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代: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黃柏威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一個人要經歷多少,才能成為一個男人。)

巴布狄倫(Bob Dylan)在他著名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裡曾寫下這樣的歌詞。而電影《年少時代》可說是這句歌詞的體現,透過一個小男孩的成長,彷彿看見一個男人的前世今生,那些像是碎片般的生活點滴,都雕刻著我們的臉孔,成了我們現今的模樣。

拍過《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系列電影的導演理查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 ),2014年的作品《年少時代》(Boyhood),再次展現他的看門本領,透過時間帶來的縱深,將一幕幕平凡的日常生活串成一幅動人的人生風景。這片非凡之處是導演用了同一批演員,前後拍攝長達12年,每年拍三到四天,劇本邊寫邊拍,最終集合成了這近三小時的影片。於是像紀錄片似,真實的歲月痕跡就刻在演員臉上,我們看著演員真實地長大、看著演員真實地變老,我們看著這個家庭的變化,也看見這個世界的變化(如科技、通訊產品的改變),看著主角梅森從稚嫩的小男孩變成滿臉鬍渣的青年,從他一開始抬頭望見的天空,到最後看著他踏進大學宿舍。

電影以小男孩梅森為主角,單親媽媽奧莉薇亞帶著他與姊姊莎曼姍一同生活,他們歷經搬家、媽媽求學、再嫁、與繼父之間的衝突、自己與生父的來往出遊、母親離婚、再嫁、離婚、自己談了戀愛、分手、上大學等等情節,劇情沒有高低起伏、甚至說不上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時光的魔法讓每一個片段看來都是吉光片羽,都是生命之河流經的足跡,雖然看似輕盈,但集合起來卻帶著生命的重量。

眼裡彷彿藏著無盡心事的梅森,從小看著大人世界的分分合合,母親擔起所有照顧的工作,犧牲自己的青春年華,盡著為人家長的責任。而生父卻像浪子,開著經典跑車,瀟灑地在外過著自由的人生,與母親形成對比。但生父在梅森的生命中同時又扮演智者的角色,帶著梅森感受世界、啓蒙梅森的政治思想、與他討論愛情、討論性,在他失戀時候,給予安慰。梅森與生父的關係親密,但因為父母處不來,大家無法生活在一起,雖然這叫人難以接受,但他也從小學習承受與接受這些。

而母親展現了堅強的生命韌性,帶著兩個幼兒的單親媽媽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同時在大學裡進修,最後還成了大學老師,她努力維繫家的結構,可是母親最大的罩門或許就是她的感情生活,幾段婚姻最後都是分離收場,她挑選的對象也都帶著自己未解的生命課題,這些課題都成了維持親密關係的阻礙,這當然會是母親的傷痛與挫折,但她沒被擊倒,人生還是得繼續往前走,依然奮力在泥濘中活出自己生命的光采。

但從孩子來說,跟著母親的愛情,投入一次又一次新的家庭關係,面對新的繼父,或許也不是容易的事。電影沒明說,梅森與莎曼姍花了多少力氣適應這些,他們的性情溫和,可能也是體諒母親的辛勞與需要。他們沒有張狂的青春,沒有憤怒的言語,或許他們將所看的一切存在心裡,在那消化這一切的意義。這可能也能說明梅森喜愛攝影與藝術的原因,一方面他的成長經驗讓他總有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另一方面那是他最能表達自我的方式。

我喜歡電影停在梅森初進大學的時刻,人們都以為那是人生起飛的時刻,但卻忘了那是多少生命經驗累積的結果,人們以為年輕只有天真,但忘了現實的殘酷早透進年輕的生命,他們的人生觀不是一張白紙,等著大人灌輸填入,他們早就帶著自己的生命體會踏進大學,他們不需要制式的大學導覽,他們寧願用自己的方式去經驗世界。

國片《藍色大門》曾有句台詞說:「留下些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年少時代》喚起了我們對成長過程的點滴回憶,而你記得哪些生命片段,在記憶長河裡你記得的那些片段,它不會沒有意義,它可能都形塑我們現在的樣子,甚至主導著你前進的方向,你現在的每一步,背後都是其實豐富生命經驗的累積。

至於關於生命意義的大哉問,我想導演也會同意巴布狄倫的說法:「The answer ,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年少時代》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聽見無聲風中可能的呼喚,看見日常風景裡的美麗與憂愁,生命的意義或許就在其中。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20