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土地有約/林以撒

你有多久沒有感受過春風吹拂臉頰的舒服,或是呼吸過夏雨過後的清新空氣呢?我們都知道,這些經驗是無法在人造的環境中找到,必須是在上帝創造的自然環境裡才能體會到的。對於身處忙碌世代的我們而言,這些經驗似乎變成了一種奢求。但是,其實它一直是造物主給人們最直接與單純的「免費」恩典!曾經在部落裡面有一位幽默的大叔,有一天他對幾位青年說了一首詩,我只記得其中的一句,那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問青山何時老?青山問我何時閒?」連接他的上下文,他的意思是說:人們的歲月及智慧都不及青山,若是青山可以開口說話的話,他一定會像一位智者,呼籲人們常來山上走一走,向大自然學習吧!

※ 離自然越來越遠
現今世界所謂的科技文明帶領著人們走向了人工智慧的大數據世代,人類的領域也不斷地向著外太空去探索,走得越來越遠。然而,無法改變的是,人類的生存與繁衍,仍然必須仰賴土地與海洋所生產出來的一切物產。簡單來說,農漁業一直是生命延續下去的根本。因此,我們無法想像若是土地再也不為人們效力,海洋也沒有了漁獲,人們要如何生存下去。遲早,人們會領悟到一件真理,那就是地球沒有人類,它依然存在;然而,人們若是失去了大自然的環境,就再也無法生存了。

九年前,我來到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的原住民教會擔任傳道師。士林部落距離苗栗縣的卓蘭鎮約有30分鐘的車程,是典型的農村部落,八成以上的居民是以務農維生,當地的農產是以日本甜柿、桶柑、桂竹筍以及短期蔬菜等作物為主。以牧養、觀察教會信徒的角度來看,我體會到所謂的「靠天吃飯」是那麼的不容易和辛苦,也帶著相當大的風險。所以,教會信徒的收入不穩定。因此,如何讓偏鄉的小型教會能夠永續生存並且自立自養,這樣的目標就成為士林教會努力的方向。我漸漸地成了「務農」的牧師,雖然我看起來,真的不像是農夫,連膚色也不及格(因為還不夠黑)。

我們開始向信徒租地,種植有價值的作物「樹豆」,因為樹豆可以算是部落傳統美食,營養價值很高,價錢也不錯,在栽種上也比較容易,弟兄姊妹一起工作,收成之後,所得全數奉獻給教會,為的是補足教會經費上的缺口。當時,我們的農地取名為「以勒農場」,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會為我們教會預備一切所需要的。(編註)


※ 食安問題帶來轉變的契機
之後,約在四年前台灣社會連續爆出「食安的問題」,使得社會大眾真的不知道該吃什麼才好,因為接二連三出現有毒、農藥超標、黑心的食品。就在這時候,上帝讓我接觸了「自然農業」。於是,我看見讓原住民部落或是原鄉教會轉變的契機。現在越來越多人關心食安的問題,紛紛要找尋健康、無毒的蔬菜。哪裡最能夠栽種出健康、無毒的蔬菜呢?哪裡有乾淨無汙染的水源呢?不就是接近大自然的原鄉部落嗎。於是,我開始學習自然農業的知識。後來,也用信仰的角度來思想部落產業的問題。我得到這樣的啟發:「農夫」這職業有著上帝給予的重大使命,那就是應該為這個世界及社會生產健康與有生命力的物產,藉著土地給予人們永續生存的力量。因為不管世界如何變化以及進步,人類身體所需要的力量與營養,仍舊必須從土地而來,這就是上帝創造世界的「自然法則」!「大地可以不需要人,可是人不能沒有大地。」聖經上說,上帝要人管理這個世界,這是相當沉重且神聖的使命與責任。若是繼續以傳統的慣行農法(施打農藥、過渡施肥)來生產作物的話,不僅土地遭受莫大破壞,人類也將自食惡果。

因此,三、四年下來,下午的時間,我經常是穿著雨鞋帶著教會同工在農場裡工作。或蹲或坐在土地上,虛心向大自然學習,並且努力實踐自然農業的知識,一步步朝著以勒農場的神聖使命邁進。以勒農場的使命就是讓人與土地都永續得到活力與健康,同時為原鄉部落找到一條活路。如今士林教會的「以勒自然農場」已經取得有機轉型期的認證,但這些只是開始,只要擁抱友善土地的信念,相信原鄉部落的土地或是台灣的農地將來會越來越有生命力!

編註︰「耶和華以勒」出自聖經,意思是上帝會預備,耶和華是上帝的名字。
(轉載自2018年新使者 聖誕特刊)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