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照安呢行/林文哲牧師

經文: 路加福音10:25~37
文字整理:林士文、林仁惠

〈路加福音〉10章25至37節這段經文,在兒童主日學常做為宗教教育教材,一代傳一代,我們給它定一個標題:「好撒馬利亞人」。之所以稱為「好撒馬利亞人」,乃是因為經文中有對照組,那就是祭司和利未人。他們對待那名遇到強盜且被打個半死的路人的態度及處理方式,凸顯出了撒馬利亞人的好典範。

撒馬利亞人的作為相較起祭司和利未人,確實有他好的地方,但我們若深入去思考,這樣的好,是否足以成為千古典範,讓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去傳頌?這仍有討論的空間。就我個人的想法,在這段經文中,有一位比撒馬利亞人更難能可貴的人物,他的好並不亞於撒馬利亞人,那就是店主。

店主並未出現在事發現場,他有自己每天固定的工作要做,有一貫安定的生活作息。經文34至35節記載撒馬利亞人將傷者「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這是一個冒險,沒有白紙黑字,也沒有抵押品,只有一句話。一個跟店主毫無關係的傷者,被一名客人帶來店裡,只因客人無法持續照顧,便請求店主接手。即便如此,店主仍按客人的吩咐去做,接手照顧該名傷者。

聖經記載這段故事的背景,是在說一名法律教師為了試探耶穌,前來問耶穌問題。耶穌在故事中設定了五個角色:一名強盜、一名祭司、一名利未人、一名撒馬利亞人,以及一名店主。我們向來都把焦點放在撒馬利亞人身上,且不是拿他跟惡人強盜相比,而是跟好壞相差無幾的一般人相比,由此襯托出撒馬利亞人的善行,以致沒注意到店主的典範。

一名客人帶傷者前來,請求店主幫忙照顧,且僅口頭承諾會補貼金錢。像這樣,在沒有取得任何保證的情況下,店主仍舊願意接手,沒有加以拒絕。如此這般,從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學到,「愛」是行動,不是知識。愛不是靠發問、靠指導,愛需要培養、需要學習。愛是對周遭事物有所感動、有所回應,有採取具體的行動。愛如果要精打細算,那是種帶有利害關係、親疏遠近之別的愛。

故事中的祭司和利未人,就是帶著這般人情世故的眼光,將關係較疏遠、不算親近的傷者置於一旁而不顧;而強盜,則是將路人視為他牟利的來源和下手的目標,他眼中所見,只有路人的財物。但對撒馬利亞人來說,人的需求勝過彼此的關係。在現實社會中,常有人說:「沒關係要拉關係;拉關係要找關係;找關係要靠關係;靠關係就有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來建立的利害關係。

我們看到店主遇到一名跟他毫不相干,僅是被客人帶到店裡來的傷者,他卻願意接手照顧。同樣,撒馬利亞人和這名傷者也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卻願意伸手幫助他。耶穌在此提到一項在信仰、神學教育及主日學教育上很重要的基礎──我們的宗教教育不是以追求知識為目標。誠如經文中的法律教師,問耶穌他應該做甚麼才能得到永恆的生命?他是在問一個生命的問題,一個宗教的問題。

耶穌沒有回以任何生命大道理或是宗教教條。耶穌只告訴他:「律法怎麼說,你就照樣去做吧,去愛你的鄰舍!」法律教師又追問:「誰是我的鄰舍呢?」他問的是親疏遠近的關係;而耶穌所說的,並非由左鄰右舍這般物理空間所形成的鄰人,而是一個生命有需求的鄰人。所以,耶穌說了這個故事,然後問法律教師:「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法律教師回答:「是憐憫他的。」

耶穌沒有回答法律教師「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也沒有回答「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其實,法律教師自己就知道答案,知道誰才是鄰人;問題只在於他有無心存關懷、用憐憫來察覺到他人的需求。

所謂的「學問」,就是意指「發問」是獲得知識很重要的管道。我們的教育幫助學生擁有知識,但有知識未必有學問,因為我們甚少發問。神學院畢業後,我到長榮中學擔任兩年助理校牧,除了負責學校的宗教團契活動外,也要為學生上「人生哲學」課。這門課沒有教育部規定的課本,而是由四間基督教中學合編教學大綱。因為沒有考試,學生常常上課心不在焉,尤其是週六放學前的最後一節課,學生都老早把書包收拾好擱在桌上,一隻腳伸出桌外,準備下課鐘一打就走人。我在台上問:「上課教的知不知道?」學生都應說:「知道!」我再問:「懂不懂?」學生也應說:「懂!」有一次,學生應說「懂」後,我問:「懂甚麼?」學生愣住:「啥?」我再問:「知道甚麼?」學生就回:「不知道。」我說:「不知道最好。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你們既然知道你們不知道,以後就好好上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那之後,學生上課就比較上緊發條了。

