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講座:地景產人文-─述說野柳的「在地故事」/莊勝傑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18-04-29 18:56
乍暖還寒的春天,馬祖四鄉五島的中、小學生來到臺灣,前往雲林草嶺地質公園,與當地草嶺生態地質小學進行臺灣地質公園深化教育交流。無獨有偶,4月14日,東門學苑週末講座課程也前往野柳進行校外教學,來場「地景產人文─述說野柳的在地故事」認識地質公園(geopark)知性學習,學員則是一群終身學習者。
這個行程原是去年初(2017)定案的東門學苑週末講座春季班課程,在校長陳昭華長老應邀下,規劃以地質公園為主軸,分享個人這些年來參與推動地質公園的經驗,也讓更多人理解、認同聯合國推動地質公園作為地景保育、在地參與,以及人與環境永續之理念。從室內課完整、深入地論說地質公園概念,非我個人功力所及,故設計成戶外實察課程,地點則是距離台北市1小時餘車程的野柳地質公園,也是我初入門地質公園領域的研究區,最為熟悉的地方。地質公園需先從土地形成的歷史談起,這又是一門學問,故而邀約地創地質顧問有限公司─創意總監紀權窅技師主講地質,我繼之講解在地人文部分,由「地」(地質地形環境)、「景」(風景、景觀)、「產」(產業)、「人」(人物)、「文」(文化)資源分類,以及「地景產人文」發展因果順序,認識土地。訂於2017年6月3日的課程,最後卻因去年六月初的一場鋒面帶來的暴雨而被迫取消,這一延期,就是一年。
本次活動目的地─野柳,是台灣老牌的明星風景區,臺灣觀光形象代表,名揚海內外,也是早年許多人與朋友、伴侶、家人旅行的記憶。曾幾何時,隨臺灣觀光環境變遷,國人旅遊習慣改變,野柳曾經一度退燒,不再是旅遊廣告熱門關鍵字「必去」。但野柳造型獨特的岩石,依舊吸引傳播媒體的目光;豐富且獨特的地質地景如何保育,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當國際倡議「地質公園」,揭示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社區參與等四大核心價值時,2007年野柳成立地質公園,以地質公園精神轉型並落實於經營管理。今天的課程,對學員們而言,有多年後舊地重遊,回憶「野柳風景區」,更是舊地新招牌─地質公園的新認識。
有別於過去對野柳的認識,停留在園區內地表上的奇岩怪石,本次課程更深化野柳地層─大寮層的土地故事,形成年代,以及外在海水、空氣、生物作用,型塑獨一無二的地貌。除科學解讀,也從人文、在地觀點,文化性解析野柳地景。野柳岬造型,從地形學,是由兩座「單面山」(一面平緩,一面陡峭)構成的海岬;但當地卻從其造型稱之為「野柳龜」。園區內如一顆顆因岩質不同產生差異侵蝕,如蕈菇的石頭學名為「蕈狀岩」,然萬千多樣的造型,三分樣加上七分想像,每顆石頭有了不同的名字,其中,名氣最盛,莫過於「女王頭」。女王頭面臨斷頭危機,於是,在2010年新形成、樣似女王的奇岩,被賦予女王接班人的期待,被命名為「俏皮公主」。地景,可以用科學知性分析,也可以用人文感性解讀,故事因此而精采!野柳故事不只是園區內的地質地景與衍生神話,社區內也有豐富的人文底蘊,靠海吃海的生活型態,順應海域、季節、魚種而生的各種漁法,甚至是信仰文化,相信有許多的社區故事,是這次行程新體驗。
對學員而言,是舊地新認識;對於東門學苑,在週末假日進行戶外教學,也是個新的嘗試。對我而言,更是新的分享經驗。之前曾經在教會分享地質公園議題,但當時僅只於經驗談,成為有體系的知識課程,也是頭一遭。操作北海岸行程經驗雖豐富,但戶外進行課程,如何將知識脈絡清楚地整理講述,有別於導覽,也是頭一遭。帶著一群松年長輩學員,相關的流程有所不同,更是頭一遭!不只是學員在學習,講師也在學習,學苑也在學習,共同學習。各地質公園鏈結成網絡,每年定期的聚會,不也是交流學習嗎!
