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話,先靜下來!》(古倫神父著)第四章 聖經的醫治力/林信男

使聖經產生療癒作用:
1. 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讀經的初階
每一個閱讀聖經的讀者會帶著自己的背景(人格特質、身心狀況、信仰經歷等)去閱讀乃是常見的現象。為減少個人背景阻礙聖經對人的療癒作用,可從聖本篤會所使用的「聖言誦禱」作為讀經的初階。通過對聖言(上帝的話=聖經)的誦讀、默想、禱告與上帝相遇/與自己相遇。
第一個步驟是閱讀,極其緩慢地誦讀經文,直到有一個字或一句話觸動自己的心。接著便在這個字或這句話停下來,進入第二個步驟「默想」。所謂默想並不是做聖經釋義,而是用心重複那個字、那句話,去感受、品嘗那個字、那句話。此過程類似mindfulness(正念/內觀)。然後進入第三個步驟,祈求上帝藉感受、品嚐那個字、那句話燃起內心對上帝的渴望,懇求上帝滿足這份渴望。
聖言誦禱不是要做神學研究或哲學思辨。聖言誦禱是一種非常個人式的讀經。聖言誦禱的目的是與上帝那降世為人的道相遇,與基督耶穌相遇。

2. 以深層心理學詮釋聖經:讀經的進階
以深層心理學詮釋聖經乃是要讓聖經經文真真實實對著讀者說話,使讀者與那段經文相遇。讀者不能只照字面上的意思去解釋所記述下來的經文,還要去思考隱藏在文字底下的更深意涵。用「假如你的右眼使你犯罪,把它挖出來,扔掉!損失身體的一部分比整個身體陷入地獄要好得多。假如你的右手使你犯罪,把它砍下來,扔掉!損失肢體之一比整個身體下地獄要好得多。」(馬太福音5:29-30)以這段經文為例,如果只照字面意思去解釋耶穌在這段經文的教導,恐怕基督教信仰群體很少人能肢體完整。
作者古倫神父提出一些以深層心理學詮釋聖經裡的醫治故事和比喻的基本原則。思考聖經裡的醫治故事時,提出四個問題:
1.作者如何描述該疾病?讀者如何在該疾病當中找到象徵性的自己?
2.仔細地看耶穌所說的每句話,耶穌如何醫治?醫治的步驟是甚麼?
3.讀者當下如何在默想此故事時經歷醫治?
4.如何從耶穌的醫治步驟學習助人的方法。

思考聖經裡的比喻時,同樣提出四個問題:
1.該比喻最吸引讀者的地方在那裡?
2.該比喻會讓讀者感到生氣的是什麼?為什麼會生氣?
3.該比喻揭露了讀者內心的那些情緒?
4.透過默想該比喻可轉變讀者的情緒,轉變讀者自我圖像及上帝圖像,而此轉變如何發生?

醫治的故事:以約翰福音第9章耶穌治好生來瞎眼的為例
約翰福音第9章用整章的篇幅記載此故事,其主要信息是要教導心靈的醫治而不是字面上所說的「瞎眼」得醫治能看見。我們相信耶穌有能力可使肉體上的「瞎眼」能看見,但從9章5節「我是世上的光」,9章39節「使瞎眼的能看見,能看見的反而瞎了眼」,以及9章41節「如果你們是瞎眼的,你們就沒有罪」等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耶穌是在談靈性上的瞎眼。

如果有人堅持要照字面解釋聖經,那從這一章的經文,我們就可請牧師以其口水和泥,塗在眼睛有疾病者的眼睛。果真此方法有效,我們教會的幾位眼科醫師就都要失業,不得不改行了。而且我們還得把眼睛弄瞎才能成為沒有罪的人。我們在研讀聖經時,有些地方要照字面解讀經文,有時要運用上帝賦予人類的抽象思考能力去了解經文的象徵意義。這抽象思考能力是上帝給人類的特殊恩賜,是其他動物無法與人類比擬的。醫學告訴我們抽象思考能力隨著年齡而增加。智能不足或成年後生病而腦退化的人,其抽象思考能力都會明顯退步。

基督徒的信仰也有類似之處。初信時照著經文的字面探索聖經。之後要進深,就不能完全照字面研讀。特別是要了解經文的時代意義及信息時,得加入抽象思考。路加福音11章9節說:「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這段經文也是一種象徵的經文,所以才會在路加福音11章13節說:「你們的天父豈不更把聖靈賜給向他祈求的人嗎?」

有一位基督徒自費印福音單張引用路加福音11章9節做見證。內容提到有一次他急著需要付款,卻發現忘了帶錢包,立刻禱告求主開路,禱告完張開眼睛,赫然發現地上有一張大鈔解決了他的困境。另有一次在星期六的晚上他睡覺的時候,有蚊子一直在耳邊騷擾,他試著打蚊子卻都打不著。他擔心如此下去會睡不好,會影響他第二天在教會作見證的精神。他趕緊禱告求主幫助。禱告完卻看見那蚊子有氣無力地飛過來,一下子就被他打到,解決了他的困擾。此種照字面詮釋聖經的見證你同意嗎?

