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帝成為異鄉人(下)/林信男

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
馬偕牧師的中文名字叫偕叡理。他在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的佐拉(Zorra)村。1870年從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1871年辭別加拿大親友,搭船到台灣打狗(高雄)。1872年北上,3月9日搭船抵達滬尾(淡水)。決定在淡水開始他的傳教工作。1872年4月在淡水開始孤單展開佈道工作。他非常努力學台語,他先試著接近放牛的牧童,並從牧童學俚俗的台灣話。到5月就用台語作了第一次講道。

馬偕在淡水的早期傳教,受到許多阻擋,但他卻不改其志。1878年5月他並和五股坑女孩子張聰明結婚。馬偕的傳教工作深入台灣北部各地,包括東西兩岸的平地及山地。1901年6月2日因喉癌病逝淡水砲台埔,並葬於淡水。他在台灣傳教共30年,設立教會60餘所,施洗信徒達三千人。馬偕本人不是醫師,但為因應台灣當年的需要,特別學了簡單的醫藥知識,於傳道中兼做解除病人病痛,特別是拔牙的醫治工作。他於1880年獲美國一位已身故之馬偕船長夫人捐贈三千美金,乃在淡水建立台灣北部第一家醫院,命名「滬尾偕醫院」以紀念馬偕船長。此即今日馬偕醫院之前身。

為了教育台灣子弟,馬偕一面傳道及行醫,一面也帶台灣學生做非常實際的教學。後來更募款在淡水蓋了當時最現代化的學堂,於1882年7月落成,命名牛津學堂,以紀念其故鄉牛津郡人民的贊助。當時清朝官吏淡水砲台武官孫開華稱讚「牛津學堂是全中國最好的學校。」他又為了鼓勵民智未開的台灣人給女孩子念書,而在牛津學堂東側創設「女學堂」。

馬偕學習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榜樣,到台灣入境隨俗,走那順服至死的道路,娶台灣人為妻,並死於台灣,葬於台灣。從他加拿大故鄉的人來看,馬偕成為道道地地的異鄉人。對台灣人來說,他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馬偕實踐耶穌的榜樣,從於1872年抵達淡水到今天2017年,他仍然扮演那道成肉身的延伸角色於台灣人當中。我們今天看到長老會在台灣北部的教會、真理大學、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馬偕醫院等,都是活生生具體呈現那道成肉身的生命活力的延續。馬偕的「寧願燒盡,不願腐銹(Rather burn than rust out)」座右銘,以及他的「最後e khiā家」詩詞
「我心愛的台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予你。
我心愛的台灣,
我的歡喜快樂攏佇遮。
舉頭看著是高高的山頂,
俯(aN)頭看落(loi)去是山谷及 深坑,
遠遠看過(koe)去有大海及海湧。
遮款的景色我永遠看未倦(sian)! 我的心和台灣結做伙,
為著這塊島嶼我奉獻我一生。
我的心和台灣拆袂開,
佇遮我尋著我的歡喜及快樂。
佇伊海湧的聲音內底,
佇伊搖動的竹林腳,
遐就是我最後想欲安歇的所在。」
(林心智譯詞)

清楚表達了道成肉身,以身投入,營造機會使台灣人有翻身的機會的精神。

巴克禮(Thomas Barclay)
巴克禮牧師1849年11月21日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Glasgow)。在Glasgow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並曾因其在電氣方面的學術研究,獲登錄大英百科全書名人錄。但他從16歲生日就立誓約獻身為主工作。以後每年生日必於獻身書上簽名,婚後每年於生日與夫人一同簽名。此事於他逝世後始為世人所知。為了獻身傳道,他放棄在科學上的發展前途,決心傳福音。1874年他到廈門學閩南語。1875年6月抵台灣,開始他在台灣60年的工作。他去世後,安葬於台南。