「看見上帝創造這世界的美好」,有機會分享地質公園、在地故事,更也看到、聽到許多夥伴個人當年的「野柳故事」。地質公園,會讓認識、參與其中的主人、訪客,內心湧出地質感動的!
這個行程原是去年初(2017)定案的東門學苑週末講座春季班課程,在校長陳昭華長老應邀下,規劃以地質公園為主軸,分享個人這些年來參與推動地質公園的經驗,也讓更多人理解、認同聯合國推動地質公園作為地景保育、在地參與,以及人與環境永續之理念。從室內課完整、深入地論說地質公園概念,非我個人功力所及,故設計成戶外實察課程,地點則是距離台北市1小時餘車程的野柳地質公園,也是我初入門地質公園領域的研究區,最為熟悉的地方。地質公園需先從土地形成的歷史談起,這又是一門學問,故而邀約地創地質顧問有限公司─創意總監紀權窅技師主講地質,我繼之講解在地人文部分,由「地」(地質地形環境)、「景」(風景、景觀)、「產」(產業)、「人」(人物)、「文」(文化)資源分類,以及「地景產人文」發展因果順序,認識土地。訂於2017年6月3日的課程,最後卻因去年六月初的一場鋒面帶來的暴雨而被迫取消,這一延期,就是一年。
本次活動目的地─野柳,是台灣老牌的明星風景區,臺灣觀光形象代表,名揚海內外,也是早年許多人與朋友、伴侶、家人旅行的記憶。曾幾何時,隨臺灣觀光環境變遷,國人旅遊習慣改變,野柳曾經一度退燒,不再是旅遊廣告熱門關鍵字「必去」。但野柳造型獨特的岩石,依舊吸引傳播媒體的目光;豐富且獨特的地質地景如何保育,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當國際倡議「地質公園」,揭示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社區參與等四大核心價值時,2007年野柳成立地質公園,以地質公園精神轉型並落實於經營管理。今天的課程,對學員們而言,有多年後舊地重遊,回憶「野柳風景區」,更是舊地新招牌─地質公園的新認識。
有別於過去對野柳的認識,停留在園區內地表上的奇岩怪石,本次課程更深化野柳地層─大寮層的土地故事,形成年代,以及外在海水、空氣、生物作用,型塑獨一無二的地貌。除科學解讀,也從人文、在地觀點,文化性解析野柳地景。野柳岬造型,從地形學,是由兩座「單面山」(一面平緩,一面陡峭)構成的海岬;但當地卻從其造型稱之為「野柳龜」。園區內如一顆顆因岩質不同產生差異侵蝕,如蕈菇的石頭學名為「蕈狀岩」,然萬千多樣的造型,三分樣加上七分想像,每顆石頭有了不同的名字,其中,名氣最盛,莫過於「女王頭」。女王頭面臨斷頭危機,於是,在2010年新形成、樣似女王的奇岩,被賦予女王接班人的期待,被命名為「俏皮公主」。地景,可以用科學知性分析,也可以用人文感性解讀,故事因此而精采!野柳故事不只是園區內的地質地景與衍生神話,社區內也有豐富的人文底蘊,靠海吃海的生活型態,順應海域、季節、魚種而生的各種漁法,甚至是信仰文化,相信有許多的社區故事,是這次行程新體驗。
對學員而言,是舊地新認識;對於東門學苑,在週末假日進行戶外教學,也是個新的嘗試。對我而言,更是新的分享經驗。之前曾經在教會分享地質公園議題,但當時僅只於經驗談,成為有體系的知識課程,也是頭一遭。操作北海岸行程經驗雖豐富,但戶外進行課程,如何將知識脈絡清楚地整理講述,有別於導覽,也是頭一遭。帶著一群松年長輩學員,相關的流程有所不同,更是頭一遭!不只是學員在學習,講師也在學習,學苑也在學習,共同學習。各地質公園鏈結成網絡,每年定期的聚會,不也是交流學習嗎!
「看見上帝創造這世界的美好」,有機會分享地質公園、在地故事,更也看到、聽到許多夥伴個人當年的「野柳故事」。地質公園,會讓認識、參與其中的主人、訪客,內心湧出地質感動的!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