不過,有時人們也會用發問來凸顯自己的優秀,亦即所謂的「專業的傲慢」,目的是要讓他人出糗。話說台北市柯文哲市長有次接受質詢時,一名議員問他:「柯市長,你知不知道肚臍的英文要怎麼說?」肚臍的英文是個相當冷僻的字,但柯市長立即答出並大笑說:「我是醫學專家,你忘了嗎?」議員考不倒市長,反被打臉,自討沒趣。這場景就像法律教師為了試探耶穌而發問,只是耶穌比較宅心仁厚,沒有打臉對方。耶穌一步步引導法律教師,讓他明白,其實他不需要問這個問題,他也不需要答案,他需要的,是照自己所知的去行。

「知」與「行」之間有件重要的事,如果你照所知去行是心有所圖,動機不正,所行就會有所偏差,就像那名質詢市長的議員,那名對耶穌提問的法律教師;他們所行的,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耶穌不回答律法教師的問題,而是丟問題回去,讓他自行回答自己的問題。我們看見法律教師應答如流,這便表示他對答案早就了然於心,他需要的,只是照自已所知的去行。

這段經文給我們一個很寶貴的教導,作為一名資深的基督徒,一名信仰已傳承數代的基督徒,我們對於神學、教條、法規,乃至聖經的教導均有普遍的認識,但我們應該如何行出所知呢?從「知」到「行」,當中有不少困難,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外在因素,如人情世故、利害關係、親疏遠近之別等。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要卻步,因為耶穌給了我們很好的典範。懂得多是件好事,不必因為有人懂很多卻不去行,而否定「知」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有充分的認知,行事才能規圓矩方,知行才能合一。

今天是南神奉獻主日,神學院的老師經常在討論,神學教育應當如何與社會現況、教會生活做結合?不能讓社會牽著教會走,教會又牽著神學教育走。神學教育要能夠幫助教會來面對社會的挑戰。因此,神學教育不只是神學院的事,也是教會兄姊必須共同參與的事。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教會團契,以及主日學學生的栽培,都是神學教育的一環。學生進神學院是為了成為一名全職傳道者或專職教會工作者,而神學素養的培養,則是從家庭、教會開始。

長老教會強調信徒要做時代的先知,在社會作光作鹽,因為神學對社會必須有所回應。所以,我們需要眾兄姊齊來關心神學教育。三間神學院各有各的「奉獻主日」來向各教會請安,藉此喚起教會對神學院在金錢上的奉獻。不過,對神學院的關心應是持續性的,而非只針對這特別的日子。因為神學教育是一種生命的傳承,透過世代傳承來建造信仰。誠如現今北部教會傳承自馬偕牧師,南部教會傳承自巴克禮牧師,我們承接這樣的恩典,讓神學教育及傳道者的栽培,得以回應教會及社會上的需求。

感謝教會提供我們所有的資源,南神運作至今已長達一百四十三年。藉此次機會向各位報告學生如何在神學院獲得造就,經歷拆毀及重建信仰的過程,也懇求教會持續為神學院、學生和老師代禱。因為若少了祈禱,神學院不可能在沒有國家資源,沒有財團背景及經營管理概念的企業家來運作的情況下,仍屹立在此見證福音、栽培傳道者。這是上帝在做工,一切都是透過祈禱而成。祈禱讓教會的兄姊有愛心;祈禱讓教會明白需求所在;祈禱也喚起教會和學校師生之間在耶穌基督裡的連結。

三間神學院各有各的特色,南神是一間具有服務性、實務性的學校,相當貼近社會,也相當貼近一般民眾生活。神學院一年需要約五千八百萬的經常費,而其中的七至八成是來自教會的奉獻。若以教會人數來看,信徒能夠如此幫助三間神學院運作多年,實在是一件長長久久的神蹟!上帝的供應確實不單單夠用,甚至是豐足滿溢。

教會對神學院的關心和愛護,得以幫助學校持續運作下去。讓神學院在缺乏時,仍可勇敢面對;在不足時,能透過祈禱向上帝呼求,使人受到感動願意為學校奉獻。請各位繼續持守這樣美好的信仰傳統。今日,我們向教會兄姊表明神學院的需要,懇請大家照所知的,為神學院的需求代禱,為神學院的需要奉獻人才,鼓勵教會青年、兄姊來就學,也用奉獻來支持神學院的事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