現在讓我們從基督徒的立場來思考怎樣才算真正「看見」。英文用「see」這個字來表示「看見」或「明白」。那些法利賽人肉體上的眼睛看見耶穌也聽了耶穌所講的話,但是他們沒有「明白」,所以靈性上仍然是瞎眼的。約伯記42章5節「從前我聽別人談論到你,現在我親眼看見了你」所說的「看見了你」是指「明白」上主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和約翰9章所記載的瞎子及約伯一樣,在靈性上是「生下來就瞎眼的人」,需要耶穌的醫治。而耶穌醫治的過程也值得我們深思。

約翰福音9章6節「用口水和著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是醫治動作的第一部份。「口水」是人體消化食物的第一道步驟。剛開始接觸耶穌的人我們稱為慕道者。慕道者或初信的人,接受了耶穌的話,試著要了解真理,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體會消化耶穌的教導,可是仍然常被世上的許多憂慮所牽掛,這些憂慮牽掛與耶穌的話混雜在一起,使我們心靈的眼睛看不清目標,就像耶穌的口水和地上的塵土混在一起的泥巴抹在我們的眼睛。雖然有這些攔阻,只要我們願意去實踐耶穌的話,那些世上的憂慮、牽掛就會消除,就像那位瞎眼的願意遵從耶穌的話去西羅亞池洗一樣。信仰必須以實際行動回應,通過實踐才能使人明白真理。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西羅亞池的水」一再地把所染上的世上污泥洗淨。西羅亞的意思是「奉差遣」。首先是在眾人面前告白我們的信仰,接受以水洗禮,之後就要從信仰的操練,接受那奉差遣的聖靈之洗。藉著聖靈的幫助,我們才能有力量勝過世上的各種誘惑及威脅。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醫治的目的。我們常常聽到基督徒做見証,他們的病藉著禱告得醫治,也斷斷續續在報章媒體看到神醫佈道的廣告。這些見証乍看似乎是在彰顯上帝的大能,但過份強調肉體的改變卻是偏離醫治的重點。醫治的目的是要使人心靈更新,明白真理。肉體是否得醫治並非重點。因為以色列人所尊崇的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死了,偉大的先知撒母耳也死了。歷代偉大的教父及信仰偉人也一一死了。許多有美好信仰的基督徒因癌症或各種病死了。但他們的心靈因著信仰而勝過病痛苦難,勝過肉體死亡的恐懼。他們自己的禱告或別人的代禱,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更新,得以明白真理,與人和好,更與上帝和好而看見上帝。這種心靈的醫治才是值得見証的真理,真正在他們身上彰顯上帝的大能。

比喻:以路加福音15章11-32節仁慈父親、小兒子、大兒子的比喻為例
這個比喻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位像這個比喻裡的仁慈父親。耶穌這個比喻裡的仁慈父親我們很容易就可了解是象徵性的指天父上帝。以深層心理學來思考,當初上帝是照祂的形像造人,所以仁慈的父親可代表每個人內心藏有渴望回到具有上帝形像的人。在這個比喻裡,小兒子和大兒子的心態都令人生氣,因為他們都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慾望。下面我們進一步探討小兒子和大兒子的心態。

以中東當地的文化來看,父親還健在時,兒子無權要求分財產,因為財產不是兒子的。只有父親衰老將死時,兒子才可以分得財產。所以小兒子提出這個要求,等於是詛咒父親早點死。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看到這段經文,心裡也許會說,怎麼會有這麼可惡的兒子!但我們捫心自問,我真的沒有像小兒子那樣要求過不該求的事情或東西嗎?只要我仍在要求不該求的,我就是小兒子。當我反省自己時,我發現自己在家庭、職場、教會等各方面的生活上,我是小兒子。我也和小兒子一樣,常常主張這個或那個是我應得的。在許多方面我自認這個或那個是我的努力,我的才能的成果。我失去謙卑的心,忘了我的努力,我的才能的背後,有多少父母、兄弟姐妹的心血;有多少朋友、同事的協助。尤其位居一個單位、團體、機構、組織、國家等等的領導者,常容易忘了自己只不過是上帝的管家,犯了「以父之名」遂行己意的行為。

從農場回來的大兒子,看到父親為放蕩的小兒子回家設宴慶祝,非常生氣不肯回家。這次輪到大兒子離家。從信仰的觀點,不少循規蹈矩參加教會生活的人,沒有享受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就像大兒子一樣,身在家中,心卻離家到遙遠的地方。大兒子的行徑和小兒子沒有兩樣,他的生氣是另一種面相的求不該求的事情。大兒子心中忿忿不平的結果,常使應該向世人展現恩典的教會成為最沒恩典的地方。

其實從信仰的觀點,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小兒子,也都是大兒子。我們受揀選,是要努力脫掉大兒子和小兒子的外衣,朝著成為父親的目標奔跑。

(《忙的話先靜下來》是古倫神父所著介紹天主教本篤修會修士靈修的書,本文是2018/07/01台北東門教會第二次長執同工靈修讀書會講稿)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