巴克禮牧師在台灣期間,對台灣留下的大貢獻,包括創設神學校於台南,即今日之台南神學院。為了推廣閱讀,他設立書房,並於1885年發行第一號教會公報,是台灣最早的報紙媒體。他於1913年至1914年翻譯台語新約聖經,並於1916年刊行。1927年至1930年翻譯台語舊約聖經,送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1933年出版。當然巴克禮牧師一直沒有忘掉他的傳福音工作,曾到澎湖及台灣東部宣教。

巴克禮牧師的一生也實踐了耶穌道成肉身的榜樣。他原本可在英國科學界發展,卻自願放棄一切,自甘卑微,來到台灣,並死在台灣,葬在台灣。

反省與回應
「道成肉身」在二千多年前,通過耶穌使人看見上帝所要我們過的人生。恩典的道理在耶穌身上具體呈現。二千年來教會延續耶穌的榜樣,活出上帝的愛於需要之處。以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台灣長老教會的具體行動為例,當時全台灣籠罩在捉人的恐怖中。人人自危,不敢表達關心。只有長老教會,以背十字架的精神,奔走關心那些被指名為叛亂犯的美麗島事件被捕者,及其家屬。每週聚會、探訪、鼓勵。這個具體行動,喚起國內外的注意及關心,讓此事件的當事人及家屬獲得安慰,一些有良心的律師也開始參與辯護工作。這股力量逐漸形成台灣安定的力量,也促成台灣改革的契機。使台灣人在那苦難中,經驗到上帝親臨的力量。

南投的謝緯牧師/醫師的一生,把自己家中所開設大同醫院的工作放在一邊。經常忙碌奔跑於埔里、南投、台南之間,為的是醫治許多付不起醫療費用的原住民、烏腳病的病人。他不接受任何謝禮,義務為沒有傳道人的弱小教會擔任主日証道。他放棄個人的休息及享受,在繁忙中還要擔任中會議長、總會議長。最後更因車禍死於從南投趕往二林行醫的途中。他也實踐了耶穌道成肉身的榜樣。他放棄自己開業高收入的機會,放棄多休息一會兒的機會,只為了順服於上帝,取了奴僕的本質(謝牧師比奴僕休息得更少),他成為結核病療養院、烏腳病診所的僕人。就如同他講道的題目「在所不辭」地為見証上帝的愛於那些失落悲痛的人們的生活中。若基督徒能像謝緯牧師這種精神,生活於各行各業中,那麼上帝成為人,與人同在的信仰,就不只是口號,而是活生生的現實。每一個基督徒可在各自的地方,使道成肉身具體呈現。

今天生活在台灣的基督徒,仍然可效法信仰前輩,到泰北、非洲、中南美洲去宣教。可惜台灣在海外的宣教工作上,顯得熱忱不足,從我們台灣出去的宣教師不但遠比不上歐美的教會,也遠落後於日本的一些小教團。追根究底,我們台灣基督徒缺少為上帝成為異鄉人的心懷。我們已太過於習慣物質享受的生活,太習慣電視及傳播媒體所傳達的吃喝玩樂文化。就像路加福音15章浪子的故事所記的,遠離公義和諧的社會,基督徒應重新思考離開這種文化。天主教神父盧雲在他所著「浪子回頭:一個歸家的故事」中說:「耶穌為了我們的緣故成為浪子。他離開天父的家,來到異鄉,放棄了原先的一切,然後藉著十字架又回到父家。他做這一切,不是出於叛逆,而是出於順服;受差出外,把所有迷失的神的子女帶回來。」台灣的基督徒若要在把迷失社會帶回正路的使命上扮演積極的角色,就要有為上帝成為異鄉人的精神,冒著失去各種職業行規所可能提供之好處的決心,不隨波逐流。效法耶穌,不是出於叛逆,而是出於順服,成為帶領人歸回上帝的「真浪子」。如果抱持此種態度,基督徒不到海外宣教,也可在我們自己的國家為上帝成為「異鄉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