用台語,久之兩者混和即成 "台灣國語"」 (我在嘉義中學初中部時,就曾因說台語被訓導主任陳祖榮捉到,遭記生平唯一的一支警告)。
古英文時期大約在 1400 左右結束,即作家喬塞過世時 (G. Chaucer,1343-1400,著 "坎城故事集" Canterbury Tales)。這種不同語言交互影響而成新形的 "中古英文",原本就屬很自然的現象。文豪莎士比亞 (W. Shakespeare,1564-1616) 作品裡,看來一大片字都很像法文,還真其來有自,也難怪系主任齊邦媛老師當年一直鼓勵我們去修法文,她的確用心良苦 !
古法語源自拉丁語,係羅馬士兵帶至高盧地區,由征服者所用的世俗拉丁語,加上原住民高盧語混和的結果。法文可略分成南北兩派,古法文一樣演變至中古法文,再蛻變成近代法文,不過法語的變動沒英語那麼劇烈而已。

C) 現代英語 (Modern English)
1588 年莎翁仍在世時,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Armada,從此海上無敵,開始拓展大英國協,造成後來的日不落帝國。接著到全世界各地殖民,英語詞彙也隨之大增,例如 kiwi 來自紐西蘭,kangaroo 出自澳洲,sutra 源出印度,kowtow 和 rickshaw 就是中文的 "叩頭" 和 "人力車"。當然這些字的辭源有些的確趣味十足,例如 kangaroo 字原意指澳洲原住民所回 "I don't know" 之語詞說法,hamburger 字的趣聞,也是來自早期德國Hamburg 城之移民紐約之說。至於目前常見的網路用詞怪字等,由於尚無定論,不在此文討論內容之列。

結論:
現代英語單字光從歷史發展及其辭源來看,~30%源自日耳曼德語,~30%源自希臘拉丁語,~30%源自法語,其餘5-10% 來自大英國協屬地語詞。所以學術上,若非多少真懂點占90%以上份量的上述諸源生性語言者,還說不上真懂英文 !
註一:羅馬人最後雖於 146 BC 的哥林多戰役,以武力征服希臘,但文化上卻可說是被希臘同化。
註二:醫學系學生必修基本拉丁文,因醫學名詞很多都直接譯自希臘原文轉拉丁文過來的。新科醫生誓詞現仍採古希臘醫學之父 Hippocrates (~460 - 370 BC) 者 (一說非其原作)。現在醫學名詞也是,例如:
leukaemia
epilepsy 註三:動植物學名均採拉丁文,但別忘了很多拉丁文都是希臘語的直譯拼字。
註四:英語 -tion/-sion,-cy/-ce/-ty 等字尾者均源自法語,往上推則常有相關的拉丁語。例如 :
question <法語 question <拉丁語 quaestionem;
romance <中古英文 romauns/roumance <諾曼法語 romanz/romans <中古拉丁語 romanice
liberty <法語 liberté <拉丁語 libertas 等都是。[同義的英語 freedom < 德語 Freiheit]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